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巴蜀中学2023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七)历史试卷答案

2023-03-01 22:33 作者:橙子辅导  | 我要投稿

试卷解析及答案发布地址公告

①发布于微博:橙子辅导11(数字11)

②发布于微博:考试研究所 ·

请通过方式①或②快速获取

以下均为复习备考资料及相关练习题,以供使用

《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了解不同时代、不同类型商路的开辟;通过了解商品所体现的特色文化,理解贸易活动在文化交流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教材分析】

古代,亚欧大陆形成了多条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商路。陆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草原丝绸之路、西南丝绸之路是其中的重要代表。贸易交往不仅促进了亚欧各国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是《选择性必修》(三)第四单元的第一课本单元旨在通过介绍不同时代、不同类型的商路帮助学生理解商业贸易活动在古代和近代经济文化交流中扮演的重要角色。9、10两课介绍了历史上不同时期商业贸易与文化交流间的关系,本课则是介绍古代商品的世界性流动促进世界文化交流的表现。

本课共分为三个子目,即丝绸之路、欧亚大陆其他重要商路和古代商路上的中西文化交流。其中,第一子目“丝绸之路”介绍了狭义丝绸之路的开通及其发展演变。第二子目“欧亚大陆其他重要商路”全面介绍了除狭义丝绸之路以外的欧亚大陆其他重要的“丝绸之路”。第三子目“古代商路上的中西文化交流”从商品、技术、习俗、宗教等方面介绍了沿丝绸之路进行的东西文化间的交流。一、二两个子目介绍了欧亚大陆多条商路开通的起因、经过、作用,第三子目则介绍了商路开辟对文化的影响。因此,三个子目间具有一定的因果关系。

【学情分析】

初中阶段,学生们已经学习过《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一课,对于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作用以及丝路精神等内容具有一定了解。但尚未形成较完整的时空观念,且对于草原丝绸之路、西南丝绸之路等知识较为陌生。

本班为实验班,学生基础较好、历史学习兴趣较强,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注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并结合2017版新课标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根据地图,梳理欧亚大陆各条重要商路的路线和基本状况,理解古代欧亚地区已经形成了四通八达的商业贸易道路。时空观念

2.通过阅读、提取史料信息,说出各条商路起到的作用与影响。(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3. 理解商业贸易对文化交流的促进作用,列举古代商路上中西文化交流的主要表现,总结中西文化交流的特点及影响。(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4.通过比较古代的丝绸之路与现代的一带一路,体会中国综合实力的提高(“变”)以及从古至今对和平与交流理念的始终秉持(“不变”),理解开拓创新、包容互鉴的丝路精神。(唯物史观、家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古代不同类型商路的开辟;古代中西方文化交流的表现

(二)难点:贸易活动在文化交流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古代丝绸之路与当代“一带一路”的异同

【教学方法】

讲授法、问题探究法、材料分析法、情境教学法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导入:同学们大家好,上次我们一起学习《南亚、东亚和非洲的文化》时,老师说过,历史虽然很宏大,但是我们也可以用一个很小的视角去观察它。上次我们通过服装去观察了几个国家的古代文化,这次,我们用一个更小的视角——一段舞蹈——“胡旋舞”,去遇见、去感受一段历史。首先我们来看一段视频,初步了解胡旋舞。

巴蜀中学2023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七)历史试卷答案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