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鸿:ESG投资是大势所趋,应从不同时间层次进行判断
1月9日,首届中国ESG论坛圆桌会议环节邀请金融业、零售业代表围绕“ESG投资实践与挑战”主题开展交流。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资产管理部量化投资总监、董事总经理倪鸿出席并发表观点。他提出,ESG投资是大势所趋,应从不同时间层次进行判断。

倪鸿(曹海鹏 摄)
倪鸿认为,ESG在中短期并不能产生稳定现金流,还不能成为非常有效的阿尔法因子,中短期内更像风格因子。近年来的数据表明,全球ESG ETF资金流入量呈现持续快速增长的趋势,规模已从五年前不到一百亿美元发展到现在超过两千多亿美元,预计未来每年至少流入一千亿美元。投资资金涌入必然带来相关股票的收益,因此从长期来看ESG作为阿尔法因子,符合长期投资理念。

圆桌会议(赵云天 摄)
倪鸿提出,量化投资是基于大量的数据,用数学模型进行系统投资,其过程包括收益预测、构建组合和算法交易三步。收益预测的关键是寻找阿尔法因子,即发现并挖掘股价波动的规律和道理,并进行股票收益预测;构建组合是指把具有不同阿尔法因子的股票进行风格层面的组合,这些风格因子包括股票行业因子、市值因子、成长因子等,量化投资一般会要求股票组合达到风格平衡;算法交易是通过机器算法把股票买卖自动提交到证券交易所,并优化交易成本。
倪鸿建议,ESG投资可以将ESG优质公司作为类似行业、指数等的股票池,从中选取具有超额收益的股票,可以给投资者带来较好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