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是通向中国,传统文化基因的不二法门
书法是通向中国传统文化基因的不二法门
书法跟中国传统文化关系很近。章法讲疏密,结构讲向背、呼应、避让,运笔讲藏露、枯润、顺逆,欲下先上,欲右先左,一套书法用词,都是中国哲学的精髓,都和中国哲学有特别内在的关联。同时我也相信,学书法的人时常临摹古碑帖,熟悉古文古诗词,和中国文学传统与古典传统有着深刻的联系,也容易和传统文化相关联的一些有着比较深的情感。他或她通常会是一个比较文雅的人,未来的趣味不会特别恶俗,于是就不会干出太低贱的事情来。我希望学生有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教养,能够理解我们的过去,才能够真正理解发生在中国社会中的现实。书法教育无疑是通向中国传统文化基因的不二法门。
艺术学院,其实有好几门课程是需要书法基础的。我们有一门《传统语言转换》的课程,过去可能比较关注民间传统,但是我认为文人书画所代表的雅文化的传统,依然是传统的内核和主流的部分,我们不得不能忽略这个,何况书法也有大量来自民间的创造。我们也有一门课叫做《基于文字的艺术》,这门课放在社会性艺术工作室,是观念艺术中非常重要的板块。我们的视野甚至不只停留在中国书法这个传统,我们关注所有跟文字有关的传统。艺术学院的老院长吕胜中先生还专门写过一本叫《文字意匠》的书,专门考察各地跟文字有关的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