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琢冰,清·唐甄《潜书》

2023-01-31 15:31 作者:平平静静哒  | 我要投稿

琢冰 琢冰之技 清·唐甄《潜书》 【原文】 昔京师有琢冰为人物之形者。 被以衣裳,缀以丹碧,神色如生,形制如真。 京师天寒,置之堂背,逾日不变;变则修饰之。 往观者日数百人,皆叹其巧,惊其神。 一日,语众曰:“孰能与我三斗粟,吾授之以吾技。” 人无应者。 乃问之曰:“吾之技亦巧矣!吾欲鬻技,得三斗粟,而人无应者,其故何也?” 有笑之者曰:“子之技诚巧矣!子何不范金琢玉,为夏、殷、周、汉之器?可以宝而不坏。今乃琢冰为玩物,其形虽有,不日而化矣。吾甚惜子之技巧而非真,心劳而无用,可以娱目前而不可以传久远也。” 文而无质,亦犹是也。 【今译】 从前,京城中有个善于用冰块雕刻人物的艺人(昔京师有琢冰为人物之形者)。 他给雕刻出来的冰人穿上衣裳(被以衣裳),点染上各种色彩,佩挂上红红绿绿的饰件(缀以丹碧),冰人的神态、颜色、形体都栩栩如生,像活着的真人(神色如生),身体也像真人一样高大(形制如真)。 京城的冬天天气寒冷(京师天寒),他把冰雕人物放在大堂后面的背阴处(置之堂背),放在那里几天都不会变形、走样(逾日不变),变了形就修饰一下(变则修饰之)。 前去参观的每天都有几百人(往观者日数百人),前来观看的人都感叹这位艺人的技巧(皆叹其巧),对冰人的逼真生动都惊叹不已,觉得很神妙(惊其神)。 有一天(一日),他(这位艺人)对观众说(语众曰):“谁能给我三斗粟(孰能与我三斗粟,粟:米、粮),我便把我琢冰的技术传授给他(吾授之以吾技)。” 竟没有一个人应答他(人无应者)。 他于是向观众发问说(乃问之曰):“我的技术也算是很巧妙了(吾之技亦巧矣)!我想出卖这种技术(吾欲鬻技),换得三斗粟米(得三斗粟),却没有人答应(而人无应者),这是什么原因呢(其故何也)?” 有个人笑着评论他说(有笑之者曰):“您的技术真算得上巧妙(子之技诚巧矣)!您有这么高明的技术,为什么不去(子何不)熔铸金属(范金)、雕琢玉石(琢玉),雕金琢玉做成像夏、殷、周、汉各代金石文物一样的器物呢(为夏、殷、周、汉之器)?那就可以当作宝物珍藏保存下来(可以宝),而且不会损坏(而不坏)。现在您却雕琢冰块做成玩物(今乃琢冰为玩物),形状虽然相像,能有个形状(其形虽有),但不要几天便融化掉了(不日而化矣)!我深为您有这样高明的技术却不切实用而惋惜,我很可惜您的技术虽然巧妙却不真实(吾甚惜子之技巧而非真),您用心劳累(心劳),却没有适用(而无用),只能博得一时的快乐(可以娱目前,这种技艺创造出来的冰雕作品,深受人们的喜爱,带给人们美的享受),而不能流传到遥远的将来(而不可以传久远也)。” 写文章有文采而却没有内容(文而无质),也像这冰雕啊(亦犹是也)。 【赏析】 本文的寓意是批评当时华而不实的文风。这种风格的文章只能哗众取宠于一时,经不了时代的考验。 

琢冰,清·唐甄《潜书》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