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吐不快】《流浪地球2》——MOSS:你是故意的还是不小心?
小破球2,看完了,挺好看。
全片由三个部分,两条主线和一条暗线组成,虽然个人感觉按照原计划做成上下部的话观感可能会更好?毕竟三个小时的硬科幻实在是考验观众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尤其是选在贺岁档这个观众年龄跨度极大的档期,不少小孩儿还没等李雪健喊点火就已经坐不住打算流浪地球了,但总体来说现在呈现出来的效果也很让人满意。
而根据孩子们不耐烦的程度,影片也确实暴露出了几个问题,那就是前期不太出彩的特效场面和中间大量旁白堆砌的文戏以及最后重铸科幻荣光的收尾形成了那么一丢丢的割裂,诚然作为一部科幻片来讲,小破球2的特效绝对是世界级的水准,但在效果上无人机和空间站还真就配合不了吴京那莫名其妙的打戏,这菜炒的非但不出彩甚至还有点出戏,就刘培强这气势我差点以为他这次要拿着灭火器去拦太空电梯。
之后故事就进入了到由华仔饰演的软件工程师图恒宇的这条线上,导演在这一部分使用了大量的不同类型的“旁白”来解释小破球2的背景设定以及里面出现的专业知识,就这点来说我倒觉得无可厚非,科幻嘛,不寒碜。而且就这部电影的主要观众来说,不给咱们广大的中国老百姓沏壶高(碎)的,哎,您猜怎么着?还真就不一定能看懂~更何况这次郭帆导演还选择在科幻电影中使用双线叙事,更增加了观众的理解难度。
而说到双线叙事我也不得不吐槽一点,那就是两条主线设计的实在说不上平衡,甚至刘培强这条线个人感觉处理的并不是很好,从头到尾不是在坠机就是在躲陨石,要不就是边坠机边躲陨石,看多了甚至有那么一丝丝灾难片的廉价感,当然这里也不是说灾难片就不好,事实上很多科幻片在故事内核上与大部分灾难片的界限并不是很分明,只是我觉得单看这点小破球2可能没那么科幻。

但图恒宇这条线却打消了我的这个念头,甚至反手给了我一巴掌:看什么看,老子玩的就是硬科幻!
人工智能是科幻作品屡试不爽的题材,而人脑数据化更是在这两年借着“元宇宙”的概念风头无两,而当这两者被结合起来并用在了拯救世界这种最老套的情节上时,就做到了科幻类型片的精髓即:
“用幻想艺术的形式,表现科学技术远景或者社会发展对人类影响。”(摘自百度百科)
大家大可玩味一下这句话的意思,但在我的理解中刘德华和机器人搭档,不仅可以在春晚表演《恭喜发财》,同样也可以为我们带来一个精彩的科幻故事,而整个小破球2更是一个能反映中国人民意识形态的被大众所认可的科幻故事。

这里我还想聊聊李雪健老师饰演的“周总理”的这条暗线,就院线上映的国产科幻作品而言,这个角色是必须出现的,也非常具有其独特的魅力,他所代表的意识形态不单单只是政治意象,而是中华民族独特文化所造就的必然,你可以看不懂这部电影里的任何一个角色,但你一定能看懂“周总理”,这种文化上的认同是独属于我们中国人的难以理解的家国情怀,也是大刘创作《流浪地球》原著故事的核心,更是小破球系列电影能够取得如此成绩的关键,这种对于人民的责任,对于文明的传承,无时无刻不在告诉世界这是我们中国的作品,苦难如此沉重,但也仅此而已。
除此之外,这部电影能聊的细节还有很多,比如说在台词设计上对现实社会的一些讽刺,再比如说在后期制作上用合成技术致敬了达叔,点火的那一段特意保留了李雪健老师那饱受病痛折磨却又铿锵有力的原声等等。
对了,电影的最后还有一个小彩蛋,虽然称不上多出人意料,但也算为续集埋下的一个小伏笔,去电影院看的大家不要错过。
总而言之,小破球2是一部精彩的科幻电影,而且观影门槛不高,适合全年龄观看,对于想要培养孩子科学兴趣和责任心的家长尤为推荐,但由于时长问题请时刻注意安抚好孩子的情绪。
顺带一提,除了吴京和华仔以外,这次沙溢的表现也是让人眼前一亮,应该说不愧是军艺校草,炊事班小胡,演起军人来那是一点也不含糊,收放自如,张弛有度,就是胖的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