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是指有关结构的概念,更重要的是机能概念
生理学是医学基础学科之一。它是生物学的一个分支,旨在了解生物的机制,从细胞在离子和分子水平上的功能基础,到整个身体的综合行为和外部环境的影响。生理学的研究帮助我们了解身体在健康情况下是如何工作的,以及它如何应对和适应日常生活中的事务;它还帮助我们确定在得病时身体出了什么问题,发达的生理学能帮助促进开发新的治疗方法和治病方针,以维护健康。人体各系统不能是一盘散沙。通过神经系统和体液来协调、控制它们的活动。故神经系统的“手”伸得特别长。神经细胞的突起可长达一米多。众多的神经细胞有较明确分工,负责发布命令的传出(运动)神经元有数十万;收集情报的传入(感觉)神经元是传出神经元的两三倍;进行分析综合的中间(联络)神经元数目则是传出神经元的上千倍。中间神经元的胞体聚集成脑和脊髓,称中枢部,向外的突起则构成周围部。等级森严是中枢神经系统的特点,这也是生物进化的结果。通常进化是新的取代老的,例如肺建立起来腮就消失了,但神经系统却新老并存。老的仍旧执行原来的基本功能,在新的控制、协调下进行活动;新的则执行新环境所要求的新功能。


神经系统重在弄清概念,不仅是指有关结构的概念,更重要的是机能概念。形态知识主要是掌握概念。只有某些结构,才着重学习。神经的位置和某些对临床操作和理解症状有意义的结构,诸如小脑扁桃体和枕骨大孔的毗邻关系等。因此,联系神经生理知识、联系神经系统种系发生发展的知识来学习神经系统解剖是必不可少的。和别的章节不一样的是,本章特别需要教师的讲解和直观的教具的协助。如果仅靠自学会事倍功半。
1.每天保证8小时睡眠
晚上不要熬夜,定时就寝。早睡早起,可以把晚上的复习时间减少1个小时增加到早晨。中午坚持午睡。充足的睡眠、饱满的精神是提高效率的基本要求。
2.学习时要全神贯注
玩的时候痛快玩,学的时候认真学。一天到晚伏案苦读,不是良策。学习到一定程度就得休息、补充能量。学习之余,一定要注意休息。但学习时,一定要全身心地投入,手脑并用。
3.坚持体育锻炼
身体是学习的“本钱”。再繁忙的学习,也不可忽视身体的锻炼。
4.注意整理
学习过程中,把各科课本、作业和资料有规律地放在一起。待用时,一看便知在哪。而有的学生查阅某本书时,东找西翻,不见踪影。时间就在忙碌而焦急的寻找中逝去。




5.进行学习的分类
对于已学过的知识就应该掌握好并适时的做好复习,知识越多记忆遗忘的速度就越快,因此要做好分类:一是不易掌握的知识,要想完全掌握就一定要理解和不厌其烦的复习;二是完全靠自己的记忆而掌握的。
神经系统各器官的形态结构应以机能为主线,把它们串起来。这不仅是为了便于记忆,更为重要的是为了掌握其正常生理机能,并为理解其病理变化及症状夯实基础。
学习通路贵在“通”,就是说不要为了考试而背,而是要学会“连得通、想得通”,要建立起一个立体形象,就像闭着眼睛想一座立交桥一样,它向哪边交叉,在哪段脑转折、中继等。其实传导通路的要求并不复杂,就那么两上行、一下行共三条。但一定要建立起立体形象才记得牢,也才能应用自如。交叉前的损害和交叉后的损害,其症状表现的侧别(同侧或对侧)正好相反。
生理学的特点是强调分子、细胞、系统和全身功能的整合,是生理学区别于其他生命科学的特征。
生理学也是一门实验科学。生理学帮助我们加深对控制和调节生物行为的详细机制的理解。把一个行为分解为多个过程,透过对每个过程的全面研究,我们能够学习更多有关基本过程的知识,例如我们可以学习心率调节或视觉调节行为,把此行为分解为多个组织学层面、细胞学层面等层面的过程,再对过程进行研究,以便生产影响心率调节或视觉调节的药物,以达到治疗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