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李对战艾福杰尼!《英雄》献给荆轲的不朽诗章!

笑死,我之前还让AQY别惦记他们的合作赛了,整点儿个人赛,个人赛一路听下来也没啥好听的。艾福杰尼和小李这首我听起来觉得都挺好,不太有加入歌单的机会,但至少没有让我听到一半就打算切歌。
小李的歌词能看出他很努力的在写,懂哥们没必要嘲他,听音乐,欣赏艺术不是让你用自己的价值观去霸凌别人,而是去理解他人的一个过程。
懂哥们diss小李的原因我总结一下:第一,荆轲刺秦王主题不行,歌词上价值多此一举;第二,小李舞台表现力不行;第三,小李腔调不行。
从第三点开始说吧,国风rap我听的不多,感觉大部分都听的GAI,其他零零散散听了一些,最近几年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张愚歌的《风》,张愚歌的嗓音真的很顶,从这点来说小李在唱这种历史叙事的东西的时候,确实吃亏。
第二点,舞台表现力不行,放不开,我觉得这就有点儿硬是找茬的味道了,这歌也不蹦,没必要和唱小情歌的艾福杰尼对标。目前来看小李在台上还是比较放的开的,当然不能和老前辈们比,那他就有点儿不够格了哈。说到底大家这里说的“舞台表现力”不行,还是听不进去这歌罢了。
最后就是第一点,觉得小李“荆轲刺秦王”的内容和歌名并不适合,不应该上价值。我是这么理解的,小李写的是荆轲刺秦王,但他不应该特地cue,让听众局限在这段故事里面。
小李的歌词里面其实有几句我是喜欢的,“知音难遇,知恩更难拒”。这里的知音自然是高渐离和狗屠夫,他和高渐离自然不必多说,而在史书的最后,高渐离用乐器筑掷向了秦王,这个结局可以说是让人唏嘘不已了。而知恩自然就是太子丹。
说白了,荆轲这个人咋样?根据历史记载,荆轲是齐国人,一开始想到卫国显摆自己求个官职,卫元君不理他;后面和盖聂谈剑,结果被人家一个眼神吓跑了;和鲁句践玩六博又被骂了个狗血喷头。有关荆轲早期比较有名的事情大概有这几件。
不难看出,这个人自恃清高却又胆小,自诩怀才不遇但实际上实力很可能就是不咋地。可以说荆轲本身无论从性格还是实力上来说,在当时都是无法成为英雄的。但他有一颗想要成为英雄的心,和一个相信他能成为英雄的太子丹。
荆轲究竟为什么去刺秦?很多人认为,荆轲刺秦并不是为了天下苍生,但我个人认为他为太子丹,为自己,也为天下。
荆轲的个人事迹确实看起来确实挺low,和其他的英雄故事比起来很没格调,但并不代表他并不心系天下。高渐离以筑击秦就是一个很好的佐证,即是知音,怎会只有一人贪生怕死?或许这么说是有些浪漫主义的味道在的,但我还是愿意把人想的纯粹一些。
因此,其实小李上在这里上价值其实没有很大的问题。另外,大家质疑荆轲究竟能不能作为英雄的代表之一,我个人认为是可以的,英雄不一定要力拔山兮气盖世,不一定要成功,弱小的、失败的,也可以成为英雄,剑字的写法是很多的。
说白了,文学艺术从不忌讳上价值,个人认为排斥上价值的人十有八九都是听不得他人说教的,只是说他上的价值有没有打动你而已,也没必要对方上的价值不合你心意就judge别人。
最后再来cue一下小李的歌词,很多人认为小李的东西太宏观了,我不好评价。个人认为他的歌词不算空,从第一段开始,小李用开头几句词整体勾勒的荆轲的形象,“特殊的固执”可以说是后世对荆轲刺秦最常见的评价,包括后面的四处流浪,也对应了荆轲四处碰壁,周转于各个国家的大半人生。
第二段很明显讲述了他和高渐离之间的故事,“击筑高歌”这句总不免让人想起高渐离最后的结局,后面的变幻莫测、飞蛾扑火、扑了个空,说的可以是荆轲,也可以是高渐离。两人相知于美酒佳乐,最终却都主动走入了天下的纷争。
“天下天下,都是苍天之下”也是我很喜欢的一句,苍天之下,有这一颗赤子之心的人,又有谁躲得过这乱世?
hook有一句我觉得很有趣的是“家乡的红花”,荆轲本身是齐国人,但历史上盛产红花的地方是燕国,也是他遇到高渐离和太子丹的地方。个人在这里是十分惊喜的,不知道是小李写错了,还是特意设计,知音所在、知恩所在既是家乡所在,这个设计是戳到我的。
个人是希望大家沉下心好好听歌,这首歌称不上完美,但总体还是不错的。最后打个补丁,我不是hsr粉丝,B站可查我辱骂hsr历史评论,别给我打标签,大家理性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