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DAITLAS文章评价(作者:夕阳追放)

2023-06-26 17:53 作者:_八云夢  | 我要投稿

在考虑了大概20多分钟后,我还是坚持把我之前码的5000多字,关于原文的各种具体剧情以及可能的逻辑来源(甚至是梗)的出处以及分析给抹掉了,主要还是因为我个人认为,不应当对于这种有着很明显的意识流写作风格的作品进行一个明确的定义,这对于这种写作方式来说是极为不公平的,也是有偏颇的(也有被评掉书袋之疑)。当然对于其他的想要对作者本身写作的起点进行一定考究的人来说,我这里也能指出两个明显能看得出来的思维起点。其一是柏拉图的灵魂转向,另外的则是普罗提诺-太一的流溢说。

有关具体内容的写作背景分析,我们就点拨到这里,再具体的切入到文章的内部解释一下为什么我觉得这篇文章写的特别好。

具体来说夕追这篇文章,它的主要的思路或者说从头至尾的写作风格与其说是“赛博朋克”,我更愿意把它想象为“朋克”的文化的偏向本真的表达。在整个过程中赛博朋克反而是文章中比较不重要的部分,更多情况下是基于一个被需求的背景设定才放在那里的。

为什么这么说?这就要牵扯到我之前在某个群里所说的一句话。也就是基于赛博朋克的反乌托邦的故事,或者是基于反乌托邦的故事所写的赛博朋克。很明显的这篇文章事实上属于前者。高科技或者说机械等等的东西,事实上仅仅起到一种体现它的背景的作用,真正在文学性上发挥作用的还是人的思考,或者是人与环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更深入的思考。我们不妨假设这样的一种状态,文章的开头,大妖精和⑨的章节中没有出现任何与科技机械相关的词语思路的话,我们同样可以把它们想象成某种魔法,某种特性,某种奇幻风格下才能使用的任何其他的符号(魔力驱动的血肉怪物啊之类的),这篇故事的思路同样可以单独的成立,这仅仅就是从一个由各种科技机械堆成的一个垃圾山,换成某种魔法都市的下水道之类的地方,并不会影响具体的故事思路。或者是采取一些像曾经的老写手们所常常使用的手法,把机械化的又或者“直播”之类的现代生活的词汇,用某种奇幻风格的魔法之类的方式给代换进去,同样不影响阅读。就算我们的这种假设覆盖到了后方的部分内容,它同样也不影响什么方舟或者是什么,他们都可以通过意识流的写法随意的作出一定的调整。这使得这整个故事抽离出熟悉的符号之后一点都不赛博,或者说只是表面上赛博,它的核心内容还是基于魔法,奇幻,宗教,之类的内容。我们可以用一种更宏观更宏大的词去描述:文中主要描述的是某种不可知的东西,或者说是与我们已经可知的范围内所描述的事实相对,完全不可得知的(或者不可完整的得知的)某种规律。

不过我们的思路已经走得够远了,所以我们现在把思路再拉回来,我们来具体的说说“朋克”在文字中它究竟应当是个什么表达方式?

我这里不是想把各种我从什么知乎呀,博客呀,或者说更古老的早于04年前的各种乱七八糟的文章以及总结全部盘出来罗列在这里,朋克摇滚是什么?朋克的兴起又是什么,这些东西读者完全可以自己去学习,也不用我在这多费口舌,写了半天念了半天读了半天查了半天在这费里巴气的写一大堆没人看的东西,我所要说的是朋克他基于“反叛”的概念是存在着一种从人类本体性出发的精神内核的。更多的情况下,我们所写作中所使用的,或者说所沾染上的这种味道,又或者说风格,事实上是基于这一点而来的——朋克号召的其实是一种反僵死的,“生”的力量。

为什么这么说?如果你有些许接触过类似的朋克文化的介绍的话,你一定可以记得它里面有一个经常出现的,用于描绘各类朋克音乐,朋克服饰,朋克文化,甚至是朋克刊物等等的关键词,也就是上面所提到的“反叛”。这种所谓的反叛,更多情况下是基于我们常见的各种社会文化的表象所作出的一种“判断”(很遗憾,多数时候到达不了批判的高度,或者说从消耗的精力上来说到达不了)。如果有读者尝试过深入思考的话,其实很容易就能把握朋克所代表的“反叛”实则是由最初的基于无产阶级(或者是其他与平凡生活相关的内容)作为起点的一种“接地气”的号召,由这种状态逐渐的发展到,为了反叛而反叛(并非贬义,而是文化的自我剖析以及发展)的态度,代表着某种“未知物”占领了某种僵死的,或者说是固化的社会环境甚至是其他文化的对立面的位置,又或者说朋克就永久的天然的站在这些固化的内容的对立面上,永远的都是既成对立面的背景空间的一种代称(或者说假想的代称)。也就是我们所谓的颠覆性、叛逆性以及无政府主义。它取材于社会面对的问题、下层阶级的被压迫等的主题。在某种程度上与我所熟知的马克思恩格斯为首的无产阶级相关的理论知识,在哲学上的一种号召与姿态其实是类似的。他们主张的实则是将旧的继承的某种“哲学”(生活哲学,爱智慧等等)所放弃的一种思维,也就是“哲学之哲学”或者说是“哲学的终结”,它代表后天存在的,由社会所建立起来的人,要背弃将他建立起来的需求他继承的社会关系,要打破它,要破坏它,以此“人”才能得到发展。其实这和人作为生物上的人去抵抗熵增或者其他的什么大家已经头有耳熟能详的话题的思维是不谋而合的(当然,可能仅限于形而上部分的各种猜想)。直接来讲就是我上面所说的,朋克是一种向死而生的,或者说是号召“生”的文化,一种号召“生”的力量,预兆着人们不断的破坏,放弃已经建立起来的东西(规则,社会,文化,规约等等)去追寻新的出路,或者是追寻更完美的“人”的状态(当然这里不是指的被资本或者消费主义大肆影响下的现代的后朋克倾向的东西)。再深入一点,这种对先验性的批判,实则是人所具有的复杂思维的重要一部分,能够明确的去探究到对错的过程中,主要经历的思维的最重要的一环,因为有了这种怀疑,有了这种背弃,这整个逐渐批判自我使得自我完美的循环才能够成立。

这种对于生的追求的这种状态,在文章中几乎处处可见。无论是开头在垃圾山中挣扎着生活的人以及大妖精,为了救活某个婴儿所进行的一系列的操作,又或者是疑似的,或者说还没有死的⑨作为一个图腾,作为一种信仰,既使自己“活”了下去(与东方一设中的诸多神明获得信仰才能够不消失一样),也使得别人通过这种信仰(纵使是假想的)的状态能够坚强的生活下去一样(暂且不对他们之后的生存状态以及精神状态做出一定的批判,或者说在这种条件下对他们做出过多的要求以及批评是相当不公平的或者有失偏颇的)。作为这篇文章开头的一段,我们可以明显的感受到这种生存生活下去的状态以及其对应探讨,是仅仅是停留在表象的。人们作为物质化的生物,通过某种物质的摄取(文章中则是赛博化(安装义体或者是其他我们感到很诡异的其他物质))去保留自己作为生物的的物质的部分去抵抗熵增,或者说是去维持生命能够持续的存在的最基础的要素。这种对于生的向往一直延续到第二段内关于朋克摇滚之类的描述之中。(就算他原本只是一个向绿日乐队的致敬)这种对于僵死的否认,被一众的联系到了对于社会现实的,对于社会规章制度或者说某种僵死的体系的否认之上。当然因为这篇文章本身是(至少表面上是)讲赛博朋克的,或者说他有一个赛博朋克的基调,他们的结果当然不会很好。正是基于这种注定糟糕的结果,我们才能将话题更深入到灵魂与机械或者说灵魂自我升华的这个范围中,正如从第三段里面讲西行妖一样。在面对继承的或者是绝对的失败的结果或者说死亡的结果的时候,反过来就可以开始思考,这种死亡是否本身也是生的一种体现,或者说他是否真的代表一种彻底死亡或者融入原先被否认的体系之中。从结果上来看,当然是没有的,整个失败在后续的几章内达成了一种回转,在已死的或者既定的结局中,寻求到了另一种更超自然的出路,前面所言的各种生死之间的关系,它始终是在一种活泛的有活力的条件下进行的,而不是僵死的,所有在前文中描写到的勇于对抗的人,都得到了灵魂的升华,或者说灵魂的回转,无论他们的外表是美丽还是丑陋,还是在现代人或者说现实的人看来是诡异的亦或是美好的。也正是从文章最后所描写的,新的世界中的新的神明达成了自我的升华。

我们现在先讲的这种关于生的基调以及它的递进性,那么我们再来详细的看一下它具体的叙述方法所使用的手法。我之前所的一样,这是一篇很明显的反乌托邦的文章,事实上,反乌托邦的文章的具体叙事或者说他的手法也是有很多门类的,或者说很多说法的。就不在此罗列等等,我就简单的说一下,怎么去考虑这种手法的特点。重点而言就是,写反乌托邦本身是需要有一个(无论在是否存在,也无论是真实的还是幻想的)真乌托邦作为映衬或者作为对照来凸显出反乌托邦的,这个乌托邦既可以是现实社会,又可以是文章中所提到的虚拟的社会,也可以是某些阅读前假想读者已知的某些环境或者世界。在这篇文章内,我们用于对应反乌托邦所使用的真乌托邦或者乌托邦本身就是幻想乡,也可以更深入一点,是幻想乡以及东方世界观下的外界所代表的,基于神秘学派或者说宗教而言的“美好”的事物。基于这种考量,我们可以很明显的从上面所说的,从生的意义的递进中描述出,文章本身对于反乌托邦的描写也是一种递进的关系,这个文章中对于社会如何如何僵死,人们的生与死如何如何诡异,西行妖又把人塞什么电子芯片里,所有的描述都是为了最后整个世界成为或者说假想成为一个真乌托邦(可能是形而上的)的铺垫,他们形成了一种对应,又或者说形成了⑨的对于当前“社会”“知识”的一种思考,形成了在演出中所有人所指向的那个最诡异的那个答案,那个妖精。而这一系列的思维则会随着故事的推进,投射到读者的思维之中,纵使他是模糊的,又或者是不得要领的。但一系列的思维都会基于之前所说的生的递进产生一种能量,产生一种宏大的感受。

当然,刨除掉文章最后由反至真的宏大过程,中段对于外界世界变成一个个微缩在电子芯片内的事件的描写,则充分地表达了一种作者或者投射作者思想的读者内心的那种恐惧,基于幻想或者基于宗教而建立的幻想乡,在外界放弃了这一系列的东西之后会变成一个什么样子,就变成一个相当不可知的(也可能是不想细想或者不敢得知的)答案,所有人都能明白一件事情,就是这个答案绝对不是美好的,外界的乌托邦相对于幻想乡内的反乌托邦形成了一种偏移,外界的人单纯的放弃了所有的幻想,并且把放弃幻想的这个过程,或者是它的结果一股脑的塞到原本存在这些梦想的幻想乡当中。它没有改变根本上的问题,这则是整个叙事中重要的另外一半。两弹相互结合起来,我们就得到了一个,宏大而且能够使人有所深思的,在我看来写得很好的,远超过我现在意识流写作水平的故事。

洋洋洒洒4000多,包含着各种乱七八糟的名词以及各种文学性质分析的词句,我觉得内容作为一篇评价已经足够丰富信息量也足够大了,因为我是运用手写以及语音录入等等方式辅助输入的,所以可能出现各种乱七八糟的阅读上的问题,当然我们可以具体在其他什么地方再讨论,如果你真是对这些问题有一定的思考,或者说是其余的想象之类的,或者说有一定的延伸,也可以专门找我或者找作者去讨论讨论,文学就是这么个东西。

至于文章相关内容,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瑕疵,错误,如果有特别了解这些方面的知识的人,看到这些文章的话,请不吝赐教,我会虚心接受的。

以上)


DAITLAS文章评价(作者:夕阳追放)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