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如何打破對食物的限制?

2022-04-23 21:31 作者:赛斯的熊猫  | 我要投稿

到底什麼才是「好」的食物?

首先分享我對食物的部分的有趣的聯想:吃素的人會不會對這個世界的善惡有更多的區別?是不是在內心深處有更多的恐懼?是不是有更多的戒律?更多的「應該」和「不應該」?

如果是這樣的話,跟修行是背道而馳的。因為修行的本質是開悟、自在、解脫。

食物本身沒有好和壞,對和錯,甚至善和惡。我們把我們的世界觀、甚至我們的恐懼投射上去。

也許有人會問我:「許醫師,眾所周知糖尿病的病人就是不能吃太多澱粉,高血壓病人就是不能吃太咸,腎臟病病人有些鉀的食物不能吃太多,高蛋白就是不能吃太多。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先從結果論來講,我不會建議一個目前有具體疾病的人開放禁忌而大吃特吃,所以我不會建議一個腎臟病的病人取消這些食物的限制,我也不會建議糖尿病病人取消所有食物的限制。但是,一個生病的病人最後在醫學上會有很多食物的限制,其實對食物的限制是來自這個人很多限制性的信念。所以最早造成他這個疾病的就是這些限制性的信念。

舉個例子,我有一個學員,是糖尿病病人,她其實已經62歲了,目前還在開店做生意。她性格裡面有很多「應該」和「不應該」,比如她有三個小孩,她就告訴我,她將來不想變成孩子的負擔,她先生不負責任,所以她必須扛起很多責任……她有很多限制性的信念。

當你有很多限制性的信念,活到後來就會有很多的「不可以」,我不可以這樣不可以那樣,你就會越活越窄,生命的能量就會越來越低,最後導致肉體的疾病,導致肉體的疾病之後你就開始做飲食的限制了。

導致飲食的限制你以為是因為身體疾病的因素,其實是跟你心靈的限制性信念是一樣的。比如說,糖尿病的病人一定是過度強調責任。很多時候你們因果顛倒了,疾病後來很多食物的限制,它反應出你有很多錯誤、限制性的信念。

因為很多東西你放不下,放不下的原因是你有很多恐懼,有很多你以為是真的,可是你所以為的不一定是真的。比如你以為一定要很棒才會被讚美,你覺得一定要很完美才會被肯定,你以為一定要扛起全家的責任,你才會被尊重,或者你覺得一定要為所有人著想,你才會有價值……你有很多的「不可以」。當你有這麼多的限制性信念,最後你一定會罹患某一個疾病。而仿佛在醫學上你也要做食物的限制。

當你開始走放下、解脫、自在、開悟的道路時,首先你的病會痊癒。因為你很多東西放下了,你的限制性信念放下了,你的內我能量被打通了。你的內我的能量本來就可以在瞬間、很短時間,就可以把疾病療愈。比如高血壓當然後來要限鹽分,可是如果你從賽斯哲學思想裡面,把能量打開,限制性信念打開,內我能量就會打通。當內我能量打通,身體就會發動偉大的自我療愈力。

比如,我有時候在做治療的時候,有一種個案令我實在受不了,我跟他說什麼,他都說不行。比如:

許醫師:「你晚上要不要出來上課?」

個案:「晚上天黑了,不安全,不行。」

許醫師:「那你要不下午出來?」

個案:「下午要陪孫子去散步,不行。」

許醫師:「那假日呢?」

個案:「假日可能又有事,不行。」

當你有很多「不行」,你等死吧。通常我會告訴大家,面對過去你認為「不行」的,你先試著告訴自己「行」。當你開始說「行」的時候,內我就會說「行」,那內我的能量就會進入到身體裡面,內我就會用最快速的時間,甚至把你的一二十年的慢性病療愈好,療愈好之後,你再也不需要各類食物的限制。

所以一個生病的人,後來有很多的食物禁忌是反映出在你的人生當中,你給自己太多的禁忌。因此,「禁忌」讓內我的力量根本出不來,你根本沒有辦法解脫、放下、自在、開悟。

所以,賽斯哲學思想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讓你的癌症療愈,甚至一二十年以上的慢性病可以療愈。療愈之後,所有食物的限制通通會打開,沒有什麼食物不能吃,沒有什麼食物會致癌,沒有什麼食物會對你的身體不好,這就是賽斯哲學思想神奇的地方。

所以,觀察你周遭的人,那些因著健康食物限制越多的人,他絕對是個不夠爽快的人,他絕對是個很多限制性信念的人。這種人有很多是非的批判、對錯的批判、黑白的判斷。他對人性很多的批判,比如說他只跟某一個人來往:這個是屬於壞小孩不能來往;這個是成就高的,有錢的,會看不起我們;這個比我們差勁的,會拖累我們;這個是跟我們同等的,跟我們會競爭……那你還剩什麼?你的朋友的禁忌會越來越多,你朋友的圈子會越來越小,然後你的生活就會越來越窄,當你越來越窄的時候,內我能量就越來越出不來。所以,你們從這個角度去思考。

我常常問大家:「你自己是那種什麼都行的人嗎?」比如,你要去某家店吃東西,心生各種嫌棄:這家店太貴,這家店不乾淨,這家店不好停車,這家店服務品質不好,這家店服務生長太醜,這家店上次來還送錯餐……這些就是限制性信念。又比如,你覺得這個朋友太囉嗦,這個朋友太狡猾,這個朋友跟我們不同level……這樣你怎麼能自在、會快樂呢?

想法也是一樣,情緒有沒有分好壞?沒有。思想有沒有分好壞?沒有。正面思想和負面思想對健康都有幫助,正向情緒和負向情緒對健康也都有幫助。負向思想不好是因為它會阻塞,阻塞之後會導致疾病。負向情緒沒有不好,該生氣就要生氣。對情緒限制越多的人,對食物限制就會越多。比如,「我不能生氣」對應「我不能吃太咸」,「我不能負面思考」對應「我不能吃太甜」等等。所以去觀察你周遭所有慢性病的人和癌症病的人,他一定有很多他自己打破不了的限制,你去做對比。

所以,對食物的限制反映出你人生很多的框架。

摘自|許醫師演講

文字整理|吳曉


如何打破對食物的限制?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