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熊谷企业文化专栏】—光盘行动之我见(二)

2021-10-26 13:29 作者:熊谷焊机  | 我要投稿

见非所见,深思虑远

粗茶淡饭,吃得到老;粗布棉衣,穿得到老。其实自古以来我们中华民族都是非常的注重勤俭节约,珍惜粮食。单就从饮食方面来讲,我们民族从茹毛饮血到播种百谷是经历了许多磨难的。在距今约一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在我国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就已经开始种植水稻了,可见粮食对我们民族是多么重要,正应如此才有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世人皆知的珍惜粮食的佳句。

正是有了先辈们的不断开拓与辛勤劳作,才有了我们现在可以享用的各种美食。可回过头来,现世界的我们在快节奏的生活状态下似乎在慢慢忘记先辈们用舍弃生命般珍贵的东西都要传承下来的优良品德。

归根结底,民以食为天,虽然我们不再像建国初期那样闹饥荒,但至始至终都不应该浪费粮食,就连最基本的一日三餐都会存在浪费这确实是不应该的。只有亲自到稻田里去耕种,我们才能真正体会到粮食的来之不易。所以我们应该时刻站在广大播种者的角度去爱护去珍惜粮食,去享受粮食带给我们的舌尖快乐。

“光盘行动"绝不只是一句口号,是必须由我们共同参与进来的一次挑战,一次旅程。只要自己问心无愧的做到了”光盘行动“所倡导的精神,我们才能继续向身边的人倡导这项伟大的公益事业。单单只是喊喊口号,自己却行口不一,欺骗的决不会是别人。倘若这样一件小事都做不到,在人生中又怎么会谈有更大的成就呢?眼睛放宽一点,这还仅仅只是珍惜粮食,从我们个人品质来讲还有爱国,明志,持节,自强,诚信,知耻,改过,尚勇,好学,求新,勤俭,务实等等这些优良品质都需要我们不断的去学习、实践和完善。所以光盘行动并非只是光盘行动

深思虑远,见非所见。在我看来”光盘行动“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开始,我们应该从倡导”光盘行动“这个点到勤俭节约这条线,再到学习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品质、优良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节、高尚的民族情感以及良好的民族习惯等这个平面上来,所以其实对于我们当代的人来讲,任重道远。先辈给我们留下了多少为人治世的道理,我们又能为后辈们留下多少呢?

图片选自网络

厉行节约 反对浪费

 “光盘”不仅仅是“吃光”这么简单,更关系到我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对劳动的尊重,对自然的感谢,更是来自心底的敬畏。倡导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倡导文明用餐,制止餐饮浪费行为,摒弃“好面子”、“讲排场”陋习,养成文明、健康、理性的餐饮消费习惯,让“光盘”成为人人参与的社会风尚。 

杜绝“舌尖上的浪费”,健康节俭方为真正的人间烟火。最近多家短视频和直播平台,出现众多的吃播,“吃播”的本意是为了推荐美食以及分享快乐。但是“吃播”这个行业,俨然已成为了一种商业模式,通过“大胃王”的称号来获取流量,然而有些所谓的“大胃王”主播,在镜头前大吃大喝,在镜头后却剪辑卡点来掩盖假吃、催吐、倒入垃圾桶等,这已经成为一种变态有扭曲的行为,也成了一种恶性循环,更是误导了消费习惯,对饮食文化造成不良影响。 

倡导文明用餐,摒弃“好面子”、“讲排场”的陋习。以前有很多人错误的认为:聚餐吃不完,表示热情、象征着年年有余;能光盘,表示招待不周,让客人吃不饱;最后一块糕点大家都不能吃,吃之则表示失礼的表现。这些现象随处可见,讲排场、好面子的陋习每天都在上演。面子驱使下的奢侈和攀比,既消耗了社会资源,也破坏了生态环境,造成舌尖上的浪费。 

居安思危,绷紧粮食安全之弦。“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如今,尽管我们的物资资源逐渐丰富,粮食产量连年丰收,但勤俭节约的观念和习惯绝未过时。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粮食安全造成的冲击更为我们敲响了警钟。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每个人只有时刻对粮食安全保持一种危机意识,“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个人力量方能汇聚成流,进而夯实我国粮食安全底座,增强应对各种风险与挑战的定力。 

对于我们个人而言, “勿以善小而不为”,杜绝浪费行为要将勤俭节约的观念根植于心、渐践于行。小餐桌、大文明,“光盘行动”看似只是打包剩菜剩饭,背后却透露出一个社会珍视粮食、尊重劳动的意识,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品德教育。我们每个人对劳动的尊重,对自然馈赠的感谢;珍惜粮食,珍爱众人的劳动果实,心中有敬畏,一起向餐饮浪费行为说不。

【熊谷企业文化专栏】—光盘行动之我见(二)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