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23考研专业课冲刺最后一个月如何自救?

2022-12-06 12:27 作者:郑炳经济学考研官方  | 我要投稿

不知不觉中,23考研只剩下最后20天了,如果你还觉得自己的复习远远没有达到预期,那么就需要通过最后的时间进行“自救”。


下面整理了23考研专业课在收官阶段应如何复习备考才能最大限度的弥补之前的不足,一起进入学习吧!



1、调整心态切记妄自菲薄


大多数同学到考前都会迎来焦虑期,保持适当的紧张能刺激大脑,使思维保持一定的活跃状态,这是十分正常的,对考试也是有利的。但若是过度紧张,将影响考试发挥,因此同学们考前需要做适度的调节。


以往那些成功考上研究生的,考前冲刺也经历过一段"烦躁期"。所以不要妄自菲薄,总担心自己的付出没有回报。要相信,90%以上你担心的事情,最后都不会发生。


缓解焦虑小Tips


作息规律:少熬夜,调整好学习生物钟;


健康饮食:好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适当运动:促进新陈代谢,减缓大脑疲劳,提高复习效率



2、合理安排时间高效利用


做好严格的时间规划,做到每天、每周计划,按照计划好好复习。建议根据自己的复习进度,制定自己的复习计划和复习内容。


强化冲刺时期,同学们要把每天的上午、下午以及晚上的复习工作计划好,列出清单每天携带,随时拿出来检查有没有按要求完成计划。


不能拖延,今日事今日毕,保质保量。


同时,请注意:规划/目标不需要过于长远,每天都完成它们才是硬道理。


不给自己留绝望的时间。考研冲刺最怕无病呻吟,如果时间都用来感慨绝望,哪里还有时间去学习呀?



3、限时训练保持手感很重要


到了现在,大家不管是心理还是生理都已经有所疲惫,这个时候不要再深陷“题海战术”,做强度太大的模拟题。这个阶段大家心理的情绪是最容易波动的。如果做一些强度较大的模拟题或更换模拟题分数较低,会导致情绪低落!


这里建议考生在最后阶段可以采取限时训练,来提高反应速度和准确度。“限时训练就是为了保持手感,在规定的时间内作答,既增加第一时间正确解题的反应速度,又增加解题的准确度。”



4、重视真题和押题卷的作用


真题的作用不言而喻。当大家对课本知识形成一个完善的体系的时候,一定要结合真题,仔细咀嚼。


一方面,在命题规律上,每个学校的经济学专业课都有各自的风格,而这种风格的特点就体现在历年真题上;


另一方面,真题能够帮助大家快速的了解到课本的考查重点难点以及每个知识点的命题方式等等。对于真题,一定要独立作答,从最早年份的真题开始,并参照标准答案了解哪些地方需要改进;从教材中找到真题的大致出处,从而了解考题大致范围。


对于超纲的考题,标记起来,查到出处。在做真题的时候,大家一定要高效利用,找到院校专业课的命题特点,做到有的放矢,从而为最后的专业课冲刺指明方向。


临考前,好好作答院校押题卷,有的放矢,查遗补漏,并合理的安排作答时间。



5、积极交流提高复习效率


积极交流不是让你问其他人的复习情况、进度,或是关心研友斗图、吐槽这些乱心扰神的东西,问别人别人不高兴,听到别人复习得好你又焦虑,这样的事情大家就别做了。


交流的是心态和复习遇到的问题,交流这些可以拓宽自己的思路,同时可以让自己保持轻松愉快的复习状态。另外,如果有不会的知识点,也可以寻求直系研究生的帮助,提高复习效率。



6、不受外界影响坚定信心


现在正值秋招找工作的好时候,这个时候很多同学会想应该先去找个工作,到时候万一考不上研还有一个工作做保底,有的时候看着不考研的同学陆陆续续拿到了offer,心里面又有些羡慕,有的时候甚至会怀疑自己考研到底是为了什么,这些想法无可厚非,每个同学都会有。


但是这是冲刺阶段不是其他的什么备考阶段,你需要的是意志坚定,你既然选择了考研,那准备考研就是你这个阶段要做的头等大事,那就先把考研这件事情做好,不要两头跑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所以这个阶段,希望大家不要受外在因素的影响,意志要坚定。


冲刺阶段,由于较大的复习压力,有些同学难免会出现“高原”反映期:


心态方面,想放弃考研,复习效率低,心情烦躁;


信心方面,缺乏自信,感觉时间不够用;


知识掌握方面,知识点理解不足,看后面的知识,前面的知识就忘记了;


知识点能够理解,做题的时候不会熟练运用等等。


相信每一位同学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上述问题。


此时,一定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做好复习规划,一步一个脚印,系统完善的理解知识点,方能取得良好的效果。相信你们!


23考研专业课冲刺最后一个月如何自救?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