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最近事情的思考
最近的事情,确实证明了我对“圈子”这一事物的思考。“圈子”就是思想上的国度,从意识层面消解着群众对于世界基本价值规律的认识和因此产生的认同感。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价值规律上。
一、对于基本人性的认识
在很久以前的文章里曾言“基本人性就是对于自我(哲学词语)行为的承认与对于最基本生理需求满足的行为”,这应该是人类对于世界普遍的和最基础的认识,从猿猴开始就是如此。而“圈子”的产生就在思想上隔绝了群众对于基本人性的正常思考,从而产生他们自己认为的“另类”“区别”和因此产生的有一定自我欺骗性的满足感,而此满足感也驱使着“圈子”的中心核心化而边缘的虚无化,边缘的也可能是另外圈子的成员,也就对于最近的事情成因有了一个比较好的解释。
二、对于基本理性的认识
还是在很久以前的文章里曾言“圈子存在一些理性认识,但是碍于圈子即使错误也不敢指出错误”(原文太长,此为总结)。“圈子”内部的核心与边缘常常是存在着“理性假装不理性,不理性假装理性”的奇怪结构,这种结构的存在是因为核心成员的学识渊博,见多识广,财大气粗,阶级阶层是上等,所以一旦仔细研究“圈子”的核心主干思想必然会找出这里面的不足,失误,隐患,但是为了维护“圈子”的团结便会假装不理性,而边缘的的与前者反之,所以也会因为维护“圈子”的团结而假装理性。而稍有常识者都会发现,这些都是“病态“(不懂医学,借用名词)的。
三、对于基本世俗性的认识
“圈子”的成员,往往乐忠于用书信、电邮、网社来进行交流,即使是线下的聚会,也是存着“趴体”、游玩、娱乐、线下交友这样的目的前往的,其在线上的种种言论和愿景通常也会随着聚会上的节目化为灰烬与照片、录像。而一旦决定让线下的机构长期的存在下去,其“圈子”成员在生活事业上的矛盾也会随之增加,通常是不欢而散为结局。这也正是“圈子”通常存在于网端而不是现实世界,用去除现实世界世俗性的方法来换取“圈子”成员对于纯粹精神世界的追求,一句话蹲在家里躺在床上想入非非。
先写以上三点,因为暂且就是这些浅薄的认识,我最开始也是认为“圈子”有一定积极因素的,但是看了太多的因为“圈子”而导致的现象与不良后果,我选择了对于此事物的批判,当然很多人认为“存在即合理”,会找出此事物的合理性,这我不反对,因为网络世界和现实世界一样,需要找地方安身立命,需要找出自己存在的证据,可是仅仅因为如此就委身于“圈子”,那证据还是不够的,最起码是不充分的。当然,再次的重复我历来的观点,“←圈”是不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