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运动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资产阶级激进派)
1.背景
(1)政治:民国初年,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
(2)经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发展。
(3)思想: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入中国。
(4)阶级: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强烈要求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
(5)直接原因:袁世凯倒行逆施,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2.概况

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1.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迷信
(1)民主
①政治民主:指人民享有主权,政府由人民投票选举产生、权力制衡等。
②民主理念:反专制反特权的共和、宪政、人权、自由、平等、博爱等理念。
(2)科学
①内容:包括与迷信、蒙昧无知相对立的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以及具体的科学技术与科学知识,同时还包括反对迷信、反对偶像崇拜,宣传进化论、唯物论、无神论等内容。
②影响:科学知识逐渐得到普及,崇尚科学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
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1)表现:对以孔子和儒家学说为代表、维护专制制度的旧礼教旧道德,发动了猛烈的攻击。
(2)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
①陈独秀连续发表《宪法与孔教》《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等文章。
②鲁迅发表《狂人日记》《我之节烈观》等文章。
(3)实质:是对统治中国几千年的意识形态、思想体系、文化传统的全面清算。
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1)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2)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一文,使文学革命的旗帜更加鲜明。
4.文化平民化
(1)原因:新文化运动的不断深入;平民教育的蓬勃兴起。
(2)表现:平民教育的发展;白话文不断得到推广。
(3)影响:有力地推动了文化的普及和繁荣;进一步促进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三、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1.实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
2.积极性
(1)在政治和思想上给专制主义以空前沉重的打击,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
(2)是民主主义的思想启蒙和文化革新运动,对促进中国人民,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觉醒起了巨大的作用。
(3)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
3.局限性:对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存在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倾向;未能发动广大人民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