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风起云散的回忆里, 我敬刘邦, 而非项羽。

2018-06-25 15:46 作者:天恋而情深  | 我要投稿

历史云雾中,得见几分真相全看机缘。

看得几分真知见解,遇到良师益友,都是种幸运。

毕竟正史,也见不得太多真相,更多的是分析推测,猜想其中的逻辑,进行推导。

脑海中时不常儿,浮现出大风起兮云飞扬,却也记不清下几句,唯独这一句很深刻而铭记。

路经沛县,邀故人饮酒兴起,酣畅中击筑唱谈: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自有豪迈,亦有郁结,谁可知三年光景,梦成真!

冥冥之中,正对着项羽的《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项羽的家道中落,贵族傍身,年少出名亦正己身。

刘邦,羡慕。

正如当初有幸跪见秦皇迅游,震撼身心。

年50岁,游手好闲总算混得亭长一职,不过小小官职历史上浮现出的起义者,却也是不少。你说刘邦心中郁结没有吗?有的。岁增年长晚婚得子,白眼可少了几分?有的。

刘邦,没觉得自己能成。

最起码到最后,十面埋伏的时候,都还在恍惚,他内有不安,却依旧坚持,因为,年过50了,死了,那就死了吧。

我,不能放弃,不肯错过这一线光明。

最后,也会死得其所吧!

是的, 刘邦就没想过自己能稳住到最后,仿若项羽破釜沉舟的触底勇气。

要什么?给!想要什么?给!我能给的都给!来吧!来吧!来吧!都来吧!我都给!我想赢!我想活!

正如项羽没想过自己能输一样,力拔山兮气盖世,其勇猛威震百诸侯,年少得志正猖狂,我怎么会兵败自刎呢。

这,正是两人的不同。

风起云涌间,陈胜吴广起义搅弄着本就根基不稳的天下动荡不安。身为亭长的刘邦无奈也悲凉中决定释放犯人,潜逃山林间,却也为之后的斩白蛇起义奠定了基础,不然萧何、曹参、樊哙、夏侯婴、周勃等人如何尊奉刘邦为首,只是简单的不想承担主要责任人?

都起义了,哪里心思想其他,已是死罪。

人格魅力?别开玩笑了。

酒桌上的吹捧哪可当真。

前有陈胜起兵做盾牌,刘邦攻沛县举旗能聚人三千众,多败逃,幸遇得张良,后投奔项梁,仰望众人高捧的英雄项羽。

虽少有胜绩,却仿佛越来越有韧性,渐渐得兵五千余众。

都聚集在楚怀王的身周,站住了脚跟的众人,没人愿意再进一步,固步自封。唯有两人迫切的想入秦,刘邦、项羽。

不过,刘邦那时渴望的是封王拜侯,而项羽渴望的是为叔父报仇雪恨。

所以项羽杀戮屠城,烹人烤杀。

而刘邦收项梁、陈胜等散卒,在成武南攻王离军及东郡尉,大破之。引兵西至白马与秦将杨熊战,破之,又追至曲遇东,大破之,杨熊逃至荥阳为秦二世派使者斩杀。四月,南攻颖阳,屠之。因张良遂略韩地轘辕。当是时,赵别将司马卬方欲渡河入关,沛公乃北攻平阴,绝河津。南,战雒阳东,军不利,还至阳城,收军中马骑。

六月,与南阳守齮战犨东,破之,略地至南阳。南阳守齮走,保城守宛。七月,刘邦不再攻宛,直接率军西去,张良及时劝阻,刘邦回师攻宛。南阳守接受舍人陈恢的建议,降,刘邦封南阳守为殷侯,陈恢千户,引兵西,无不下者,至丹水。高武侯鳃、襄侯王陵降西陵,亦归刘邦,并还攻胡阳。遇番君(吴芮)别将梅鋗,与其一起攻下析、郦等地。是月,章邯降项羽。

八月,刘邦用张良计,以郦生、陆贾往说武关秦守将,袭攻武关,破之。九月,进至蓝田,与秦军大战,再破秦军。用张良之策,其余之地皆不战而降。十月,刘邦军进驻霸上,秦王子婴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

汉元年十月(前207年十月),秦王子婴于轵道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

此时的刘邦还能自律其心,仍能听进樊哙、张良言,约法三章。

鸿门宴后封汉王,对比的是项羽入咸阳,杀子婴,劫掠财宝,火烧咸阳宫,杀主楚怀王。

虽自称西楚霸王,自尊天下共主,分封群臣,却也失民心人和。

在经过萧何、张良、韩信等的协助下,刘邦所率领的汉军逐渐坐大。

外交离合四面楚歌,瓦解楚军军心。

公元前202年初,项羽败亡。

败亡的仅仅是因为面子而自刎吗?

怎么可能,战场博弈的胜负手,胜败乃兵家常事。

项羽懂得这样道理的悍将。

项羽,已经破釜沉舟的把本钱也耗尽的没有了,那时候的江东还属荒蛮状态,国家的经济中心在北方而非南边。。

而江东也不是三国时期的经济状态,而三国时期的也是吴主孙权多年累月的积攒,才有一定的气候,那时候的江东不足以支撑,再度拉起庞大的军队。

而项羽号称“地方千里”的江东大本营,也只剩下了会稽这一小块地方。

项羽的故地彭城收入汉军手里,秦朝故将赵佗割据称王,福建越人举起闹事,楚国大司马周殷也倒戈投降,更是奉上了战略要地九江。

项羽已是末路,身边已无亲卫,多是被诱惑杀刮项羽血肉的人们。

民心尽失的项羽,仓皇逃窜中,问路被指死路,险些丢了性命。而那种年少得志的猖狂任性的心态,在一次次的机会面前,早已错失。

项羽,不是历史的选择。

他的内心的局限,造就了他英雄的名号,却成不了命署汉的伟大。

正如王安石所言: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而项羽却言:此天亡我!

项羽的死,是英雄穷途末路的壮丽悲凉的妙笔。

也就,仅此而已。


风起云散的回忆里, 我敬刘邦, 而非项羽。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