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文写作阶测3
阶段测验三、新闻写作篇
1、"用事实说话"最早被归入新闻写作的基本规律,是( )提出的。
A、胡乔木
B、陈力丹
C、赵阜
D、何纯
正确答案:C
解析:"用事实说话"最早被归入新闻写作的基本规律,是由《辽宁日报》总编辑赵阜提出的。P148。
2、介绍人的经历、爱好,属于( )。
A、衬托性新闻背景
B、解释性新闻背景
C、启示性新闻背景
D、预示性新闻背景
正确答案:B
解析:解释性新闻背景又称诠释性新闻背景。对于报道中涉及的读者疑惑不解的事实,记者应提供相关的背景材料,比如介绍人的经历、特点、爱好,解释行业术语等,尽可能地答疑解惑,利于读者获得知识、增长见闻。P154。
3、“消息”一词最早出现于( )。
A、《左传》
B、《尚书》
C、《大学》
D、《易经》
正确答案:D
解析:"消息"一词最早出现于《易经》“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P158。
4、消息的基础是( )。
A、标题
B、导语
C、主体
D、背景
正确答案:C
解析:主体是消息的基础。P162。
5、与人物通讯相比,人物消息容量小,主题单一、集中,时效性强,更注重"( )"字。
A、实
B、华
C、快
D、新
正确答案:D
解析:与人物通讯相比,人物消息容量小,主题单一、集中,时效性强,更注重"新"字。P171。
6、预测性消息使用“( )”客观叙述法。
A、第一人称
B、第二人称
C、第三人称
D、第一、三人称
正确答案:C
解析:预测性消息使用"第三人称"客观叙述法。P188。
7、为了表达主题思想,通讯会使用夹叙夹议的方式突出主题,通讯也就有了( )。
A、文学性
B、普遍性
C、评论性
D、新闻性
正确答案:C
解析:为了表达主题思想,通讯会使用夹叙夹议的方式突出主题,通讯也就有了评论性。P193。
8、时间一定,但报道覆盖面较广、场景较多的内容,通讯的写作结构常用( )。
A、以人数的增加来安排结构
B、以空间变换为标志来安排结构
C、以时空交叉式的结构形态来安排结构
D、依据材料的性质安排结构
正确答案:B
解析:以空间变换为标志来安排结构又称横式结构,适合于报道覆盖面较广、场景较多的内容,利用不同的场景展示不同群众的心理。P198。
9、叙述手法中的详叙又叫( )。
A、插叙
B、细叙
C、概括叙事
D、补叙
正确答案:B
解析:详叙又叫细叙,就是对事件、人物、观点等的详细叙述。P203。
10、按( )社会观察通讯可分为话题型社会观察通讯和课题型社会观察通讯。
A、地点
B、时间
C、题材
D、报道方式
正确答案:C
解析:按题材社会观察通讯可分为话题型社会观察通讯和课题型社会观察通讯。P217。
11、报告文学区别于常规新闻与文学作品的特性是( )。
A、政治性
B、政论性
C、文学性
D、新闻性
正确答案:B
解析:报告文学区别于常规新闻与文学作品的特性——政论性。P225。
12、报告文学只有“反映时代精神、揭示生活最根本的矛盾、反映人民最强烈的心声”才具有生命力,才能引起群众的共鸣,这说明报告文学具有( )。
A、社会性
B、批判性
C、真实性
D、时效性
正确答案:A
解析:社会性要求报告文学的新闻价值不能与常规的新闻报道相同。报告文学应该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报告文学只有“反映时代精神、揭示生活最根本的矛盾、反映人民最强烈的心声”才具有生命力,才能引起群众的共鸣。P227。
13、“时代精神是每一个时代特有的普遍精神实质,是一种超脱个人的共同的集体意识。”这句话是( )提出的。
A、恩格斯
B、黑格尔
C、尼采
D、叔本华
正确答案:B
解析:黑格尔认为“时代精神是每一个时代特有的普遍精神实质,是一种超脱个人的共同的集体意识。”P228。
14、片段与片段之间相对独立,每一个板块都有自己独立想要表达的思想,但是又被有机地统筹在同一中心思想之下。这种结构类型属于( )。
A、封闭式结构
B、板块式结构
C、卡片式结构
D、开放式结构
正确答案:B
解析:板块式结构是指片段与片段之间相对独立,每一个板块都有自己独立想要表达的思想,但是又被有机地统筹在同一中心思想之下。P230。
15、在叙事者的声音语言中,传达的声音力度最强的是( )。
A、描写
B、说明
C、概述
D、评论
正确答案:D
解析:创作过程中,叙事者的声音语言通常分为三种:描写、概述、评论。其中,评论相较于描写和概述,带有作者较多的主观色彩,所以评论所传达的声音力度最强。P237。
16、决定了深度报道不能像常规报道(动态新闻)那样“一事一报”,只对新闻素材进行简单化的处理和组合的是其( )。
A、内容的深刻性
B、报道的广泛性
C、思想的科学性
D、媒介的整合性
正确答案:A
解析:内容的深刻性决定了深度报道不能像常规报道(动态新闻)那样“一事一报”,只对新闻素材进行简单化的处理和组合。P252。
17、深度报道的深刻性和( )是互为存在的前提。
A、科学性
B、广泛性
C、整合性
D、客观性
正确答案:B
解析:深度报道的深刻性和广泛性是互为存在的前提。P253。
18、记者写作能力的核心体现即( )的能力。
A、讲故事
B、找线索
C、挖新闻
D、捕捉灵感
正确答案:A
解析:讲故事的能力是记者写作能力的核心体现。P255。
19、关于深度报道的标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一般在15字以内
B、要引人注目
C、要有内涵,有吸引力
D、只要内涵丰富,标题长短无所谓
正确答案:D
解析:一般深度报道的标题具有两个特点:简练和生动。深度报道的标题一般在15个字以内,10字左右或者更少为宜。P257。
20、核心在于提出问题并回答问题的报道是( )。
A、调查性报道
B、解释性报道
C、预测式报道
D、宣传式报道
正确答案:B
解析:解释性报道的核心在于提出问题并回答问题。P266。
二、多项选择题
21、新闻的六要素包括( )。
A、人物
B、时间、地点
C、事件
D、原因
E、发生过程
正确答案:ABCDE
解析:新闻的六个基本要素包括:谁(Who)、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事(What)、为何(Why)、过程如何(How),被称作"5W+1H",也就是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原因、发生过程。P145。
22、消息的主要特征包括( )。
A、辞藻华丽
B、发布迅速
C、内容新鲜
D、篇幅短小
E、表述准确
正确答案:BCDE
解析:消息的主要特征包括:发布迅速、内容新鲜、篇幅短小、表述准确。P160-161。
23、服务性消息的写作要求包括( )。
A、注重可操作性
B、注重科学性
C、注重权威性
D、注重贴近性
E、消除偏见
正确答案:ABCD
解析:服务性消息的写作要求包括注重可操作性、注重科学性、注重权威性、注重贴近性。P189。
24、通讯开篇的写作要求有( )。
A、定准基调
B、吸引受众
C、文采华丽
D、短小精炼
E、格局打开
正确答案:ABD
解析:通讯开篇的写作要求有:定准基调、吸引受众、短小精炼。P195。
25、通讯的开篇类型有( )。
A、开端进入情节
B、起笔勾勒人物
C、场景描写在先
D、先作抒情议论
E、落笔先用比兴
正确答案:ABCDE
解析:归纳起来,通讯的开篇有下列几种基本类型:一是开端进入情节。二是起笔勾勒人物。三是场景描写在先。四是先作抒情议论。五是落笔先用比兴。六是引经据典。七是开篇设置悬念。P196。
26、报告文学总是用一般现象中特定的人物故事或社会现象来揭示社会意义与时代精神,是( )的统一。
A、“微观”与“宏观”
B、“特殊”与“普遍”
C、“具象”与“抽象”
D、“归纳”与“演绎”
E、“逻辑”与“形象”
正确答案:ABC
解析:报告文学总是用一般现象中特定的人物故事或社会现象来揭示社会意义与时代精神,是“微观”与“宏观”、“特殊”与“普遍”、“具象”与“抽象”的统一。P227。
27、典型化的性格描写可能会造成人物性格的( )。
A、简单化
B、多面化
C、扁平化
D、立体化
E、复杂化
正确答案:AC
解析:典型化的性格描写可能会造成人物性格的简单化、扁平化。P243。
28、深度报道需要具备( )。
A、时效性
B、重要性
C、接近性
D、趣味性
E、真实性
正确答案:ABCDE
解析:深度报道要紧扣新闻价值要素来展开,即深度报道需要具备时效性、重要性、接近性、趣味性、真实性。P252。
29、与深度报道相比,社会调查通常( )。
A、追求时效性
B、多讲故事
C、不追求时效
D、不追求故事性
E、重视读者情绪
正确答案:CD
解析:社会调查通常不追求时效与故事性。P252。
30、在深度报道的实践中,最常见的报道类型有( )。
A、宣传性报道
B、调查性报道
C、预测性报道
D、解释性报道
E、述评式报道
正确答案:BCD
解析:在深度报道的实践中,调查性报道、解释性报道、预测性报道是最常见的类型。P259。
一、单项选择题
1、"用事实说话"最早被归入新闻写作的基本规律,是( )提出的。
A、胡乔木
B、陈力丹
C、赵阜
D、何纯
正确答案:C
解析:"用事实说话"最早被归入新闻写作的基本规律,是由《辽宁日报》总编辑赵阜提出的。P148。
2、新闻最常用的一种结尾方法是( )。
A、自然收束法
B、画龙点睛法
C、对比映衬法
D、预示发展法
正确答案:A
解析:自然收束法是新闻最常用的一种结尾方法。P153。
3、报道与人民安全密切相关的某些紧急情况时,消息导语应当使用的修辞是( )。
A、设问
B、借用
C、惊警
D、对比
正确答案:C
解析:惊警法适用于较特殊的题材,如与人民安全密切相关的某些紧急情况,以及一些服务性报道。P168。
4、消息的窗口是( )。
A、标题
B、导语
C、主体
D、结尾
正确答案:B
解析:导语位于消息的开端,是消息的“窗口”。P162。
5、解释性消息在六个新闻事实要素的展示上,更加侧重于"( )"这一要素的表述。
A、为什么
B、何时
C、何事
D、何人
正确答案:A
解析:解释性消息的意图不是陈述事实,而是解释事实。这类消息在六个新闻事实要素的展示上,更加侧重于"为什么"这一要素的表述。P185。
6、预测性消息使用“( )”客观叙述法。
A、第一人称
B、第二人称
C、第三人称
D、第一、三人称
正确答案:C
解析:预测性消息使用"第三人称"客观叙述法。P188。
7、通讯的文学性也称为( )。
A、普适性
B、学术性
C、形象性
D、可读性
正确答案:C
解析:通讯的文学性也称为形象性。P193。
8、为了表达主题思想,通讯会使用夹叙夹议的方式突出主题,通讯也就有了( )。
A、文学性
B、普遍性
C、评论性
D、新闻性
正确答案:C
解析:为了表达主题思想,通讯会使用夹叙夹议的方式突出主题,通讯也就有了评论性。P193。
9、叙述手法中的详叙又叫( )。
A、插叙
B、细叙
C、概括叙事
D、补叙
正确答案:B
解析:详叙又叫细叙,就是对事件、人物、观点等的详细叙述。P203。
10、以下不属于概貌通讯的写作要求的是( )。
A、在矛盾冲突中写人
B、以点带面
C、反映风貌为主
D、文学色彩浓郁
正确答案:A
解析:概貌通讯的写作要求包括:以点带面、反映风貌为主、文学色彩浓郁。P212。
11、在我国,报告文学产生于( )。
A、20世纪20年代
B、20世纪30年代
C、20世纪50年代
D、20世纪60年代
正确答案:B
解析:在我国,报告文学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P225。
12、报告文学的( )是指作者用前沿性的思维和前瞻性的眼光,对所报道的人物故事、社会现象进行社会性、批判性、反思性的评判。
A、新闻性
B、文学性
C、政治性
D、政论性
正确答案:D
解析:报告文学的政论性是指作者用前沿性的思维和前瞻性的眼光,对所报道的人物故事、社会现象进行社会性、批判性、反思性的评判。P227。
13、片段与片段之间相对独立,每一个板块都有自己独立想要表达的思想,但是又被有机地统筹在同一中心思想之下。这种结构类型属于( )。
A、封闭式结构
B、板块式结构
C、卡片式结构
D、开放式结构
正确答案:B
解析:板块式结构是指片段与片段之间相对独立,每一个板块都有自己独立想要表达的思想,但是又被有机地统筹在同一中心思想之下。P230。
14、在叙事者的声音语言中,传达的声音力度最强的是( )。
A、描写
B、说明
C、概述
D、评论
正确答案:D
解析:创作过程中,叙事者的声音语言通常分为三种:描写、概述、评论。其中,评论相较于描写和概述,带有作者较多的主观色彩,所以评论所传达的声音力度最强。P237。
15、在报告文学的细节描写中,常用的手法有两种,一是白描,另一种是( )。
A、烘托
B、渲染
C、点染
D、铺陈
正确答案:B
解析:在报告文学的细节描写中,常用的手法有两种:一种是白描,就是把细节内容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叙述,文字虽然简短,但是很有张力;另一种是浓墨重彩的渲染,将具体的细节内容细致地铺排开来,有时还会反复地渲染,适合用于表现特殊的环境,强调人物鲜明的特征。P248。
16、深度报道要紧扣( )要素来展开。
A、新闻尺度
B、新闻价值
C、新闻敏感
D、新闻思维
正确答案:B
解析:深度报道要紧扣新闻价值要素来展开。P252。
17、决定了深度报道不能像常规报道(动态新闻)那样“一事一报”,只对新闻素材进行简单化的处理和组合的是其( )。
A、内容的深刻性
B、报道的广泛性
C、思想的科学性
D、媒介的整合性
正确答案:A
解析:内容的深刻性决定了深度报道不能像常规报道(动态新闻)那样“一事一报”,只对新闻素材进行简单化的处理和组合。P252。
18、深度报道的深刻性和( )是互为存在的前提。
A、科学性
B、广泛性
C、整合性
D、客观性
正确答案:B
解析:深度报道的深刻性和广泛性是互为存在的前提。P253。
19、需要通过背景分析事情发展的原因的是( )。
A、调查性报道
B、预测性报道
C、解释性报道
D、宣传性报道
正确答案:C
解析:解释性报道需要通过背景分析事情发展的原因。P256。
20、关于深度报道的标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一般在15字以内
B、要引人注目
C、要有内涵,有吸引力
D、只要内涵丰富,标题长短无所谓
正确答案:D
解析:一般深度报道的标题具有两个特点:简练和生动。深度报道的标题一般在15个字以内,10字左右或者更少为宜。P257。
二、多项选择题
21、新闻导语可以分为( )。
A、直接性导语
B、延缓性导语
C、评论式导语
D、对比式导语
E、复合式导语
正确答案:ABCDE
解析:新闻导语可以分为直接性导语、延缓性导语、评论式导语、对比式导语、复合式导语。P151-153。
22、消息的结尾方式主要有( )。
A、评论式
B、总结式
C、启发式
D、展望式
E、引用式
正确答案:ABCDE
解析:消息的结尾方式主要有评论式、总结式、启发式、展望式、引用式、背景式、数字式、补充式。P170。
23、服务性消息的写作要求包括( )。
A、注重可操作性
B、注重科学性
C、注重权威性
D、注重贴近性
E、消除偏见
正确答案:ABCD
解析:服务性消息的写作要求包括注重可操作性、注重科学性、注重权威性、注重贴近性。P189。
24、通讯的选材要求包括( )。
A、材料的典型性
B、材料可以虚构
C、围绕主题选材
D、材料要迎合大众
E、材料不可重复
正确答案:ACE
解析:通讯的选材要求:选材要求:1) 材料的典型性;2) 围绕主题选材;3) 选材不可重复。P194。
25、可以作为通讯主角的人物可以是( )。
A、各行各业的榜样和英雄
B、人们普遍关注的名人
C、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体现一定人生价值的普通人
D、长得漂亮的人们
E、对社会有警示作用的某些反面人物
正确答案:ABCE
解析:根据实际报道情况,有几种类型的人物时常作为通讯主角:各行各业的英雄和榜样;人们普遍关注的名人;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体现一定人生价值的普通人; 对社会有警示作用的某些反面人物。P203。
26、报告文学的新闻性主要体现在( )。
A、真实性
B、客观性
C、全面性
D、科学性
E、时效性
正确答案:AE
解析:报告文学的新闻性主要体现在真实性和时效性。P225-226。
27、能够吸引读者的题材有( )。
A、科普性较弱的题材
B、探险猎奇的题材
C、探求真相的揭秘题材
D、当前社会产生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
E、散文类的题材
正确答案:BCD
解析:读者通常会对以下几个方面的题材产生关注欲:①当前社会产生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②探求真相的揭秘题材。③探险猎奇的题材。P229。
28、深度报道常用的文章结构中,按照报道中事理部分的比例和倾向的不同,可以分为( )。
A、叙事式结构
B、论证式结构
C、说理式结构
D、总分式结构
E、叙事论证相结合的结构
正确答案:ABE
解析:深度报道常用的文章结构中,按照报道中事理部分的比例和倾向的不同,可以分为:叙事式结构、论证式结构、叙事论证相结合的结构。P257。
29、深度报道的写作角度能反映记者报道的( )。
A、视角
B、方向
C、技巧
D、水平
E、限制
正确答案:ABCD
解析:角度既能反映记者报道的视角和方向,又能反映记者报道的技巧和水平。P257。
30、在深度报道的实践中,最常见的报道类型有( )。
A、宣传性报道
B、调查性报道
C、预测性报道
D、解释性报道
E、述评式报道
正确答案:BCD
解析:在深度报道的实践中,调查性报道、解释性报道、预测性报道是最常见的类型。P259
一、单项选择题
1、新闻写作最基本的原则是( )。
A、生动性
B、真实性
C、及时性
D、简洁性
正确答案:B
解析:真实性是新闻写作最基本的原则,它使得新闻文体同其他文体区分开来。P146。
2、介绍人的经历、爱好,属于( )。
A、衬托性新闻背景
B、解释性新闻背景
C、启示性新闻背景
D、预示性新闻背景
正确答案:B
解析:解释性新闻背景又称诠释性新闻背景。对于报道中涉及的读者疑惑不解的事实,记者应提供相关的背景材料,比如介绍人的经历、特点、爱好,解释行业术语等,尽可能地答疑解惑,利于读者获得知识、增长见闻。P154。
3、按照( )将消息分类可以分为动态消息、综合消息、述评消息等。
A、传播的媒体渠道
B、写作手法和结构
C、篇幅长短
D、消息的发生地
正确答案:B
解析:消息按照写作手法和结构可分为动态消息、综合消息、述评消息、经验消息、人物消息、特写性消息等。P159。
4、报道与人民安全密切相关的某些紧急情况时,消息导语应当使用的修辞是( )。
A、设问
B、借用
C、惊警
D、对比
正确答案:C
解析:惊警法适用于较特殊的题材,如与人民安全密切相关的某些紧急情况,以及一些服务性报道。P168。
5、消息的基础是( )。
A、标题
B、导语
C、主体
D、背景
正确答案:C
解析:主体是消息的基础。P162。
6、解释性消息在六个新闻事实要素的展示上,更加侧重于"( )"这一要素的表述。
A、为什么
B、何时
C、何事
D、何人
正确答案:A
解析:解释性消息的意图不是陈述事实,而是解释事实。这类消息在六个新闻事实要素的展示上,更加侧重于"为什么"这一要素的表述。P185。
7、通讯可以采用的表述口吻是( )。
A、只能是第一人称
B、只能是第二人称
C、只能是第三人称
D、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均可
正确答案:D
解析:消息采用第三人称;通讯除了第三人称外,也可采用第一人称来表述。P192。
8、为了表达主题思想,通讯会使用夹叙夹议的方式突出主题,通讯也就有了( )。
A、文学性
B、普遍性
C、评论性
D、新闻性
正确答案:C
解析:为了表达主题思想,通讯会使用夹叙夹议的方式突出主题,通讯也就有了评论性。P193。
9、通讯的写作结构中最常见的是( )。
A、以时间的推移来安排结构
B、以空间变换为标志来安排结构
C、以时空交叉式的结构形态来安排结构
D、依据材料的性质安排结构
正确答案:A
解析:以时间的推移来安排结构,又称纵式结构,在通讯写作中最为常见。P197。
10、按( )社会观察通讯可分为话题型社会观察通讯和课题型社会观察通讯。
A、地点
B、时间
C、题材
D、报道方式
正确答案:C
解析:按题材社会观察通讯可分为话题型社会观察通讯和课题型社会观察通讯。P217。
11、报告文学的( )是指作者用前沿性的思维和前瞻性的眼光,对所报道的人物故事、社会现象进行社会性、批判性、反思性的评判。
A、新闻性
B、文学性
C、政治性
D、政论性
正确答案:D
解析:报告文学的政论性是指作者用前沿性的思维和前瞻性的眼光,对所报道的人物故事、社会现象进行社会性、批判性、反思性的评判。P227。
12、下列不能作为“新近发现”的题材的是( )。
A、历史上被人遗忘、忽略,但是今天又被人们重新挖掘出来
B、在过去不适宜被提及,今天重新拥有了话语空间
C、从全新的社会背景、理论视角下重新阐释的过往事实
D、生活中最新出现的新事物、新问题
正确答案:D
解析:D项属于“新近发生”,而不是“新近发现”。“新近发生”要求尽可能快速、及时地报告生活中最新出现的新事物、新问题。“新近发现”要求对历史上早已发生的非现实性的事实进行适时的报道。P226。
13、文章由众多具有典型性的材料组合而成,作者对每个典型材料进行翔实的叙述,是广度与深度的结合。这种结构类型是( )。
A、封闭式结构
B、开放式结构
C、卡片式结构
D、点面辐射式结构
正确答案:D
解析:点面辐射式结构是指文章由众多具有典型性的材料组合而成,作者对每个典型材料进行翔实的叙述,是广度与深度的结合。P230。
14、在叙事者的声音语言中,传达的声音力度最强的是( )。
A、描写
B、说明
C、概述
D、评论
正确答案:D
解析:创作过程中,叙事者的声音语言通常分为三种:描写、概述、评论。其中,评论相较于描写和概述,带有作者较多的主观色彩,所以评论所传达的声音力度最强。P237。
15、叙述时长大于故事实际时长是( )的特点。
A、等时叙述
B、加速概述
C、减速详述
D、匀速叙述
正确答案:C
解析:减速详述的特点是叙述时长大于故事实际时长。P239。
16、深度报道要紧扣( )要素来展开。
A、新闻尺度
B、新闻价值
C、新闻敏感
D、新闻思维
正确答案:B
解析:深度报道要紧扣新闻价值要素来展开。P252。
17、决定了深度报道不能像常规报道(动态新闻)那样“一事一报”,只对新闻素材进行简单化的处理和组合的是其( )。
A、内容的深刻性
B、报道的广泛性
C、思想的科学性
D、媒介的整合性
正确答案:A
解析:内容的深刻性决定了深度报道不能像常规报道(动态新闻)那样“一事一报”,只对新闻素材进行简单化的处理和组合。P252。
18、关于深度报道的标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一般在15字以内
B、要引人注目
C、要有内涵,有吸引力
D、只要内涵丰富,标题长短无所谓
正确答案:D
解析:一般深度报道的标题具有两个特点:简练和生动。深度报道的标题一般在15个字以内,10字左右或者更少为宜。P257。
19、在华尔街日报体中最为常见的一种能强化主题的结尾手法是( )。
A、画龙点睛
B、首尾呼应
C、总结全篇
D、富有意味
正确答案:B
解析:首尾呼应是为了强化主题,用某种适当的结尾与开头形成呼应,这在华尔街日报体中最为常见。P258。
20、解释性报道常用的两种文体是( )。
A、叙述和议论
B、议论和说明
C、叙述和说明
D、说明和描写
正确答案:C
解析:解释性报道常用的两种文体是叙述和说明,很少会有议论。P267。
二、多项选择题
21、新闻的六要素包括( )。
A、人物
B、时间、地点
C、事件
D、原因
E、发生过程
正确答案:ABCDE
解析:新闻的六个基本要素包括:谁(Who)、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事(What)、为何(Why)、过程如何(How),被称作"5W+1H",也就是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原因、发生过程。P145。
22、消息的主要特征包括( )。
A、辞藻华丽
B、发布迅速
C、内容新鲜
D、篇幅短小
E、表述准确
正确答案:BCDE
解析:消息的主要特征包括:发布迅速、内容新鲜、篇幅短小、表述准确。P160-161。
23、动态消息的特点有( )。
A、报道新鲜
B、报道速度快
C、写作词句简洁
D、具有可读性
E、锤炼语言
正确答案:ABC
解析:动态消息的特点有:报道新鲜、报道速度快、写作词句简洁。P173-174。
24、通讯开篇的写作要求有( )。
A、定准基调
B、吸引受众
C、文采华丽
D、短小精炼
E、格局打开
正确答案:ABD
解析:通讯开篇的写作要求有:定准基调、吸引受众、短小精炼。P195。
25、写好人物通讯应该遵循的原则有( )。
A、选择典型人物
B、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C、在矛盾冲突中写人
D、运用典型事例写人
E、借他人之口刻画人
正确答案:ABCDE
解析:写好人物通讯应该遵循的原则有:选择典型人物、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在矛盾冲突中写人、运用典型事例写人、借景写人、借他人之口刻画人。P204。
26、报告文学的新闻性主要体现在( )。
A、真实性
B、客观性
C、全面性
D、科学性
E、时效性
正确答案:AE
解析:报告文学的新闻性主要体现在真实性和时效性。P225-226。
27、能够吸引读者的题材有( )。
A、科普性较弱的题材
B、探险猎奇的题材
C、探求真相的揭秘题材
D、当前社会产生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
E、散文类的题材
正确答案:BCD
解析:读者通常会对以下几个方面的题材产生关注欲:①当前社会产生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②探求真相的揭秘题材。③探险猎奇的题材。P229。
28、空间纬度层面的背景主要指与新闻事件相关的( )等元素。
A、人际网络
B、行业状况
C、历史成果
D、发展前景
E、区域联系
正确答案:ABE
解析:空间纬度层面的背景主要指与新闻事件相关的人际网络、行业状况、区域联系等元素。P252。
29、与深度报道相比,社会调查通常( )。
A、追求时效性
B、多讲故事
C、不追求时效
D、不追求故事性
E、重视读者情绪
正确答案:CD
解析:社会调查通常不追求时效与故事性。P252。
30、深度报道常见的结尾手法有( )。
A、画龙点睛
B、首尾呼应
C、富有意味
D、照应全篇
E、展望未来
正确答案:ABC
解析:常见的结尾手法有三种:画龙点睛、首尾呼应、富有意味。P258。
一、单项选择题
1、在西方,“新闻"最初是由( )的俗语"报道"演化而来的。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德国
正确答案:D
解析:在西方,“新闻"最初是由德国北部的俗语"报道"演化而来的。P143。
2、介绍人的经历、爱好,属于( )。
A、衬托性新闻背景
B、解释性新闻背景
C、启示性新闻背景
D、预示性新闻背景
正确答案:B
解析:解释性新闻背景又称诠释性新闻背景。对于报道中涉及的读者疑惑不解的事实,记者应提供相关的背景材料,比如介绍人的经历、特点、爱好,解释行业术语等,尽可能地答疑解惑,利于读者获得知识、增长见闻。P154。
3、通讯社对外发稿时所用的消息头标志是( ),是通过电报、电传、电话等形式向报社传递的消息。
A、讯
B、电
C、稿
D、文
正确答案:B
解析:"电",主要指的是通过电报、电传、电话等形式向报社传递的消息,它主要是通讯社对外发稿时所用的消息头标志。P160。
4、与人物通讯相比,人物消息容量小,主题单一、集中,时效性强,更注重"( )"字。
A、实
B、华
C、快
D、新
正确答案:D
解析:与人物通讯相比,人物消息容量小,主题单一、集中,时效性强,更注重"新"字。P171。
5、解释性消息在六个新闻事实要素的展示上,更加侧重于"( )"这一要素的表述。
A、为什么
B、何时
C、何事
D、何人
正确答案:A
解析:解释性消息的意图不是陈述事实,而是解释事实。这类消息在六个新闻事实要素的展示上,更加侧重于"为什么"这一要素的表述。P185。
6、预测性消息使用“( )”客观叙述法。
A、第一人称
B、第二人称
C、第三人称
D、第一、三人称
正确答案:C
解析:预测性消息使用"第三人称"客观叙述法。P188。
7、通讯可以采用的表述口吻是( )。
A、只能是第一人称
B、只能是第二人称
C、只能是第三人称
D、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均可
正确答案:D
解析:消息采用第三人称;通讯除了第三人称外,也可采用第一人称来表述。P192。
8、通讯的写作结构中最常见的是( )。
A、以时间的推移来安排结构
B、以空间变换为标志来安排结构
C、以时空交叉式的结构形态来安排结构
D、依据材料的性质安排结构
正确答案:A
解析:以时间的推移来安排结构,又称纵式结构,在通讯写作中最为常见。P197。
9、主题通讯也称为( )。
A、概貌通讯
B、集纳通讯
C、事实通讯
D、即时通讯
正确答案:B
解析:主题通讯也称为集纳通讯、综合通讯,即围绕一个主题,同时报道一组新闻事实的通讯。P214。
10、以下不属于概貌通讯的写作要求的是( )。
A、在矛盾冲突中写人
B、以点带面
C、反映风貌为主
D、文学色彩浓郁
正确答案:A
解析:概貌通讯的写作要求包括:以点带面、反映风貌为主、文学色彩浓郁。P212。
11、在我国,报告文学产生于( )。
A、20世纪20年代
B、20世纪30年代
C、20世纪50年代
D、20世纪60年代
正确答案:B
解析:在我国,报告文学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P225。
12、进行报告文学写作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 )。
A、选择什么题材
B、选择什么结构
C、选择什么方法
D、选择什么角度
正确答案:A
解析:进行报告文学写作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选择什么题材。P228。
13、文章由众多具有典型性的材料组合而成,作者对每个典型材料进行翔实的叙述,是广度与深度的结合。这种结构类型是( )。
A、封闭式结构
B、开放式结构
C、卡片式结构
D、点面辐射式结构
正确答案:D
解析:点面辐射式结构是指文章由众多具有典型性的材料组合而成,作者对每个典型材料进行翔实的叙述,是广度与深度的结合。P230。
14、片段与片段之间相对独立,每一个板块都有自己独立想要表达的思想,但是又被有机地统筹在同一中心思想之下。这种结构类型属于( )。
A、封闭式结构
B、板块式结构
C、卡片式结构
D、开放式结构
正确答案:B
解析:板块式结构是指片段与片段之间相对独立,每一个板块都有自己独立想要表达的思想,但是又被有机地统筹在同一中心思想之下。P230。
15、在报告文学的细节描写中,常用的手法有两种,一是白描,另一种是( )。
A、烘托
B、渲染
C、点染
D、铺陈
正确答案:B
解析:在报告文学的细节描写中,常用的手法有两种:一种是白描,就是把细节内容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叙述,文字虽然简短,但是很有张力;另一种是浓墨重彩的渲染,将具体的细节内容细致地铺排开来,有时还会反复地渲染,适合用于表现特殊的环境,强调人物鲜明的特征。P248。
16、决定了深度报道不能像常规报道(动态新闻)那样“一事一报”,只对新闻素材进行简单化的处理和组合的是其( )。
A、内容的深刻性
B、报道的广泛性
C、思想的科学性
D、媒介的整合性
正确答案:A
解析:内容的深刻性决定了深度报道不能像常规报道(动态新闻)那样“一事一报”,只对新闻素材进行简单化的处理和组合。P252。
17、需要通过背景分析事情发展的原因的是( )。
A、调查性报道
B、预测性报道
C、解释性报道
D、宣传性报道
正确答案:C
解析:解释性报道需要通过背景分析事情发展的原因。P256。
18、在华尔街日报体中最为常见的一种能强化主题的结尾手法是( )。
A、画龙点睛
B、首尾呼应
C、总结全篇
D、富有意味
正确答案:B
解析:首尾呼应是为了强化主题,用某种适当的结尾与开头形成呼应,这在华尔街日报体中最为常见。P258。
19、内容大多偏向于负面新闻的报道是( )。
A、调查性报道
B、解释性报道
C、预测性报道
D、述评式报道
正确答案:A
解析:调查性报道的题材要关乎公共利益,调查方式多为主动参与报道,报道内容大多偏向于负面新闻。P259。
20、核心在于提出问题并回答问题的报道是( )。
A、调查性报道
B、解释性报道
C、预测式报道
D、宣传式报道
正确答案:B
解析:解释性报道的核心在于提出问题并回答问题。P266。
二、多项选择题
21、新闻的基本结构通常包括( )。
A、标题
B、导语
C、主体
D、结尾
E、背景
正确答案:ABCDE
解析:新闻的基本结构通常包括五个部分:标题、导语、主体、结尾和背景。P149。
22、消息的主要特征包括( )。
A、辞藻华丽
B、发布迅速
C、内容新鲜
D、篇幅短小
E、表述准确
正确答案:BCDE
解析:消息的主要特征包括:发布迅速、内容新鲜、篇幅短小、表述准确。P160-161。
23、动态消息的特点有( )。
A、报道新鲜
B、报道速度快
C、写作词句简洁
D、具有可读性
E、锤炼语言
正确答案:ABC
解析:动态消息的特点有:报道新鲜、报道速度快、写作词句简洁。P173-174。
24、通讯的开篇类型有( )。
A、开端进入情节
B、起笔勾勒人物
C、场景描写在先
D、先作抒情议论
E、落笔先用比兴
正确答案:ABCDE
解析:归纳起来,通讯的开篇有下列几种基本类型:一是开端进入情节。二是起笔勾勒人物。三是场景描写在先。四是先作抒情议论。五是落笔先用比兴。六是引经据典。七是开篇设置悬念。P196。
25、写好人物通讯应该遵循的原则有( )。
A、选择典型人物
B、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C、在矛盾冲突中写人
D、运用典型事例写人
E、借他人之口刻画人
正确答案:ABCDE
解析:写好人物通讯应该遵循的原则有:选择典型人物、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在矛盾冲突中写人、运用典型事例写人、借景写人、借他人之口刻画人。P204。
26、下列属于报告文学的本质属性的是( )。
A、文学性
B、政治性
C、新闻性
D、历史性
E、理论性
正确答案:AC
解析:报告文学即“报告+文学”,标志着新闻性与文学性是其本质的两种属性。P225。
27、典型化的性格描写可能会造成人物性格的( )。
A、简单化
B、多面化
C、扁平化
D、立体化
E、复杂化
正确答案:AC
解析:典型化的性格描写可能会造成人物性格的简单化、扁平化。P243。
28、与深度报道相比,社会调查通常( )。
A、追求时效性
B、多讲故事
C、不追求时效
D、不追求故事性
E、重视读者情绪
正确答案:CD
解析:社会调查通常不追求时效与故事性。P252。
29、在深度报道的实践中,最常见的报道类型有( )。
A、宣传性报道
B、调查性报道
C、预测性报道
D、解释性报道
E、述评式报道
正确答案:BCD
解析:在深度报道的实践中,调查性报道、解释性报道、预测性报道是最常见的类型。P259。
30、常见的预测性报道类型有( )。
A、预测经济发展状况
B、预测社会发展态势
C、预测生态环境变化
D、预测科学技术发展趋势
E、预测市场发展状况
正确答案:ABCD
解析:常见的预测性报道类型有预测经济发展状况、预测社会发展态势、预测生态环境变化、预测科学技术发展趋势。P272。
一、单项选择题
1、新闻写作最基本的原则是( )。
A、生动性
B、真实性
C、及时性
D、简洁性
正确答案:B
解析:真实性是新闻写作最基本的原则,它使得新闻文体同其他文体区分开来。P146。
2、介绍人的经历、爱好,属于( )。
A、衬托性新闻背景
B、解释性新闻背景
C、启示性新闻背景
D、预示性新闻背景
正确答案:B
解析:解释性新闻背景又称诠释性新闻背景。对于报道中涉及的读者疑惑不解的事实,记者应提供相关的背景材料,比如介绍人的经历、特点、爱好,解释行业术语等,尽可能地答疑解惑,利于读者获得知识、增长见闻。P154。
3、通讯社对外发稿时所用的消息头标志是( ),是通过电报、电传、电话等形式向报社传递的消息。
A、讯
B、电
C、稿
D、文
正确答案:B
解析:"电",主要指的是通过电报、电传、电话等形式向报社传递的消息,它主要是通讯社对外发稿时所用的消息头标志。P160。
4、按照( )将消息分类可以分为动态消息、综合消息、述评消息等。
A、传播的媒体渠道
B、写作手法和结构
C、篇幅长短
D、消息的发生地
正确答案:B
解析:消息按照写作手法和结构可分为动态消息、综合消息、述评消息、经验消息、人物消息、特写性消息等。P159。
5、消息的窗口是( )。
A、标题
B、导语
C、主体
D、结尾
正确答案:B
解析:导语位于消息的开端,是消息的“窗口”。P162。
6、解释性消息在六个新闻事实要素的展示上,更加侧重于"( )"这一要素的表述。
A、为什么
B、何时
C、何事
D、何人
正确答案:A
解析:解释性消息的意图不是陈述事实,而是解释事实。这类消息在六个新闻事实要素的展示上,更加侧重于"为什么"这一要素的表述。P185。
7、通讯可以采用的表述口吻是( )。
A、只能是第一人称
B、只能是第二人称
C、只能是第三人称
D、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均可
正确答案:D
解析:消息采用第三人称;通讯除了第三人称外,也可采用第一人称来表述。P192。
8、叙述手法中的详叙又叫( )。
A、插叙
B、细叙
C、概括叙事
D、补叙
正确答案:B
解析:详叙又叫细叙,就是对事件、人物、观点等的详细叙述。P203。
9、小通讯的写作格式一般包括( )。
A、标题、正文和落款
B、标题、导语和正文
C、标题、正文和结尾
D、标题、正文和背景
正确答案:A
解析:小通讯的写作格式一般包括标题、正文和落款三个部分。P222。
10、主题通讯也称为( )。
A、概貌通讯
B、集纳通讯
C、事实通讯
D、即时通讯
正确答案:B
解析:主题通讯也称为集纳通讯、综合通讯,即围绕一个主题,同时报道一组新闻事实的通讯。P214。
11、介于新闻与文学之间的“边缘性体裁”是( )。
A、消息
B、报告文学
C、小品文
D、通讯
正确答案:B
解析:报告文学是介于新闻与文学之间的“边缘性体裁”,是新闻与文学联姻的产物。P225。
12、进行报告文学写作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 )。
A、选择什么题材
B、选择什么结构
C、选择什么方法
D、选择什么角度
正确答案:A
解析:进行报告文学写作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选择什么题材。P228。
13、在叙事者的声音语言中,传达的声音力度最强的是( )。
A、描写
B、说明
C、概述
D、评论
正确答案:D
解析:创作过程中,叙事者的声音语言通常分为三种:描写、概述、评论。其中,评论相较于描写和概述,带有作者较多的主观色彩,所以评论所传达的声音力度最强。P237。
14、体现了作者在报告文学的文本中想要传达的主题,及对读者信息获取量的控制和观点的影响的是( )。
A、叙事者
B、叙事角度
C、叙事时间
D、叙事次序
正确答案:B
解析:叙事角度体现了作者在报告文学的文本中想要传达的主题,及对读者信息获取量的控制和观点的影响。P237。
15、在报告文学的细节描写中,常用的手法有两种,一是白描,另一种是( )。
A、烘托
B、渲染
C、点染
D、铺陈
正确答案:B
解析:在报告文学的细节描写中,常用的手法有两种:一种是白描,就是把细节内容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叙述,文字虽然简短,但是很有张力;另一种是浓墨重彩的渲染,将具体的细节内容细致地铺排开来,有时还会反复地渲染,适合用于表现特殊的环境,强调人物鲜明的特征。P248。
16、决定了深度报道不能像常规报道(动态新闻)那样“一事一报”,只对新闻素材进行简单化的处理和组合的是其( )。
A、内容的深刻性
B、报道的广泛性
C、思想的科学性
D、媒介的整合性
正确答案:A
解析:内容的深刻性决定了深度报道不能像常规报道(动态新闻)那样“一事一报”,只对新闻素材进行简单化的处理和组合。P252。
17、一般深度报道的标题具有两个特点,简练和( )。
A、奇特
B、生动
C、短小
D、刁钻
正确答案:B
解析:一般深度报道的标题具有两个特点:简练和生动。P257。
18、关于深度报道的标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一般在15字以内
B、要引人注目
C、要有内涵,有吸引力
D、只要内涵丰富,标题长短无所谓
正确答案:D
解析:一般深度报道的标题具有两个特点:简练和生动。深度报道的标题一般在15个字以内,10字左右或者更少为宜。P257。
19、在华尔街日报体中最为常见的一种能强化主题的结尾手法是( )。
A、画龙点睛
B、首尾呼应
C、总结全篇
D、富有意味
正确答案:B
解析:首尾呼应是为了强化主题,用某种适当的结尾与开头形成呼应,这在华尔街日报体中最为常见。P258。
20、内容大多偏向于负面新闻的报道是( )。
A、调查性报道
B、解释性报道
C、预测性报道
D、述评式报道
正确答案:A
解析:调查性报道的题材要关乎公共利益,调查方式多为主动参与报道,报道内容大多偏向于负面新闻。P259。
二、多项选择题
21、新闻导语可以分为( )。
A、直接性导语
B、延缓性导语
C、评论式导语
D、对比式导语
E、复合式导语
正确答案:ABCDE
解析:新闻导语可以分为直接性导语、延缓性导语、评论式导语、对比式导语、复合式导语。P151-153。
22、消息可以用( )四个字概括。
A、实
B、华
C、快
D、新
E、短
正确答案:ACDE
解析:消息可以用实、快、新、短四个字概括。P158。
23、服务性消息的写作要求包括( )。
A、注重可操作性
B、注重科学性
C、注重权威性
D、注重贴近性
E、消除偏见
正确答案:ABCD
解析:服务性消息的写作要求包括注重可操作性、注重科学性、注重权威性、注重贴近性。P189。
24、通讯开篇的写作要求有( )。
A、定准基调
B、吸引受众
C、文采华丽
D、短小精炼
E、格局打开
正确答案:ABD
解析:通讯开篇的写作要求有:定准基调、吸引受众、短小精炼。P195。
25、可以作为通讯主角的人物可以是( )。
A、各行各业的榜样和英雄
B、人们普遍关注的名人
C、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体现一定人生价值的普通人
D、长得漂亮的人们
E、对社会有警示作用的某些反面人物
正确答案:ABCE
解析:根据实际报道情况,有几种类型的人物时常作为通讯主角:各行各业的英雄和榜样;人们普遍关注的名人;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体现一定人生价值的普通人; 对社会有警示作用的某些反面人物。P203。
26、报告文学总是用一般现象中特定的人物故事或社会现象来揭示社会意义与时代精神,是( )的统一。
A、“微观”与“宏观”
B、“特殊”与“普遍”
C、“具象”与“抽象”
D、“归纳”与“演绎”
E、“逻辑”与“形象”
正确答案:ABC
解析:报告文学总是用一般现象中特定的人物故事或社会现象来揭示社会意义与时代精神,是“微观”与“宏观”、“特殊”与“普遍”、“具象”与“抽象”的统一。P227。
27、抓住人物细节的关键在于抓住人物的( )。
A、性格特征
B、语言细节
C、心理细节
D、行为细节
E、外貌细节
正确答案:BD
解析:抓住人物细节的关键在于抓住人物的语言细节和行为细节。P248。
28、深度报道发展至今,不同学者和媒体人对其定义不同,分别认为深度报道是一种( )。
A、“新闻文体”
B、“报道形式”
C、“新闻旨趣”
D、“新闻事实”
E、“现实文体”
正确答案:ABC
解析:深度报道发展至今,不同的学者和媒体人对其的定义不同。长期以来,众多学者认为深度报道是相对于消息、通讯、特写的一种独立的“新闻文体”。然而,有的学者则不赞同深度报道是一种新闻文体的观点,为将其与新闻文体区分开,提出了深度报道是一种“报道形式”的观点。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学者认为,对深度报道的定义不应该拘泥于形式,而应该关注内容本身,认为深度报道应该是一种“新闻旨趣”。P251。
29、深度报道常见的结尾手法有( )。
A、画龙点睛
B、首尾呼应
C、富有意味
D、照应全篇
E、展望未来
正确答案:ABC
解析:常见的结尾手法有三种:画龙点睛、首尾呼应、富有意味。P258。
30、调查性报道的写作技巧有( )。
A、选择热点事件作为报道对象
B、清晰展示调查过程
C、在报道中进行人物描写
D、巧妙构思,精心处理每个段落
E、分析新闻事实,揭示新闻事件的本质
正确答案:ABCDE
解析:以上全都是。P259-264。
一、单项选择题
1、介绍人的经历、爱好,属于( )。
A、衬托性新闻背景
B、解释性新闻背景
C、启示性新闻背景
D、预示性新闻背景
正确答案:B
解析:解释性新闻背景又称诠释性新闻背景。对于报道中涉及的读者疑惑不解的事实,记者应提供相关的背景材料,比如介绍人的经历、特点、爱好,解释行业术语等,尽可能地答疑解惑,利于读者获得知识、增长见闻。P154。
2、新闻最常用的一种结尾方法是( )。
A、自然收束法
B、画龙点睛法
C、对比映衬法
D、预示发展法
正确答案:A
解析:自然收束法是新闻最常用的一种结尾方法。P153。
3、报道与人民安全密切相关的某些紧急情况时,消息导语应当使用的修辞是( )。
A、设问
B、借用
C、惊警
D、对比
正确答案:C
解析:惊警法适用于较特殊的题材,如与人民安全密切相关的某些紧急情况,以及一些服务性报道。P168。
4、消息的窗口是( )。
A、标题
B、导语
C、主体
D、结尾
正确答案:B
解析:导语位于消息的开端,是消息的“窗口”。P162。
5、消息的基础是( )。
A、标题
B、导语
C、主体
D、背景
正确答案:C
解析:主体是消息的基础。P162。
6、一般来说简明消息中可以省略的是( )。
A、何时
B、何地
C、为什么
D、何事
正确答案:C
解析:一般来说简明消息,只有"何时、何地、何事"这三个要素绝不能缺,其他要素可根据具体情况予以省略。P182。
7、为了表达主题思想,通讯会使用夹叙夹议的方式突出主题,通讯也就有了( )。
A、文学性
B、普遍性
C、评论性
D、新闻性
正确答案:C
解析:为了表达主题思想,通讯会使用夹叙夹议的方式突出主题,通讯也就有了评论性。P193。
8、通讯的写作结构中最常见的是( )。
A、以时间的推移来安排结构
B、以空间变换为标志来安排结构
C、以时空交叉式的结构形态来安排结构
D、依据材料的性质安排结构
正确答案:A
解析:以时间的推移来安排结构,又称纵式结构,在通讯写作中最为常见。P197。
9、时间一定,但报道覆盖面较广、场景较多的内容,通讯的写作结构常用( )。
A、以人数的增加来安排结构
B、以空间变换为标志来安排结构
C、以时空交叉式的结构形态来安排结构
D、依据材料的性质安排结构
正确答案:B
解析:以空间变换为标志来安排结构又称横式结构,适合于报道覆盖面较广、场景较多的内容,利用不同的场景展示不同群众的心理。P198。
10、叙述手法中的详叙又叫( )。
A、插叙
B、细叙
C、概括叙事
D、补叙
正确答案:B
解析:详叙又叫细叙,就是对事件、人物、观点等的详细叙述。P203。
11、在我国,报告文学产生于( )。
A、20世纪20年代
B、20世纪30年代
C、20世纪50年代
D、20世纪60年代
正确答案:B
解析:在我国,报告文学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P225。
12、报告文学区别于常规新闻与文学作品的特性是( )。
A、政治性
B、政论性
C、文学性
D、新闻性
正确答案:B
解析:报告文学区别于常规新闻与文学作品的特性——政论性。P225。
13、下列不能作为“新近发现”的题材的是( )。
A、历史上被人遗忘、忽略,但是今天又被人们重新挖掘出来
B、在过去不适宜被提及,今天重新拥有了话语空间
C、从全新的社会背景、理论视角下重新阐释的过往事实
D、生活中最新出现的新事物、新问题
正确答案:D
解析:D项属于“新近发生”,而不是“新近发现”。“新近发生”要求尽可能快速、及时地报告生活中最新出现的新事物、新问题。“新近发现”要求对历史上早已发生的非现实性的事实进行适时的报道。P226。
14、进行报告文学写作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 )。
A、选择什么题材
B、选择什么结构
C、选择什么方法
D、选择什么角度
正确答案:A
解析:进行报告文学写作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选择什么题材。P228。
15、片段与片段之间相对独立,每一个板块都有自己独立想要表达的思想,但是又被有机地统筹在同一中心思想之下。这种结构类型属于( )。
A、封闭式结构
B、板块式结构
C、卡片式结构
D、开放式结构
正确答案:B
解析:板块式结构是指片段与片段之间相对独立,每一个板块都有自己独立想要表达的思想,但是又被有机地统筹在同一中心思想之下。P230。
16、记者写作能力的核心体现即( )的能力。
A、讲故事
B、找线索
C、挖新闻
D、捕捉灵感
正确答案:A
解析:讲故事的能力是记者写作能力的核心体现。P255。
17、关于深度报道的标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一般在15字以内
B、要引人注目
C、要有内涵,有吸引力
D、只要内涵丰富,标题长短无所谓
正确答案:D
解析:一般深度报道的标题具有两个特点:简练和生动。深度报道的标题一般在15个字以内,10字左右或者更少为宜。P257。
18、在华尔街日报体中最为常见的一种能强化主题的结尾手法是( )。
A、画龙点睛
B、首尾呼应
C、总结全篇
D、富有意味
正确答案:B
解析:首尾呼应是为了强化主题,用某种适当的结尾与开头形成呼应,这在华尔街日报体中最为常见。P258。
19、内容大多偏向于负面新闻的报道是( )。
A、调查性报道
B、解释性报道
C、预测性报道
D、述评式报道
正确答案:A
解析:调查性报道的题材要关乎公共利益,调查方式多为主动参与报道,报道内容大多偏向于负面新闻。P259。
20、解释性报道的开头常用的手法不包括( )。
A、开门见山式
B、设置悬念式
C、橱窗导语式
D、故事导入式
正确答案:D
解析:解释性报道中常见的三种手法:开门见山式、设置悬念式、橱窗导语式。P266-267。
二、多项选择题
21、新闻导语可以分为( )。
A、直接性导语
B、延缓性导语
C、评论式导语
D、对比式导语
E、复合式导语
正确答案:ABCDE
解析:新闻导语可以分为直接性导语、延缓性导语、评论式导语、对比式导语、复合式导语。P151-153。
22、消息可以用( )四个字概括。
A、实
B、华
C、快
D、新
E、短
正确答案:ACDE
解析:消息可以用实、快、新、短四个字概括。P158。
23、消息的结尾方式主要有( )。
A、评论式
B、总结式
C、启发式
D、展望式
E、引用式
正确答案:ABCDE
解析:消息的结尾方式主要有评论式、总结式、启发式、展望式、引用式、背景式、数字式、补充式。P170。
24、通讯开篇的写作要求有( )。
A、定准基调
B、吸引受众
C、文采华丽
D、短小精炼
E、格局打开
正确答案:ABD
解析:通讯开篇的写作要求有:定准基调、吸引受众、短小精炼。P195。
25、写好人物通讯应该遵循的原则有( )。
A、选择典型人物
B、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C、在矛盾冲突中写人
D、运用典型事例写人
E、借他人之口刻画人
正确答案:ABCDE
解析:写好人物通讯应该遵循的原则有:选择典型人物、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在矛盾冲突中写人、运用典型事例写人、借景写人、借他人之口刻画人。P204。
26、下列属于报告文学的本质属性的是( )。
A、文学性
B、政治性
C、新闻性
D、历史性
E、理论性
正确答案:AC
解析:报告文学即“报告+文学”,标志着新闻性与文学性是其本质的两种属性。P225。
27、典型化的性格描写可能会造成人物性格的( )。
A、简单化
B、多面化
C、扁平化
D、立体化
E、复杂化
正确答案:AC
解析:典型化的性格描写可能会造成人物性格的简单化、扁平化。P243。
28、深度报道常见的结尾手法有( )。
A、画龙点睛
B、首尾呼应
C、富有意味
D、照应全篇
E、展望未来
正确答案:ABC
解析:常见的结尾手法有三种:画龙点睛、首尾呼应、富有意味。P258。
29、调查性报道的写作技巧有( )。
A、选择热点事件作为报道对象
B、清晰展示调查过程
C、在报道中进行人物描写
D、巧妙构思,精心处理每个段落
E、分析新闻事实,揭示新闻事件的本质
正确答案:ABCDE
解析:以上全都是。P259-264。
30、常见的预测性报道类型有( )。
A、预测经济发展状况
B、预测社会发展态势
C、预测生态环境变化
D、预测科学技术发展趋势
E、预测市场发展状况
正确答案:ABCD
解析:常见的预测性报道类型有预测经济发展状况、预测社会发展态势、预测生态环境变化、预测科学技术发展趋势。P272。
一、单项选择题
1、"用事实说话"最早被归入新闻写作的基本规律,是( )提出的。
A、胡乔木
B、陈力丹
C、赵阜
D、何纯
正确答案:C
解析:"用事实说话"最早被归入新闻写作的基本规律,是由《辽宁日报》总编辑赵阜提出的。P148。
2、新闻最常用的一种结尾方法是( )。
A、自然收束法
B、画龙点睛法
C、对比映衬法
D、预示发展法
正确答案:A
解析:自然收束法是新闻最常用的一种结尾方法。P153。
3、“消息”一词最早出现于( )。
A、《左传》
B、《尚书》
C、《大学》
D、《易经》
正确答案:D
解析:"消息"一词最早出现于《易经》“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P158。
4、通讯社对外发稿时所用的消息头标志是( ),是通过电报、电传、电话等形式向报社传递的消息。
A、讯
B、电
C、稿
D、文
正确答案:B
解析:"电",主要指的是通过电报、电传、电话等形式向报社传递的消息,它主要是通讯社对外发稿时所用的消息头标志。P160。
5、报道与人民安全密切相关的某些紧急情况时,消息导语应当使用的修辞是( )。
A、设问
B、借用
C、惊警
D、对比
正确答案:C
解析:惊警法适用于较特殊的题材,如与人民安全密切相关的某些紧急情况,以及一些服务性报道。P168。
6、解释性消息在六个新闻事实要素的展示上,更加侧重于"( )"这一要素的表述。
A、为什么
B、何时
C、何事
D、何人
正确答案:A
解析:解释性消息的意图不是陈述事实,而是解释事实。这类消息在六个新闻事实要素的展示上,更加侧重于"为什么"这一要素的表述。P185。
7、通讯与消息的区别不包括( )。
A、形式不同
B、报道重点不同
C、结构形式不同
D、并非都以报道见长
正确答案:D
解析:在所有的新闻体裁中,通讯与消息最为接近。它们都以报道见长,用事实说话。P192。
8、通讯可以采用的表述口吻是( )。
A、只能是第一人称
B、只能是第二人称
C、只能是第三人称
D、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均可
正确答案:D
解析:消息采用第三人称;通讯除了第三人称外,也可采用第一人称来表述。P192。
9、构成通讯的骨干材料是( )。
A、细节材料
B、典型材料
C、个人材料
D、官方材料
正确答案:B
解析:典型材料是指最突出人物或事件特点的代表材料。这也是构成通讯的骨干材料。P200。
10、按( )社会观察通讯可分为话题型社会观察通讯和课题型社会观察通讯。
A、地点
B、时间
C、题材
D、报道方式
正确答案:C
解析:按题材社会观察通讯可分为话题型社会观察通讯和课题型社会观察通讯。P217。
11、在我国,报告文学产生于( )。
A、20世纪20年代
B、20世纪30年代
C、20世纪50年代
D、20世纪60年代
正确答案:B
解析:在我国,报告文学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P225。
12、介于新闻与文学之间的“边缘性体裁”是( )。
A、消息
B、报告文学
C、小品文
D、通讯
正确答案:B
解析:报告文学是介于新闻与文学之间的“边缘性体裁”,是新闻与文学联姻的产物。P225。
13、报告文学区别于常规新闻与文学作品的特性是( )。
A、政治性
B、政论性
C、文学性
D、新闻性
正确答案:B
解析:报告文学区别于常规新闻与文学作品的特性——政论性。P225。
14、“时代精神是每一个时代特有的普遍精神实质,是一种超脱个人的共同的集体意识。”这句话是( )提出的。
A、恩格斯
B、黑格尔
C、尼采
D、叔本华
正确答案:B
解析:黑格尔认为“时代精神是每一个时代特有的普遍精神实质,是一种超脱个人的共同的集体意识。”P228。
15、在报告文学的细节描写中,常用的手法有两种,一是白描,另一种是( )。
A、烘托
B、渲染
C、点染
D、铺陈
正确答案:B
解析:在报告文学的细节描写中,常用的手法有两种:一种是白描,就是把细节内容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叙述,文字虽然简短,但是很有张力;另一种是浓墨重彩的渲染,将具体的细节内容细致地铺排开来,有时还会反复地渲染,适合用于表现特殊的环境,强调人物鲜明的特征。P248。
16、深度报道要紧扣( )要素来展开。
A、新闻尺度
B、新闻价值
C、新闻敏感
D、新闻思维
正确答案:B
解析:深度报道要紧扣新闻价值要素来展开。P252。
17、深度报道以( )见长。
A、“快”
B、“深”
C、“短”
D、“真”
正确答案:B
解析:深度报道深以“深”见长,深度是其最重要的特点,这就要求深度报道的内容具有深刻性。P252。
18、深度报道的深刻性和( )是互为存在的前提。
A、科学性
B、广泛性
C、整合性
D、客观性
正确答案:B
解析:深度报道的深刻性和广泛性是互为存在的前提。P253。
19、记者写作能力的核心体现即( )的能力。
A、讲故事
B、找线索
C、挖新闻
D、捕捉灵感
正确答案:A
解析:讲故事的能力是记者写作能力的核心体现。P255。
20、核心在于提出问题并回答问题的报道是( )。
A、调查性报道
B、解释性报道
C、预测式报道
D、宣传式报道
正确答案:B
解析:解释性报道的核心在于提出问题并回答问题。P266。
二、多项选择题
21、按新闻反映社会生活的具体内容,新闻可以分为( )。
A、政治新闻
B、经济新闻
C、科技新闻
D、地方新闻
E、社会新闻
正确答案:ABCE
解析:按新闻反映社会生活的具体内容可以将新闻分为:政治新闻、经济新闻、法律新闻、军事新闻、科技新闻、文教新闻、体育新闻、社会新闻等。P145。
22、动态消息的特点有( )。
A、报道新鲜
B、报道速度快
C、写作词句简洁
D、具有可读性
E、锤炼语言
正确答案:ABC
解析:动态消息的特点有:报道新鲜、报道速度快、写作词句简洁。P173-174。
23、服务性消息的写作要求包括( )。
A、注重可操作性
B、注重科学性
C、注重权威性
D、注重贴近性
E、消除偏见
正确答案:ABCD
解析:服务性消息的写作要求包括注重可操作性、注重科学性、注重权威性、注重贴近性。P189。
24、可以作为通讯主角的人物可以是( )。
A、各行各业的榜样和英雄
B、人们普遍关注的名人
C、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体现一定人生价值的普通人
D、长得漂亮的人们
E、对社会有警示作用的某些反面人物
正确答案:ABCE
解析:根据实际报道情况,有几种类型的人物时常作为通讯主角:各行各业的英雄和榜样;人们普遍关注的名人;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体现一定人生价值的普通人; 对社会有警示作用的某些反面人物。P203。
25、写好人物通讯应该遵循的原则有( )。
A、选择典型人物
B、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C、在矛盾冲突中写人
D、运用典型事例写人
E、借他人之口刻画人
正确答案:ABCDE
解析:写好人物通讯应该遵循的原则有:选择典型人物、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在矛盾冲突中写人、运用典型事例写人、借景写人、借他人之口刻画人。P204。
26、能够吸引读者的题材有( )。
A、科普性较弱的题材
B、探险猎奇的题材
C、探求真相的揭秘题材
D、当前社会产生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
E、散文类的题材
正确答案:BCD
解析:读者通常会对以下几个方面的题材产生关注欲:①当前社会产生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②探求真相的揭秘题材。③探险猎奇的题材。P229。
27、常见的时间顺序叙述模式有( )。
A、顺序
B、倒叙
C、补叙
D、平叙
E、插叙
正确答案:ABE
解析:时间顺序叙述就是按照事物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来叙事,常见的有顺序、倒叙、插叙三种模式。P238。
28、深度报道常用的文章结构中,按照报道中事理部分的比例和倾向的不同,可以分为( )。
A、叙事式结构
B、论证式结构
C、说理式结构
D、总分式结构
E、叙事论证相结合的结构
正确答案:ABE
解析:深度报道常用的文章结构中,按照报道中事理部分的比例和倾向的不同,可以分为:叙事式结构、论证式结构、叙事论证相结合的结构。P257。
29、在深度报道的实践中,最常见的报道类型有( )。
A、宣传性报道
B、调查性报道
C、预测性报道
D、解释性报道
E、述评式报道
正确答案:BCD
解析:在深度报道的实践中,调查性报道、解释性报道、预测性报道是最常见的类型。P259。
30、常见的预测性报道类型有( )。
A、预测经济发展状况
B、预测社会发展态势
C、预测生态环境变化
D、预测科学技术发展趋势
E、预测市场发展状况
正确答案:ABCD
解析:常见的预测性报道类型有预测经济发展状况、预测社会发展态势、预测生态环境变化、预测科学技术发展趋势。P272。
一、单项选择题
1、新闻写作最基本的原则是( )。
A、生动性
B、真实性
C、及时性
D、简洁性
正确答案:B
解析:真实性是新闻写作最基本的原则,它使得新闻文体同其他文体区分开来。P146。
2、新闻写作的标准是( )。
A、真实
B、生动
C、简洁
D、新鲜
正确答案:D
解析:新鲜是新闻写作的标准。P147。
3、通讯社对外发稿时所用的消息头标志是( ),是通过电报、电传、电话等形式向报社传递的消息。
A、讯
B、电
C、稿
D、文
正确答案:B
解析:"电",主要指的是通过电报、电传、电话等形式向报社传递的消息,它主要是通讯社对外发稿时所用的消息头标志。P160。
4、按照( )将消息分类可以分为动态消息、综合消息、述评消息等。
A、传播的媒体渠道
B、写作手法和结构
C、篇幅长短
D、消息的发生地
正确答案:B
解析:消息按照写作手法和结构可分为动态消息、综合消息、述评消息、经验消息、人物消息、特写性消息等。P159。
5、与人物通讯相比,人物消息容量小,主题单一、集中,时效性强,更注重"( )"字。
A、实
B、华
C、快
D、新
正确答案:D
解析:与人物通讯相比,人物消息容量小,主题单一、集中,时效性强,更注重"新"字。P171。
6、解释性消息在六个新闻事实要素的展示上,更加侧重于"( )"这一要素的表述。
A、为什么
B、何时
C、何事
D、何人
正确答案:A
解析:解释性消息的意图不是陈述事实,而是解释事实。这类消息在六个新闻事实要素的展示上,更加侧重于"为什么"这一要素的表述。P185。
7、通讯的写作结构中最常见的是( )。
A、以时间的推移来安排结构
B、以空间变换为标志来安排结构
C、以时空交叉式的结构形态来安排结构
D、依据材料的性质安排结构
正确答案:A
解析:以时间的推移来安排结构,又称纵式结构,在通讯写作中最为常见。P197。
8、叙述手法中的详叙又叫( )。
A、插叙
B、细叙
C、概括叙事
D、补叙
正确答案:B
解析:详叙又叫细叙,就是对事件、人物、观点等的详细叙述。P203。
9、按( )社会观察通讯可分为话题型社会观察通讯和课题型社会观察通讯。
A、地点
B、时间
C、题材
D、报道方式
正确答案:C
解析:按题材社会观察通讯可分为话题型社会观察通讯和课题型社会观察通讯。P217。
10、以下不属于概貌通讯的写作要求的是( )。
A、在矛盾冲突中写人
B、以点带面
C、反映风貌为主
D、文学色彩浓郁
正确答案:A
解析:概貌通讯的写作要求包括:以点带面、反映风貌为主、文学色彩浓郁。P212。
11、在我国,报告文学产生于( )。
A、20世纪20年代
B、20世纪30年代
C、20世纪50年代
D、20世纪60年代
正确答案:B
解析:在我国,报告文学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P225。
12、介于新闻与文学之间的“边缘性体裁”是( )。
A、消息
B、报告文学
C、小品文
D、通讯
正确答案:B
解析:报告文学是介于新闻与文学之间的“边缘性体裁”,是新闻与文学联姻的产物。P225。
13、报告文学区别于常规新闻与文学作品的特性是( )。
A、政治性
B、政论性
C、文学性
D、新闻性
正确答案:B
解析:报告文学区别于常规新闻与文学作品的特性——政论性。P225。
14、“时代精神是每一个时代特有的普遍精神实质,是一种超脱个人的共同的集体意识。”这句话是( )提出的。
A、恩格斯
B、黑格尔
C、尼采
D、叔本华
正确答案:B
解析:黑格尔认为“时代精神是每一个时代特有的普遍精神实质,是一种超脱个人的共同的集体意识。”P228。
15、文章由众多具有典型性的材料组合而成,作者对每个典型材料进行翔实的叙述,是广度与深度的结合。这种结构类型是( )。
A、封闭式结构
B、开放式结构
C、卡片式结构
D、点面辐射式结构
正确答案:D
解析:点面辐射式结构是指文章由众多具有典型性的材料组合而成,作者对每个典型材料进行翔实的叙述,是广度与深度的结合。P230。
16、深度报道以( )见长。
A、“快”
B、“深”
C、“短”
D、“真”
正确答案:B
解析:深度报道深以“深”见长,深度是其最重要的特点,这就要求深度报道的内容具有深刻性。P252。
17、决定了深度报道不能像常规报道(动态新闻)那样“一事一报”,只对新闻素材进行简单化的处理和组合的是其( )。
A、内容的深刻性
B、报道的广泛性
C、思想的科学性
D、媒介的整合性
正确答案:A
解析:内容的深刻性决定了深度报道不能像常规报道(动态新闻)那样“一事一报”,只对新闻素材进行简单化的处理和组合。P252。
18、一般深度报道的标题具有两个特点,简练和( )。
A、奇特
B、生动
C、短小
D、刁钻
正确答案:B
解析:一般深度报道的标题具有两个特点:简练和生动。P257。
19、内容大多偏向于负面新闻的报道是( )。
A、调查性报道
B、解释性报道
C、预测性报道
D、述评式报道
正确答案:A
解析:调查性报道的题材要关乎公共利益,调查方式多为主动参与报道,报道内容大多偏向于负面新闻。P259。
20、解释性报道常用的两种文体是( )。
A、叙述和议论
B、议论和说明
C、叙述和说明
D、说明和描写
正确答案:C
解析:解释性报道常用的两种文体是叙述和说明,很少会有议论。P267。
二、多项选择题
21、按新闻反映社会生活的具体内容,新闻可以分为( )。
A、政治新闻
B、经济新闻
C、科技新闻
D、地方新闻
E、社会新闻
正确答案:ABCE
解析:按新闻反映社会生活的具体内容可以将新闻分为:政治新闻、经济新闻、法律新闻、军事新闻、科技新闻、文教新闻、体育新闻、社会新闻等。P145。
22、消息可以用( )四个字概括。
A、实
B、华
C、快
D、新
E、短
正确答案:ACDE
解析:消息可以用实、快、新、短四个字概括。P158。
23、消息背景的写作要点包括( )。
A、紧扣主题
B、材料典型
C、词句精炼
D、结构分明
E、生动烘托
正确答案:ACE
解析:消息背景的写作要点包括紧扣主题、词句精炼、生动烘托。P169。
24、通讯的选材要求包括( )。
A、材料的典型性
B、材料可以虚构
C、围绕主题选材
D、材料要迎合大众
E、材料不可重复
正确答案:ACE
解析:通讯的选材要求:选材要求:1) 材料的典型性;2) 围绕主题选材;3) 选材不可重复。P194。
25、可以作为通讯主角的人物可以是( )。
A、各行各业的榜样和英雄
B、人们普遍关注的名人
C、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体现一定人生价值的普通人
D、长得漂亮的人们
E、对社会有警示作用的某些反面人物
正确答案:ABCE
解析:根据实际报道情况,有几种类型的人物时常作为通讯主角:各行各业的英雄和榜样;人们普遍关注的名人;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体现一定人生价值的普通人; 对社会有警示作用的某些反面人物。P203。
26、报告文学的新闻性主要体现在( )。
A、真实性
B、客观性
C、全面性
D、科学性
E、时效性
正确答案:AE
解析:报告文学的新闻性主要体现在真实性和时效性。P225-226。
27、报告文学总是用一般现象中特定的人物故事或社会现象来揭示社会意义与时代精神,是( )的统一。
A、“微观”与“宏观”
B、“特殊”与“普遍”
C、“具象”与“抽象”
D、“归纳”与“演绎”
E、“逻辑”与“形象”
正确答案:ABC
解析:报告文学总是用一般现象中特定的人物故事或社会现象来揭示社会意义与时代精神,是“微观”与“宏观”、“特殊”与“普遍”、“具象”与“抽象”的统一。P227。
28、空间纬度层面的背景主要指与新闻事件相关的( )等元素。
A、人际网络
B、行业状况
C、历史成果
D、发展前景
E、区域联系
正确答案:ABE
解析:空间纬度层面的背景主要指与新闻事件相关的人际网络、行业状况、区域联系等元素。P252。
29、与深度报道相比,社会调查通常( )。
A、追求时效性
B、多讲故事
C、不追求时效
D、不追求故事性
E、重视读者情绪
正确答案:CD
解析:社会调查通常不追求时效与故事性。P252。
30、调查性报道的写作技巧有( )。
A、选择热点事件作为报道对象
B、清晰展示调查过程
C、在报道中进行人物描写
D、巧妙构思,精心处理每个段落
E、分析新闻事实,揭示新闻事件的本质
正确答案:ABCDE
解析:以上全都是。P259-264。
一、单项选择题
1、新闻写作最基本的原则是( )。
A、生动性
B、真实性
C、及时性
D、简洁性
正确答案:B
解析:真实性是新闻写作最基本的原则,它使得新闻文体同其他文体区分开来。P146。
2、新闻最常用的一种结尾方法是( )。
A、自然收束法
B、画龙点睛法
C、对比映衬法
D、预示发展法
正确答案:A
解析:自然收束法是新闻最常用的一种结尾方法。P153。
3、“消息”一词最早出现于( )。
A、《左传》
B、《尚书》
C、《大学》
D、《易经》
正确答案:D
解析:"消息"一词最早出现于《易经》“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P158。
4、消息的基本特征是( ),是其质量的重要体现。
A、实
B、快
C、新
D、短
正确答案:B
解析:快是消息的基本特征,是其质量的重要体现。P160。
5、消息写作主要采用( )的方法。
A、记叙
B、抒情
C、议论
D、说明
正确答案:A
解析:消息写作主要采用记叙的方法,因为消息的任务就是向人们报告最新的事实。P162。
6、解释性消息在六个新闻事实要素的展示上,更加侧重于"( )"这一要素的表述。
A、为什么
B、何时
C、何事
D、何人
正确答案:A
解析:解释性消息的意图不是陈述事实,而是解释事实。这类消息在六个新闻事实要素的展示上,更加侧重于"为什么"这一要素的表述。P185。
7、通讯的文学性也称为( )。
A、普适性
B、学术性
C、形象性
D、可读性
正确答案:C
解析:通讯的文学性也称为形象性。P193。
8、为了表达主题思想,通讯会使用夹叙夹议的方式突出主题,通讯也就有了( )。
A、文学性
B、普遍性
C、评论性
D、新闻性
正确答案:C
解析:为了表达主题思想,通讯会使用夹叙夹议的方式突出主题,通讯也就有了评论性。P193。
9、按( )社会观察通讯可分为话题型社会观察通讯和课题型社会观察通讯。
A、地点
B、时间
C、题材
D、报道方式
正确答案:C
解析:按题材社会观察通讯可分为话题型社会观察通讯和课题型社会观察通讯。P217。
10、主题通讯也称为( )。
A、概貌通讯
B、集纳通讯
C、事实通讯
D、即时通讯
正确答案:B
解析:主题通讯也称为集纳通讯、综合通讯,即围绕一个主题,同时报道一组新闻事实的通讯。P214。
11、报告文学区别于常规新闻与文学作品的特性是( )。
A、政治性
B、政论性
C、文学性
D、新闻性
正确答案:B
解析:报告文学区别于常规新闻与文学作品的特性——政论性。P225。
12、报告文学的( )是指作者用前沿性的思维和前瞻性的眼光,对所报道的人物故事、社会现象进行社会性、批判性、反思性的评判。
A、新闻性
B、文学性
C、政治性
D、政论性
正确答案:D
解析:报告文学的政论性是指作者用前沿性的思维和前瞻性的眼光,对所报道的人物故事、社会现象进行社会性、批判性、反思性的评判。P227。
13、“时代精神是每一个时代特有的普遍精神实质,是一种超脱个人的共同的集体意识。”这句话是( )提出的。
A、恩格斯
B、黑格尔
C、尼采
D、叔本华
正确答案:B
解析:黑格尔认为“时代精神是每一个时代特有的普遍精神实质,是一种超脱个人的共同的集体意识。”P228。
14、叙述时长大于故事实际时长是( )的特点。
A、等时叙述
B、加速概述
C、减速详述
D、匀速叙述
正确答案:C
解析:减速详述的特点是叙述时长大于故事实际时长。P239。
15、在报告文学的细节描写中,常用的手法有两种,一是白描,另一种是( )。
A、烘托
B、渲染
C、点染
D、铺陈
正确答案:B
解析:在报告文学的细节描写中,常用的手法有两种:一种是白描,就是把细节内容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叙述,文字虽然简短,但是很有张力;另一种是浓墨重彩的渲染,将具体的细节内容细致地铺排开来,有时还会反复地渲染,适合用于表现特殊的环境,强调人物鲜明的特征。P248。
16、深度报道要紧扣( )要素来展开。
A、新闻尺度
B、新闻价值
C、新闻敏感
D、新闻思维
正确答案:B
解析:深度报道要紧扣新闻价值要素来展开。P252。
17、记者写作能力的核心体现即( )的能力。
A、讲故事
B、找线索
C、挖新闻
D、捕捉灵感
正确答案:A
解析:讲故事的能力是记者写作能力的核心体现。P255。
18、在华尔街日报体中最为常见的一种能强化主题的结尾手法是( )。
A、画龙点睛
B、首尾呼应
C、总结全篇
D、富有意味
正确答案:B
解析:首尾呼应是为了强化主题,用某种适当的结尾与开头形成呼应,这在华尔街日报体中最为常见。P258。
19、内容大多偏向于负面新闻的报道是( )。
A、调查性报道
B、解释性报道
C、预测性报道
D、述评式报道
正确答案:A
解析:调查性报道的题材要关乎公共利益,调查方式多为主动参与报道,报道内容大多偏向于负面新闻。P259。
20、解释性报道常用的两种文体是( )。
A、叙述和议论
B、议论和说明
C、叙述和说明
D、说明和描写
正确答案:C
解析:解释性报道常用的两种文体是叙述和说明,很少会有议论。P267。
二、多项选择题
21、按新闻反映社会生活的具体内容,新闻可以分为( )。
A、政治新闻
B、经济新闻
C、科技新闻
D、地方新闻
E、社会新闻
正确答案:ABCE
解析:按新闻反映社会生活的具体内容可以将新闻分为:政治新闻、经济新闻、法律新闻、军事新闻、科技新闻、文教新闻、体育新闻、社会新闻等。P145。
22、消息背景的写作要点包括( )。
A、紧扣主题
B、材料典型
C、词句精炼
D、结构分明
E、生动烘托
正确答案:ACE
解析:消息背景的写作要点包括紧扣主题、词句精炼、生动烘托。P169。
23、服务性消息的写作要求包括( )。
A、注重可操作性
B、注重科学性
C、注重权威性
D、注重贴近性
E、消除偏见
正确答案:ABCD
解析:服务性消息的写作要求包括注重可操作性、注重科学性、注重权威性、注重贴近性。P189。
24、通讯的选材要求包括( )。
A、材料的典型性
B、材料可以虚构
C、围绕主题选材
D、材料要迎合大众
E、材料不可重复
正确答案:ACE
解析:通讯的选材要求:选材要求:1) 材料的典型性;2) 围绕主题选材;3) 选材不可重复。P194。
25、可以作为通讯主角的人物可以是( )。
A、各行各业的榜样和英雄
B、人们普遍关注的名人
C、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体现一定人生价值的普通人
D、长得漂亮的人们
E、对社会有警示作用的某些反面人物
正确答案:ABCE
解析:根据实际报道情况,有几种类型的人物时常作为通讯主角:各行各业的英雄和榜样;人们普遍关注的名人;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体现一定人生价值的普通人; 对社会有警示作用的某些反面人物。P203。
26、报告文学的新闻性主要体现在( )。
A、真实性
B、客观性
C、全面性
D、科学性
E、时效性
正确答案:AE
解析:报告文学的新闻性主要体现在真实性和时效性。P225-226。
27、报告文学总是用一般现象中特定的人物故事或社会现象来揭示社会意义与时代精神,是( )的统一。
A、“微观”与“宏观”
B、“特殊”与“普遍”
C、“具象”与“抽象”
D、“归纳”与“演绎”
E、“逻辑”与“形象”
正确答案:ABC
解析:报告文学总是用一般现象中特定的人物故事或社会现象来揭示社会意义与时代精神,是“微观”与“宏观”、“特殊”与“普遍”、“具象”与“抽象”的统一。P227。
28、深度报道需要具备( )。
A、时效性
B、重要性
C、接近性
D、趣味性
E、真实性
正确答案:ABCDE
解析:深度报道要紧扣新闻价值要素来展开,即深度报道需要具备时效性、重要性、接近性、趣味性、真实性。P252。
29、新闻价值要素要求深度报道( )。
A、重视题材选择
B、兼顾热点事件
C、多讲故事
D、兼顾读者情感
E、少讲故事
正确答案:ABC
解析:新闻价值要素要求深度报道重视题材选择,兼顾热点事件,多讲故事。P252。
30、深度报道常用的文章结构中,按照报道中事理部分的比例和倾向的不同,可以分为( )。
A、叙事式结构
B、论证式结构
C、说理式结构
D、总分式结构
E、叙事论证相结合的结构
正确答案:ABE
解析:深度报道常用的文章结构中,按照报道中事理部分的比例和倾向的不同,可以分为:叙事式结构、论证式结构、叙事论证相结合的结构。P257。
一、单项选择题
1、在西方,“新闻"最初是由( )的俗语"报道"演化而来的。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德国
正确答案:D
解析:在西方,“新闻"最初是由德国北部的俗语"报道"演化而来的。P143。
2、新闻写作最基本的原则是( )。
A、生动性
B、真实性
C、及时性
D、简洁性
正确答案:B
解析:真实性是新闻写作最基本的原则,它使得新闻文体同其他文体区分开来。P146。
3、消息的基础是( )。
A、标题
B、导语
C、主体
D、背景
正确答案:C
解析:主体是消息的基础。P162。
4、一般来说简明消息中可以省略的是( )。
A、何时
B、何地
C、为什么
D、何事
正确答案:C
解析:一般来说简明消息,只有"何时、何地、何事"这三个要素绝不能缺,其他要素可根据具体情况予以省略。P182。
5、解释性消息在六个新闻事实要素的展示上,更加侧重于"( )"这一要素的表述。
A、为什么
B、何时
C、何事
D、何人
正确答案:A
解析:解释性消息的意图不是陈述事实,而是解释事实。这类消息在六个新闻事实要素的展示上,更加侧重于"为什么"这一要素的表述。P185。
6、预测性消息使用“( )”客观叙述法。
A、第一人称
B、第二人称
C、第三人称
D、第一、三人称
正确答案:C
解析:预测性消息使用"第三人称"客观叙述法。P188。
7、通讯的文学性也称为( )。
A、普适性
B、学术性
C、形象性
D、可读性
正确答案:C
解析:通讯的文学性也称为形象性。P193。
8、为了表达主题思想,通讯会使用夹叙夹议的方式突出主题,通讯也就有了( )。
A、文学性
B、普遍性
C、评论性
D、新闻性
正确答案:C
解析:为了表达主题思想,通讯会使用夹叙夹议的方式突出主题,通讯也就有了评论性。P193。
9、通讯的写作结构中最常见的是( )。
A、以时间的推移来安排结构
B、以空间变换为标志来安排结构
C、以时空交叉式的结构形态来安排结构
D、依据材料的性质安排结构
正确答案:A
解析:以时间的推移来安排结构,又称纵式结构,在通讯写作中最为常见。P197。
10、叙述手法中的详叙又叫( )。
A、插叙
B、细叙
C、概括叙事
D、补叙
正确答案:B
解析:详叙又叫细叙,就是对事件、人物、观点等的详细叙述。P203。
11、报告文学的( )是指作者用前沿性的思维和前瞻性的眼光,对所报道的人物故事、社会现象进行社会性、批判性、反思性的评判。
A、新闻性
B、文学性
C、政治性
D、政论性
正确答案:D
解析:报告文学的政论性是指作者用前沿性的思维和前瞻性的眼光,对所报道的人物故事、社会现象进行社会性、批判性、反思性的评判。P227。
12、报告文学只有“反映时代精神、揭示生活最根本的矛盾、反映人民最强烈的心声”才具有生命力,才能引起群众的共鸣,这说明报告文学具有( )。
A、社会性
B、批判性
C、真实性
D、时效性
正确答案:A
解析:社会性要求报告文学的新闻价值不能与常规的新闻报道相同。报告文学应该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报告文学只有“反映时代精神、揭示生活最根本的矛盾、反映人民最强烈的心声”才具有生命力,才能引起群众的共鸣。P227。
13、下列不能作为“新近发现”的题材的是( )。
A、历史上被人遗忘、忽略,但是今天又被人们重新挖掘出来
B、在过去不适宜被提及,今天重新拥有了话语空间
C、从全新的社会背景、理论视角下重新阐释的过往事实
D、生活中最新出现的新事物、新问题
正确答案:D
解析:D项属于“新近发生”,而不是“新近发现”。“新近发生”要求尽可能快速、及时地报告生活中最新出现的新事物、新问题。“新近发现”要求对历史上早已发生的非现实性的事实进行适时的报道。P226。
14、“时代精神是每一个时代特有的普遍精神实质,是一种超脱个人的共同的集体意识。”这句话是( )提出的。
A、恩格斯
B、黑格尔
C、尼采
D、叔本华
正确答案:B
解析:黑格尔认为“时代精神是每一个时代特有的普遍精神实质,是一种超脱个人的共同的集体意识。”P228。
15、片段与片段之间相对独立,每一个板块都有自己独立想要表达的思想,但是又被有机地统筹在同一中心思想之下。这种结构类型属于( )。
A、封闭式结构
B、板块式结构
C、卡片式结构
D、开放式结构
正确答案:B
解析:板块式结构是指片段与片段之间相对独立,每一个板块都有自己独立想要表达的思想,但是又被有机地统筹在同一中心思想之下。P230。
16、深度报道要紧扣( )要素来展开。
A、新闻尺度
B、新闻价值
C、新闻敏感
D、新闻思维
正确答案:B
解析:深度报道要紧扣新闻价值要素来展开。P252。
17、在华尔街日报体中最为常见的一种能强化主题的结尾手法是( )。
A、画龙点睛
B、首尾呼应
C、总结全篇
D、富有意味
正确答案:B
解析:首尾呼应是为了强化主题,用某种适当的结尾与开头形成呼应,这在华尔街日报体中最为常见。P258。
18、内容大多偏向于负面新闻的报道是( )。
A、调查性报道
B、解释性报道
C、预测性报道
D、述评式报道
正确答案:A
解析:调查性报道的题材要关乎公共利益,调查方式多为主动参与报道,报道内容大多偏向于负面新闻。P259。
19、解释性报道的开头常用的手法不包括( )。
A、开门见山式
B、设置悬念式
C、橱窗导语式
D、故事导入式
正确答案:D
解析:解释性报道中常见的三种手法:开门见山式、设置悬念式、橱窗导语式。P266-267。
20、核心在于提出问题并回答问题的报道是( )。
A、调查性报道
B、解释性报道
C、预测式报道
D、宣传式报道
正确答案:B
解析:解释性报道的核心在于提出问题并回答问题。P266。
二、多项选择题
21、新闻导语可以分为( )。
A、直接性导语
B、延缓性导语
C、评论式导语
D、对比式导语
E、复合式导语
正确答案:ABCDE
解析:新闻导语可以分为直接性导语、延缓性导语、评论式导语、对比式导语、复合式导语。P151-153。
22、消息的主要特征包括( )。
A、辞藻华丽
B、发布迅速
C、内容新鲜
D、篇幅短小
E、表述准确
正确答案:BCDE
解析:消息的主要特征包括:发布迅速、内容新鲜、篇幅短小、表述准确。P160-161。
23、消息的结尾方式主要有( )。
A、评论式
B、总结式
C、启发式
D、展望式
E、引用式
正确答案:ABCDE
解析:消息的结尾方式主要有评论式、总结式、启发式、展望式、引用式、背景式、数字式、补充式。P170。
24、通讯的基本特征是“三性”,即( )。
A、新闻性
B、文学性
C、稳定性
D、普适性
E、评论性
正确答案:ABE
解析:通讯的基本特征是“三性”,即新闻性、文学性、评论性。P193。
25、通讯的开篇类型有( )。
A、开端进入情节
B、起笔勾勒人物
C、场景描写在先
D、先作抒情议论
E、落笔先用比兴
正确答案:ABCDE
解析:归纳起来,通讯的开篇有下列几种基本类型:一是开端进入情节。二是起笔勾勒人物。三是场景描写在先。四是先作抒情议论。五是落笔先用比兴。六是引经据典。七是开篇设置悬念。P196。
26、所选题材是否能体现时代精神主题可以通过( )这几个标准来判断。
A、能够反映人民群众最强烈的心愿心声
B、能够回答社会亟待的问题
C、揭示时代本质的矛盾
D、表现最新的社会潮流问题
E、对作者产生情感冲击
正确答案:ABC
解析:判断所选题材体现时代精神主题的标准:(1)反映了人民群众最强烈的心愿心声(2)回答了社会亟待的问题(3)揭示了时代本质的矛盾。P228-229。
27、能够吸引读者的题材有( )。
A、科普性较弱的题材
B、探险猎奇的题材
C、探求真相的揭秘题材
D、当前社会产生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
E、散文类的题材
正确答案:BCD
解析:读者通常会对以下几个方面的题材产生关注欲:①当前社会产生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②探求真相的揭秘题材。③探险猎奇的题材。P229。
28、深度报道发展至今,不同学者和媒体人对其定义不同,分别认为深度报道是一种( )。
A、“新闻文体”
B、“报道形式”
C、“新闻旨趣”
D、“新闻事实”
E、“现实文体”
正确答案:ABC
解析:深度报道发展至今,不同的学者和媒体人对其的定义不同。长期以来,众多学者认为深度报道是相对于消息、通讯、特写的一种独立的“新闻文体”。然而,有的学者则不赞同深度报道是一种新闻文体的观点,为将其与新闻文体区分开,提出了深度报道是一种“报道形式”的观点。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学者认为,对深度报道的定义不应该拘泥于形式,而应该关注内容本身,认为深度报道应该是一种“新闻旨趣”。P251。
29、深度报道需要具备( )。
A、时效性
B、重要性
C、接近性
D、趣味性
E、真实性
正确答案:ABCDE
解析:深度报道要紧扣新闻价值要素来展开,即深度报道需要具备时效性、重要性、接近性、趣味性、真实性。P252。
30、深度报道常用的文章结构中,按照报道中事理部分的比例和倾向的不同,可以分为( )。
A、叙事式结构
B、论证式结构
C、说理式结构
D、总分式结构
E、叙事论证相结合的结构
正确答案:ABE
解析:深度报道常用的文章结构中,按照报道中事理部分的比例和倾向的不同,可以分为:叙事式结构、论证式结构、叙事论证相结合的结构。P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