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客影视科技兼职:软件影视学习误区
误区排名四:把软件的所有工具都学习一遍
很多人学习软件的第一步就是先学工具,按照顺序依次去学不同工具如何使用。这就已经是一个误区了。工具类型的教学视频应该当作“字典”一样使用就行,初学者只需要简单了解一遍就行,当你具体遇到了不熟悉的工具,再去查阅一下,这样还可以。如果你从工具开始学,会花大量的时间精力,而且还很枯燥,不一定能坚持学完,就算当时学完了,时间一久基本全忘。

那么学一款软件应该怎样开始呢?
我觉得不外乎一个思路,就是从“流程”入手,你得明白这款软件到底是走了一个怎样的流程。比如PS,它的基础流程就是把各种图层合成在一个画面里,上面的图层会盖住下面的图层,所以需要用蒙版对图层进行裁切,简单理解成图层就是纸,蒙版就像剪刀,把你需要的东西剪下来,然后把不同的剪纸放在一起,就是你最终合成的画面了。然后再去学对应的工具,你就会发现核心工具就那几个,操作起来一点都不难。
当然具体的流程还是要看工作需要,在不同国家、地区、公司都有自己的工作流程,针对性学习对你工作有帮助的内容就行。
误区排名三:学“为了出教程而做的教程”
大家肯定或多或少收藏了不少教程,但哪些教程优质,哪些并不好,不适合自己,很多人是分不清的。其实简单点可以通过这点来判断,就看它是不是“为了出教程而做的教程”。
这样的教程市面上还挺多的,它们本身并没有结合工作需要去研发,也不考虑该软件在工作流程中如何与其他软件相配合。基本都是以软件为中心,连教学的案例都是如此,只是为了让你理解软件工具怎么操作,但是对应的案例在工作中完全没用。
如果你学的是这样的教程,那么学到最后你就会发现自己好像什么都会一些,又好像什么都不会。
当然也不能以偏概全,有些教程确实详细地像软件的“说明书”一样,有助于你深刻理解软件的功能,其实也可以看,但就怕你坚持不下去。个人还是推荐你们学两类教程,一类就是能深入讲解原理的基础向教程,一类就是有工作实战案例的教程,学习过程中一定要自己多操作,有机会就找合适的案例去临摹,这个很关键。
误区排名二:不清楚临摹的重要性
为什么公司招人一定要看作品?通过作品,不管是你临摹的也好,原创的也罢,别人才能看出你是否有制作能力。我们上文就提到了,不少人看的是“为了出教程而做的教程”,他们可能对软件有一定认识,工具也熟悉了,但是并不能从事相关的工作。那就一定要放下你手中的教程,赶快去临摹了。
特别是当你已经学了某个案例,能跟着教程做出来大致的效果后,一定要趁胜追击,找到相似案例,脱离教程的指导再去做一遍,通过这样的训练你就明白自己哪里还掌握不好,哪儿的知识其实还没有理解透。
学习的时候更是如此,一直抱着教程死啃是没用的,更别提某些人还是通过落后的书籍学习的,如果你想快速进步,请直接去找样片样图临摹,一定要自己多操作软件,这样比其他任何方法都要好。
误区排名一:不重视基础,不去培养眼界和审美
这是属于意识层面的问题了,为什么我要放在第一位,因为这是你的职业发展根基。软件操作难吗?只要花时间学了,人人都能学会。但是学会了有什么用呢,你只不过是把“某种既定好的东西”通过软件制作出来罢了。会制作是不够的,你还得做得好看,只会制作也是走不远的,学会创作才是最终目的。
那创作的前提条件是什么,就是需要你有足够的积累,首先就是基础扎实,再就是把眼界审美都提上去,然后就是大量的临摹练习,再加上你实际的工作项目磨练,这样才能慢慢培养自己的风格和设计思路,才能谈设计。
什么样的基础需要你去培养,起码软件的一些基础原理要明白吧,涉及到的一些光、色、材质等物理原理也需要去掌握,还有关于艺术的构图、色彩、排版等原理都是必不可少的。
还有眼界、审美,都是我反复强调的,但是总有人对这漠不关心,最后导致的结果就是,你根本分辨不出来什么是好的,什么是有问题的,哪怕你确实去临摹了作品,但是你临摹的原作品本身就不出彩,那你后续的努力就被打了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