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贾母给王熙凤过生日,宠爱和荣耀都是虚的!安排她和王夫人吃散伙饭才是真的

《红楼梦》第四十三回,写道贾母专门凑份子给王熙凤摆酒请客过生日。看上去是贾母给凤姐的宠爱和荣耀,连王夫人都没有这个高级待遇。
但是,只要细读原著就会发现完全不对味,贾母这样大张旗鼓的搞事情,哪里是要让凤姐安心受用两天!她分明是在把凤姐架在火上烤啦,让凤姐不得不公开站队到自己阵营里,共同对抗王夫人。
这件事贾府中很多精明人都看得一清二楚,尤氏几次三番说:“过了后儿,知道还得象今儿这样不得了?”、“我劝你收着些儿好,太满了就泼出来了”就是嘲笑凤姐好日子过到头了,赖嬷嬷也忍不住两次提点凤姐,可是王熙凤其实已经没有退路了。
在凤姐生日当天更是发生了很多不好的事情,宝玉去祭奠金钏,编谎话说北静王死了爱妾,贾琏和仆妇鲍二家偷情,商量要治死凤姐,被捉奸后,鲍二家的羞愧自尽,周瑞家的儿子喝醉了撒酒疯,在凤姐院子里闹事。
尤其是贾琏提着宝剑追杀凤姐一直追到了贾母面前,贾母的态度明显是偏心贾琏,还责怪凤姐吃醋呢!那有多少真心的宠爱可言呢?
一、贾母给王熙凤凑份子过生日,是报复王夫人。
《红楼梦》第四十三回“闲取乐偶攒金庆寿”,写的是贾母为了给孙媳妇王熙凤过生日,别出心裁学小家子凑份子,把贾府里所有的主子,以及有体面的奴才嬷嬷们都叫来,让大家凑钱给王熙凤过生日。
看上去是贾母作为太婆婆对孙媳妇的宠爱,也是王熙凤的荣耀,可是只要细品就会发现根本不是这么回事!
首先,王熙凤作为孙子媳妇,她在贾府的地位其实不高,上面三层公婆不说,连赖嬷嬷这种有体面的老奴才都压她半头。人家赖嬷嬷在贾母面前能坐着说话,凤姐只能站着伺候。贾母就是再怎么宠爱凤姐,想要给她体面风光,也没必要这样大张旗鼓的给凤姐一个小辈儿过生日。
贾母这样明显在故意的搞事情,重点就在那句“难为她一年到头辛苦”,贾母这就把王熙凤架在火上烤,拿她作筏子在打王夫人的脸!因为王夫人才是荣国府真正的当家主母,贾母只感念王熙凤一年到头的操劳辛苦,不就等于在骂王夫人当甩手掌柜没用吗?
虽然王夫人无能没用是事实,但是看破不说破,大家还能做好婆媳。贾母这样公然大张旗鼓表彰王熙凤,王夫人的脸可往哪里搁?
已经很没面子的王夫人还要出不少的钱,她是不是快要气死呢?王熙凤以后在她手下还能有好吗?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没好!后来王夫人在贾府的生日上,跟邢夫人一起欺负王熙凤,落井下石把王熙凤气得哭肿了眼睛,根源其实在这一回里呢!贾母早就逼着凤姐公开站队,和王夫人闹掰了!
贾母为什么要这么干呢?因为在这之前不久,王夫人干了一件触怒贾母的事情,那就是她悄默声地挖墙脚,把贾母给宝玉的大丫鬟花袭人收为己用,并且还提拔袭人提前享受姨娘的待遇,许诺让她以后给宝玉做妾。
王夫人虽然是当家主母,但贾府最高贵的掌权女主子仍然是贾母,王夫人有大事还是要跟贾母汇报的。宝玉是贾母一手抚养长大,花袭人也是贾母的八大丫鬟之一,贾母亲自安排借用袭人给宝玉做保姆,她真正给宝玉安排将来做妾的是晴雯。
这些事情王夫人都是一清二楚的呀,可是王夫人不知会贾母一声就更改了袭人的岗位,还越过贾母把袭人定下给宝玉做妾。摆明了就不把贾母这个婆婆兼领导放在眼里,贾母的权威被触犯了,哪有不生气的道理呢!
很多读者误以为王夫人不公开袭人的身份,也不让袭人去给贾母磕头,直到第七十八回撵了晴雯才一起跟贾母汇报,那之前贾母就不知道这码事。其实,王夫人一挖墙脚,贾母就知道了!作者至少在书中写了三个细节证明:贾母早就对袭人和王夫人勾结在一起的事情,一清二楚。
第一个细节,第三十六回,王夫人给袭人调岗之后,安排王熙凤挑一个丫鬟给贾母补上,书中写道:王熙凤“自去挑人回贾母话去,不在话下”,凤姐是专门去跟贾母就这件事回了话的,贾母屋里突然多一个贴身伺候的、一两银子月钱的大丫鬟,贾母岂能不过问?就算贾母不在意,鸳鸯岂能不管这新来的丫鬟?鸳鸯知道,贾母必然也就知道。
第二个细节,第四十回,贾母在大观园宴请刘姥姥,吃晚饭剩了很多饭菜,凤姐、李纨和鸳鸯一起吃饭。鸳鸯打发人给凤姐屋里的平儿送了两碗菜,因为李纨在身边,也提到李纨的陪嫁丫鬟素云,凤姐这时候特别提醒:“袭人不在这里,你倒是叫人送两样给她去。”
平儿和素云都是主子奶奶的陪嫁,平儿是通房小妾,素云当年未必不是贾珠的屋里人,那袭人算是个什么东西?她有这么大脸,可以比紫鹃、待书等丫鬟多吃一份屋里人才配吃的饭菜?其实这里也是王熙凤在故意提醒鸳鸯,袭人如今的身份比较特殊,和以前不一样了。
第三个细节,在第五十四回元宵夜宴上,贾母当众骂袭人“拿大”,王夫人说情也不管用,后来说到袭人母亲死了,贾母表示要赏钱,王熙凤当众说“前儿太太赏了她四十两银子”,荣国府里只有外面买来的姨娘,家人丧葬费才有四十两银子可拿,贾母管家多年,一清二楚。
到了后面探春管家阶段,袭人是宝玉的“屋里人”已经是个公开的秘密,赵姨娘为了兄弟的丧葬费来找探春闹事,探春更是明说道:“将来环儿收了外头的,自然也是同袭人一样”。
所以,种种事实证明,贾母对王夫人私自挖了袭人的事情一清二楚。她当然不会受这个窝囊气,老太太的手段高明着呢:你不仁别怪我不义,你挖走我一个丫鬟,我就卸了你的臂膀,让你的亲侄女王熙凤来跟你打擂台。
二、赖嬷嬷等精明人都看在眼里,尤氏取笑凤姐:别得意,你的好日子要到头!
贾母要给凤姐做生日,特意找了王夫人来商量。王夫人表面笑嘻嘻,一切都是“老太太怎么想着好,就是怎么样行。”其实一边摸着自己被打肿的脸,一边内心暗戳戳琢磨着怎么收拾王熙凤。
贾府里的精明人都看破了这一切,贾母这是要拿凤姐作筏子压制王夫人,表现明显就是赖嬷嬷和尤氏两个。
赖大的母亲忙站起来笑说道:“这可反了!我替二位太太生气。在那边是儿子媳妇,在这边是内侄女儿,倒不向着婆婆姑娘,倒向着别人。这儿媳妇成了陌路人,内侄女儿竟成了个外侄女儿了。”说的贾母与众人都大笑起来了。
赖嬷嬷说王熙凤不向着婆婆姑娘,倒向着别人。这个别人当然是指贾母了,赖嬷嬷很清楚,贾母这样一搞,王熙凤别无选择,只能从此以后跟定了贾母,所以婆婆邢夫人和姑娘王夫人都要靠边站,以后凤姐就是老太太的人了!
尤氏更是不停地取笑王熙凤,并且给了她善意的提醒。
尤氏笑道:“你这阿物儿,也忒行了大运了。我当有什么事叫我们去,原来单为这个。出了钱不算,还要我来操心,你怎么谢我?”
尤氏笑道:“你瞧她兴的这样儿!我劝你收着些儿好。太满了就泼出来了。”
尤氏的话就代表了大家的看法,凤姐得贾母这样操持生日属于很反常的,是“忒行了大运了”,尤氏看不惯凤姐顺杆儿爬的样子,一门心思只想着讨贾母欢心,不惜得罪邢夫人和王夫人。所以,劝她收敛低调一点儿,要不然“太满了就泼出来了”,那就是物极必反,可就不好了。
但是凤姐此时已经没有退路了,贾母把她赶鸭子上架,架到了王夫人的对面,她只能想尽办法讨好贾母才行,要不然才真要倒大霉,里外不是人。
当小丫鬟回话说:“那府里太太和姨太太打发人送分子来了。”尤氏的笑骂也说明,贾母给王熙凤凑份子过生日其实是一场闹剧,并不能过分当一回真事来说,因为会损伤王夫人的脸面。
尤氏笑骂道:“小蹄子们,专会记得这些没要紧的话。昨儿不过老太太一时高兴,故意的要学那小家子凑分子,你们就记得,到了你们嘴里当正经地说……
在王熙凤的生日宴上,贾母特意叮嘱:要王熙凤不要操一点心,要让她做上面的首席首座,还要让尤氏多劝酒,否则自己就要亲自去劝酒了。
尤氏笑道:“说的你不知是谁!我告诉你说,好容易今儿这一遭,过了后儿,知道还得象今儿这样不得了?趁着尽力灌丧两钟罢。”
尤氏这些话细品品就会发现,她是在提醒王熙凤,千万别倚仗着贾母做过分的事情,要不然那就是真的过了今天,好日子也就到头了。
鸳鸯是贾母的代言人,她明知道王熙凤醉了,还特意来死劝,王熙凤不喝,她就说:“今儿当着这些人,倒拿起主子的款儿来了”。并且她专门提到王夫人,说“就是我们在太太跟前,太太还赏个脸儿呢”,也是提点王熙凤,不要忘了你上面还有太太,更不要忘了你要靠着老太太!
王熙凤果然得罪不起鸳鸯姐姐,“忙赶上拉住”“拿过酒来,满满的斟了一杯喝干”,而其他丫鬟的酒,包括王夫人身边的大丫鬟彩霞,王熙凤都没有理会,喝玩这一杯是单独给鸳鸯的体面,给贾母表态。
三、宝玉祭祀金钏、仆妇咒她早死、恶奴耍酒疯,王熙凤的生日过的太糟心。
王熙凤这个看上去赫赫扬扬,风光无限的生日,过的很累很糟心。一大早上,她疼爱的宝玉兄弟兼大表弟就私自跑出门去了,不知去向,其实是去祭奠跳井死的丫头金钏,这一天也是金钏的生日。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作者偏偏给凤姐安排和一个不得好死的丫鬟同一天过生日,这可真够不吉利的。更不吉利的是宝玉还编了个谎话,说自己去了北静王府,是北静王的爱妾死了。‘
那边办丧事,这边办喜事,凤姐的喜事还没有北静王府一个小妾的丧事重要,真的好生讽刺。
凤姐酒席上被灌醉了,跑回家换衣服。正赶上丈夫贾琏和仆妇偷情,由此导致一场家庭恶战。以前贾琏还是在外面偷,这次直接偷到了他和凤姐的卧室里,这可真不是一般的恶心人。偷情也就罢了,他们还在说私房话,骂凤姐是夜叉、阎王,诅咒凤姐早点儿死了就好了。
好家伙!怪不得王熙凤当场暴跳如雷,这让谁都要气的爆炸啊!好不容易“狗长尾巴尖耳儿的好日子”,常年操劳的小媳妇翻身过个扬眉吐气的生日,还遇上这种破事儿。
凤姐当然受不了这个气,借着酒撕破脸大闹一场,气的贾琏提着宝剑一路追杀她到了贾母跟前。凤姐直到贾母跟前才醒了酒,小脑瓜子转起来,把过错都推到贾琏身上去了。可是贾母也并不向着她,没有一个人向着她。
这里邢夫人王夫人也说凤姐儿。贾母笑道:“什么要紧的事!小孩子们年轻,馋嘴猫儿似的,哪里保得住不这么着。从小儿世人都打这么过的。都是我的不是,她多吃了两口酒,又吃起醋来。”说的众人都笑了。
凤姐真的好惨啊!自己捉了丈夫的奸,被丈夫追杀,但是所有人却都看她的笑话。大张旗鼓给她做生日的老祖宗也不替她说话,可见也只是要利用她而已,凤姐的一颗心真的是腊月里喝凉水——拔凉拔凉的!
王熙凤和贾琏这一场小家庭的内部矛盾,也折射出荣国府大家庭的内部矛盾,明明是一家人,却跟仇人一样。
当我们以为凤姐生日上的糟心事儿就这么完了的时候,并没有!王夫人还给她找了个不痛快!王夫人自己不方便出手,但是她的心腹奴才周瑞家的最懂王夫人的心事,哪里能让王熙凤白白的踩到王夫人头上呢?
让主子受委屈的奴才不是好奴才,周瑞家的就是个好奴才,她领会了王夫人的心意,就让自己的儿子喝醉了酒,去王熙凤院子里耍酒疯,撒了满院子的馒头。
凤姐儿道:“前日我生日,里头还没吃酒,他小子先醉了。老娘那边送了礼来,他不说在外头张罗,他倒坐着骂人,礼也不送进来。两个女人进来了,他才带着小幺们往里抬。小幺们倒好,他拿的一盒子倒失了手,撒了一院子馒头。人去了,打发彩明去说他,他倒骂了彩明一顿。这样无法无天的忘八羔子,不撵了作什么!”
周瑞家的儿子在王熙凤手下当差,平时肯定不敢不规矩,要不然王熙凤这么严格的领导,他也干不长久。可是为啥王熙凤生日这么重要的日子,偏偏闹了这么一出,肯定就是故意的。
老娘家送来的馒头是给王熙凤的寿礼,寓意是“蒸蒸日上”。正好合了王熙凤攀上贾母的高枝,以后掌握更多权力的好意头。可是周瑞家的儿子偏偏把馒头洒在地上,让王熙凤吃不上这份寿礼,暗示替王夫人出一口恶气。
王熙凤也不是好欺负的,她敢投靠贾母,自然就做好了跟王夫人翻脸的准备。反正她是长房的媳妇,王夫人如今重用她不过是利用,将来宝玉娶了媳妇,难免要夺走她的管家权,她们姑侄俩有着根本矛盾,翻脸是迟早的事情。
王熙凤如今成功攀上了贾母,翅膀也硬了,自己手下也培养起一批爪牙。所以她这次半点儿面子也不给王夫人,口口声声就要把周瑞家的儿子给撵出去。
周瑞家的当时害怕极了,吓得一声也不敢吭,王夫人也不方便出来说话。到底是人精赖嬷嬷,有一次提点了王熙凤说:“奶奶只顾撵了他,太太脸上不好看”。既然赖嬷嬷说出来这话,王熙凤自然不能再硬要撵人,只好就从轻发落了。
总体来说,贾母给王熙凤凑份子过生日,其实跟什么宠爱和荣耀无关,简直就是给凤姐挖了一个大坑,让王熙凤从此不能再当墙头草,只能死心塌地为贾母效力。从此之后凤姐就彻底忠心耿耿跟着贾母鞍前马后了,基本在没有和王夫人有过什么亲密互动,真的成了贾母的心腹人,比如建议设置大观园小厨房,贾母还当众夸表扬了王熙凤。
后来没多久,王熙凤小产之后,王夫人没有半点关心,当初巧姐出水痘,王夫人还亲自带着凤姐求神拜佛,十分关怀呢!
后来王夫人还跟着邢夫人一起欺负王熙凤,拿到绣春囊第一个就想让王熙凤背黑锅认罪。王熙凤想要裁人节省开支,王夫人也不允许。
王熙凤不再伺候王夫人,屋里的丫鬟偷东西,凤姐被平儿一劝,干脆也不管了;李纨和探春、宝钗管家,王熙凤大力支持的是贾探春出头上位。而探春可是贾母的人,宝钗才是王夫人操控的新棋子,也是王熙凤重点打击对付的对象。
王夫人抄检大观园,王熙凤故意不抄检薛宝钗。这也就罢了,可是后来薛宝钗搬出大观园,王熙凤根本都不跟王夫人汇报一下,直到王夫人又去大观园撵晴雯的时候自己发现的。
王夫人当时叫了王熙凤来问话,劈头盖脸的说:“宝丫头怎么私自回家去了?她这去的必有原故,不是有人得罪了她了?”,王夫人这话其实就等于质问王熙凤,是不是她得罪了薛宝钗,此处也可见王夫人和王熙凤之间这对姑侄婆媳之间,关系恶劣到何等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