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C23000黄铜化学成分

2023-07-13 10:09 作者:霆钢金属集团有限公司  | 我要投稿

优质C23000黄铜棒,C23000黄铜板,C23000黄铜带现货,可定制

C23000黄铜具有较高的强度,塑性好,力学性能高,能很好的承受冷。热压力加工,焊接和耐蚀性能也都良好,易成形。

为 750 ℃、 800 ℃、 850 ℃下在 C17200 合金表面制备的 Ta 涂层的 XRD 衍射 图谱。未处理的 C17200 基材为 Cu(Be)固溶体, 不同温度下渗 Ta试样表面均由α-Ta、Ta 2 Be及 Cu(Be)固溶体组成。 衍射图谱中, Ta 在 2θ为 38.472°、 55.549°、 69.581°和 82.461°的衍射峰分别与(110)、 (200)、 (211)和(220)晶面相对应。 由 750 ℃升温至 850 ℃, Ta 衍射峰的角度略向右偏移, 可能由于基体 Be、 Cu 原子尺寸略小于 Ta, 当这两种元素(主要是 Be) 扩散进 Ta 涂层中后, 使 Ta 的晶格常数变小, 导致 Ta 峰的位置与 PDF 卡片标准峰之间出现偏移。 随着温度的升高, 原子的扩散速度增大, 由于更多的 Be(少量 Cu)原子从基体进入 Ta 涂层, 使 Ta 的晶格畸变增大, Ta 的衍射峰进一步向右偏移。

C23000黄铜化学成分

Cu:84.0-86.0

Ni:0.5

Fe:0.10

Pb:0.03

Zn:余量

杂质:0.3

38.472°时, Ta(110) 晶面的衍射峰峰强最高, 说明 Ta 随着渗金属温度的升高, 主要沿(110) 晶面形成。 在渗金属过程中, Ta 原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向基体表面移动的同时,已经吸附在基体表面的部分 Ta 原子发生反溅射, 重新回到等离子体中。 在不断地溅射与反溅射过程中, 沉积的 Ta 原子向着最稳定的方向生长。 研究表明, 采用交替电子束沉积法, Ta、 Cu 粒子在氩离子的轰击下会形成非晶薄膜 Cu0.3Ta0.7 [85-87] , 形成一层特殊的 Ta/Cu 界面。 C17200 渗 Ta 后, 2θ为 55.549°、 82.461°的衍射峰呈馒头状峰型, 说明Ta 涂层中有非晶相存在, 而非晶态结构由于没有晶界、 位错等而具有优异的性能

C23000黄铜力学性能

抗拉强度:(σb/MPa)≥315

伸长率:(δ10/%)≥25

伸长率:(δ5/%)≥30

不同渗金属温度渗 Ta 表面、 截面形貌及元素分布图。 如图 3-2a 所示,750 ℃/2 h 形成的涂层表面出现 3-33.33 μm 大小不一的岛状凸起, 涂层表面基本上为 Ta和少量的 Be 元素。 观察其截面, 涂层厚度约为 2.88 μm, 与基体结合处无明 显孔隙, 在组织均匀的涂层底部断续出现暗色峰状凸起。


C23000黄铜化学成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