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孟琢】《论语》精读——各分P提到的《论语》句子整理 (P61-P89)

2023-01-12 09:55 作者:狷狷细流  | 我要投稿

P61 知与无知

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P62 智者与仁者

子曰:仁者乐山,知者乐水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P63 从知到仁

子曰: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P65 何为勇

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子曰:“枨也欲,焉得刚。”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P66 勇而无礼则乱

子曰:勇而无礼则乱

子曰: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

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P67 勇与义、勇与真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子曰:“乡愿,德之贼也。”

 

P68 勇与仁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P71 孔子心中的唯一:颜回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

樊迟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子曰:“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

 

P72 颜回与孔子的生死告白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子畏于匡,颜渊后。子曰:“吾以女为死矣。”曰:“子在,回何敢死!”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P73 颜回之死

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

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

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

颜渊死,门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门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P75 骄傲的子贡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贡方人,子曰:“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

 

P76 好学的子贡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P77 朋友之道

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P78 儒家的群己观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子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

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P79 “士”的标准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踁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

 

P80 从儒家对管仲的评价看其历史观的变化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P81 子贡的智慧

子曰:“鲁卫之政,兄弟也。”

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P82 贴心的子贡

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子曰:“莫我知也夫!” 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子曰: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贡,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

 

P83 子路与颜回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子曰:“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P84 君子之风

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

 

P85 子路的大义(一)

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P86 子路的大义(二)

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P87 子路与冉有

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孟琢】《论语》精读——各分P提到的《论语》句子整理 (P61-P89)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