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爱情故事里,是否能先有我们自己?
关于逆向穿越的设定的讨论,一直是评论区经久不衰的话题。而无论怎样设定,是陈旧的,是新颖的,是天马行空的,是充满宿命感的,在我眼中只不过都是承载这个故事的舞台而已。
我更关心的是,舞台之上,会是一个怎样的故事?
很显然,《古相思曲》是一个爱情故事,但如果它只是一个普通的古偶爱情,我也不会心血来潮写下这篇长评了。
让我们把目光移向第一个充满“宿命感”的小高潮。陆鸢为了稳定民心,掏出了凤牌,身影与史书上那一页的陆皇后终于重合。沈不言的心声如此说道:“丧弟之痛,复仇之恨,家国之责,似乎每一样都比你我之情重要。”这句台词的表面意义很容易理解,谈恋爱并不是最高优先级的事情。如今家已破国将亡,女主反抗的宿命,不仅仅是一个人的爱而不得,更是九国乱世下的沧海横流。在这在以爱情为主线的故事里,极大地丰富了剧情的内涵和深度。

但同样重要的是,这句话是沈不言的心声,代表了男主角对于女主角的理解与尊重。在这么多年“你无情,你冷酷,你无理取闹”的熏陶下,我们早就习惯了男女主角无意义到近乎幼稚的争吵:虽然长了张嘴但就是不想解释,虽然解释就是我不听我不听。以至于我们都忘了,我们理想中爱情的模样,根本不是这样。
理想中爱情从来不应该是一种相互折磨,而是恰好我缺的,你有,你缺的,我有。
现代人沈不言是一个缺爱,缺少仪式感,缺少陪伴的人。在故事的开头,他会觉得过节日,挂牌祈愿,祓禊去灾这些事毫无意义,满脑子都只有工作和赚钱。站在功利的角度,确实没有意义,但人们会做这些事,不都是为了寄托自己的情感吗?随着故事的推进,陆鸢丰富了他的情感世界,他也更加注重情感的需求而不是物质的生活,开始注重上巳节,甚至也开始搞起了挂牌祈愿。在南梦湖畔,孤儿出身的他终于有了家的陪伴。

小村姑陆鸢又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十八岁的她看上去是如此无忧无虑,似乎如果她没有遇到沈不言的话,才会过上平凡又幸福的一生。但这只是一厢情愿。乡里贪官鱼肉百姓,北烈兵锋直指火烽堡。江河日下,千千万万如陆鸢一般平凡的人在时代的洪流面前毫无反抗之力。所幸她遇到了沈不言,给了她反抗的力量和勇气。与流行的穿越文学不同,沈不言没有教十八岁的她超越时代的科学技术,也没有抄几句古诗词人前显圣,更多的时候是在教陆鸢独立思考的能力。一个拥有了现代人思想的陆鸢,才能在沈不言不在的十多年间里与李拥分庭抗礼,才能教得出一个能一统九国的楚同裳。

此刻,让我们重新回顾两条相反的时间线上不断成长的两位主角,我们真的要纠结于故事的结尾是BE或者HE吗?有时潜意识里总觉得,如果爱情没有结果,那故事就不完美了。但我认为,在我们的爱情故事里,首先应该拥有我们自己的位置。爱情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我们在爱情之后,我们发掘到了藏在内心深处的渴望,我们以彼此为镜成为了更好的人。
最后我想再谈谈李拥这个反派,这是我在整个剧本中最感到惊喜的一个角色。他不是一个徒有概念的大恐怖,也不是一个脸谱化,从始至终把坏字写在脸上的人物。在剧中我们能清晰地看到那个曾经踌躇满志的李节度使,在名与利的引诱下扭曲了一生的过程。在结局处,他说他赢了,是因为他太在乎所谓的“名”了,他成为了“贤相”,而陆鸢却是“妖后”。但谋大事者,图的是“实”,能成事者如陆鸢,又何必在乎史书公平与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