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白天鹅”和“黑天鹅”——乱谈

2020-11-07 17:01 作者:江苏正一  | 我要投稿


继“首席舞者”争论之后,B站的小乌鸡们又为“华人之光”的一本自传——《我和芭蕾》(书中的第56页)中的一句话“一般来说,剧中的“白天鹅”和“黑天鹅”由性格气质的不同,也由于对演员的形象、技能、体力的要求很高,多数情下由两位女演员分别扮演。但是,第一次跳全剧,就由我一个人独撑舞台。”而相继吐槽,作为一个多年研究芭蕾史的我,又忍不住要给圈子外的朋友们科普了,因为这段文字有误人之处。



《天鹅湖》于1877年3月4日(儒略历2月20日)由朱利叶斯•文采尔•列津格尔(Julius Wenzel Reisinger)编导在莫斯科帝国大剧院首演,由佩拉格亚•卡帕科娃(Pelageya Karpakova)饰演奥吉塔和维克托•吉勒(Victor Gillert)饰演齐格弗里德王子。关于是由谁饰演的奥吉莉娅,在当时的海报中隐藏了饰演奥吉莉娅演员的名字。尤里·阿列克谢维奇·巴赫鲁申(Yuri Alekseevich Bakhrushin)认为这是一位来自芭蕾舞团不知名的舞者,但是伊丽莎白·苏丽特丝(Elizaveta Surits)对这个假设表示怀疑:当他们第一次出演他们的角色时,所有演员的名字都写在了海报上,甚至连芭蕾学校的学生都在海报上。苏丽特丝本人倾向于评论家Y.斯洛尼姆斯基(Y.Slonimsky)的观点,即奥吉莉娅是由佩拉格亚•卡帕科娃饰演的,但决定在海报中不写她名字,是想给观众一个惊喜。

那么接下来由马里于斯•佩蒂帕(第1和第3幕)和列弗•伊万诺夫(第2和第4幕)编导的《天鹅湖》于1895年1月15日(儒略历1月27日)在玛丽娅(马林斯基)剧院上演,由皮耶莉娜•莱尼娅妮(Pierina Legnani)饰演奥吉塔/奥吉莉娅。莱尼娅妮一人分饰二个角色奥杰塔/奥吉莉娅,她和佩蒂帕都觉得柴科夫斯基的音乐正好用来表演“挥鞭转”这项绝技,更是将整个“双人舞”推向顶点,于是便用作(第三幕)“黑天鹅双人舞”的结尾部舞最后一个独舞中,并且不可遏制地再度喷射出一连32个“挥鞭转” 把第三幕推向高潮,自此以后,黑、白天鹅便由芭蕾女首席一人饰演,而32个“挥鞭转”也成为芭蕾女首席的必备技术。

讲到这里,大家就有一个印象了,从最初和版本以及后来马里于斯•佩蒂帕和列弗•伊万诺夫的版本,都是由一分饰二角的,而不是“一般来说”是由俩人来饰演的,如果说,一个人不了解芭蕾史,出现点常识性的的错误,大家都会去原凉的,因为人不是神,不可能什么都会知道的,何况还是个女孩子,连上帝都会原凉你,而且你也没有功利目的,为什么我们不能得饶人处且饶人,但最最关键和及其恶劣是,如带着功利性的目的,欺骗广大圈外朋友们,以为黑、白天鹅一直以来就是由俩人饰演的,而且要告诉他们,你看,我多么伟大,我是“华人之光”,所以我可以一人同时饰演二个角色,这又回道我上一篇文章中反复提到有,作为一个艺人,做事、写书都要诚实,不能说慌,如果说慌了,就又要上升到道德问题了,这样做人是不是不太好呢?你说呢,这不,又被小乌鸡们抓住把柄了吧,何必呢?

在这里我将“华人之光”中“多数情下由两位女演员分别扮演”也给你更正一下“少数情况下是由两位女演员分别扮演”。

1941年由蒙特卡罗俄罗斯芭蕾舞团(Ballet Russe de Monte Carlo)在纽约大都会歌剧院上演的。这部作品以《魔法天鹅》(The Magic Swan)的名称上演,由亚历山德拉•费多洛娃-福金(Alexandra Fedorova-Fokine)饰演奥吉塔;由伟大的芭蕾舞女首席塔玛娜•图玛诺娃(Tamara Toumanova)饰演奥吉莉娅。

1933年,由伟大的俄国芭蕾教育家阿格丽皮娜•瓦冈诺娃(Agrippina Vaganova)根据佩蒂帕/伊万诺夫的版本重新编导上演新三幕四场版本,由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维奇•德米特里耶夫(Vladimir Vladimirovich Dmitriev)编剧,叶夫根尼•姆拉文斯基(Yevgeny Mravinsky)导演,鲍里斯•阿萨菲夫(Boris Asafyev)作曲,嘉丽娜•谢尔盖耶夫娜•乌兰诺娃(Galina Sergeyevna Ulanova)饰演奥吉塔,奥尔加•根里霍维娜•约旦(Olga Genrihovna Jordan)饰演奥吉莉娅。据讲是因为乌兰诺娃不想破自已在观众心目中的光辉形象,所以拒绝出演奥吉莉娅一角。

在以后的演出岁月长河中,偶尔也会有二名舞者分饰黑、白天鹅的情况,但这一切都不能证明你说的这名话是对的,这是因为你不是犯的常识性错误,而你是一个“心机boy”(用得好象不太对,好象是形容男生的),所以是不能原凉的。

再给大家科普一下“黑天鹅”名字的由来,无论是在1877年的原作中,还是在1895年的复排版本中,奥吉莉娅这个角色都不叫“黑天鹅”,而且很多年来她都没有扮演过这样的角色——直到20世纪30年代末或40年代初,她都只是罗斯巴特的女儿。在1895年的复排版本中,莱尼娅妮饰演的奥吉莉娅,出场时穿着一件闪闪发光的五彩蓝色服装,我们可以发现没有任何一根羽毛——很明显,看起来更像一个邪恶的女巫而不是一只“黑天鹅”。 后来《天鹅湖》在玛丽娅(马林斯基)剧院的演出中,奥吉莉娅在整个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都采用了这种类似的服装设计。让奥吉莉娅扮演“黑天鹅”的传统始于何时尚不清楚,但大多数历史学家指出,第三幕(“舞会场景”)是在1941年由蒙特卡罗俄罗斯芭蕾舞团(Ballet Russe de Monte Carlo)在纽约大都会歌剧院上演的。这部作品以《魔法天鹅》(The Magic Swan)的名称上演,由亚历山德拉•费多洛娃-福金(Alexandra Fedorova-Fokine)饰演奥吉塔;由伟大的芭蕾舞女首席塔玛娜•图玛诺娃(Tamara Toumanova)饰演奥吉莉娅。当时,《天鹅湖》在西方唯一为人所知的就是是著名的第二幕(有时也被称为“白幕”(White Act))。为了让观众能区分奥吉莉娅和更著名的奥吉塔, 亚历山德拉•费多洛娃-福金让图玛诺娃穿着黑色服装表演,奥吉莉娅几乎是意外地被称为“黑天鹅”(The Black Swan)。虽然图玛诺娃并不是第一个在跳舞时穿这种服装的芭蕾女首席,但她在1941年的表演开创了这一传统,很快,奥吉莉娅就成为了“黑天鹅”,这一传统迅速传播到世界各地,包括俄罗斯。


“白天鹅”和“黑天鹅”——乱谈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