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逃多久不用被抓?

2023-02-25 09:06 作者:法律小憩  | 我要投稿
       逃多久不用被抓?这个问题涉及到一个法律概念——“追诉期限”。什么是追诉期限?如何计算追诉期限?本文来讲讲。

 

一、什么是追诉期限

 

       追诉期限(也称为“追诉时效”)存在于刑事案件中,类似于民事案件中的诉讼时效,可以理解为,某人犯下某个罪行,公安机关等国家机关只能在一定期限内追究这个人的刑事责任,过了这个期限,就无权对他的这个罪行进行刑事立案、定罪处罚。

 

二、不受追诉期限限制的情形

 

       有人会想,那是不是只要我犯罪后逃到深山老林或者国外去,等到追诉期限一过再回来正常生活,就不会被抓了?

       当然不是,只要在追诉期限内,公安机关等国家机关对相关犯罪行为立案处理,或者被害人提出控告,这个案件就永远不会受到追诉期限的影响,不管你逃到哪里、躲了多久,都要被追究刑事责任。

 

       《刑法》(2020年修正)

       第八十八条 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三、追诉期限的计算

 

(一)期限的确定

 

       《刑法》(2020年修正)

       第八十七条 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什么是“法定最高刑”?例如故意伤害罪,从刑法看分为三个量刑档次,简单概括为:致人轻伤,三年以下;致人重伤,十年以下;致人死亡,最高死刑。某人故意伤害致人轻伤,“法定最高刑”指的并不是对应的故意伤害罪的最高刑(死刑),而是要根据案件的具体情节、根据致人伤害的结果(轻伤),确定适用的量刑档次(第一档:三年以下),进而才能确定法定最高刑(三年)。

       在确定法定最高刑(三年)之后,根据上述法条,确定适用的条款(第一项: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最终确定该犯罪行为的追诉期限(五年)。

 

       《刑法》(2020年修正)

       第二百三十四条 【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二)起算时间

 

       法条内容清楚,不再解释。

 

       《刑法》(2020年修正)

       第八十九条 追诉期限从犯罪之日起计算;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在追诉期限以内又犯罪的,前罪追诉的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计算。

 

       总的来看,比起民事案件的诉讼时效,刑事案件追诉期限的适用更加的严格,实际情况中能够利用这个规定成功避免承担刑事责任的并不多见。与其想着犯罪后如何才能逃避法律责任,不如停止自己犯罪的念头,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四、治安案件的“追诉期限”

 

       治安案件中没有“追诉期限”这个概念,但类似的规定是有的,期限统一为“六个月”。

 

       《治安管理处罚法》(2012年修正)

       第二十二条 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在六个月内没有被公安机关发现的,不再处罚。

  前款规定的期限,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法律依据:

1. 《刑法》(2020年修正)

2. 《治安管理处罚法》(2012年修正)

逃多久不用被抓?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