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34 高考日 我和儿子说“人生很长,无需慌张”
今天是高考日。喊儿子起床后,我问他:“你要参加高考吗?高考就是上大学的考试哦。”
“我长大了,也要参加高考吗?”儿子带着困意问。
这个问题,出乎意料。我家就是个普通家庭,参加高考,似乎是他人生的必经之路。
无论如何,是时候和孩子谈谈“高考”和“竞争”了。
一、高考
高考是竞争的一种表现形式,其重要性,无需赘言。然而,人生太复杂,没有“一考定终身”之说。
首先,高考只是求学路上的一道关卡。没通过高考,不代表孩子的能力不行。
我认识一位90后,16岁辍学,学习汽车修理,肯学、肯吃苦。2018年前后,他抓住天猫店扩张的风口,售卖汽配产品,积累资本;后开办奔驰大G改装实体公司,年收入数千万。
无数实例说明,高考只是一个常规选项而已,我们应该尊重孩子的个性化选择。
其次,家长过分注重高考,会使家庭气氛降到冰点。夫妻因着孩子的成绩,互相指责;亲子关系,剑拔弩张;孩子背负过多压力,心生焦虑,甚至抑郁。
我想让儿子正确看待各类考试,充分享受学习过程,不执拗于结果。求学路上,孩子理当通过不断实践,学习知识和技能,展露价值,收获友谊和快乐,而不是“唯分数论”。
同时,孩子要知道爸妈会无条件爱他,不会因为他成绩好,就顺从他;也不会因为他成绩差,就否定他。考试从来都不该,成为衡量孩子价值的标准,高考也不行。
二、竞争
平日里,孩子们可能会遇到各种竞争,例如比谁先完成任务、比谁跑得快等等。
竞争不是坏事。孩子参与竞争,清楚认识自己的能力,也能学习对手身上的闪光点。
但是,过度竞争会影响人际关系,毕竟“赢”家都是少数。家长需要引导孩子,辩证看待竞争,合理把握竞争的“度”。
在竞争中,孩子需要保持耐心,尊重对手,而不是陷入嫉妒、摆烂等消极情绪中。
对于受挫的孩子,家长可以给予共情,让孩子通过击打“枕头”等方式,学会与自己和解;和孩子一起爬山、读书,平衡竞争带来的压力;家长还可以通过“让孩子赢”的游戏,帮他恢复自信。
如何让孩子赢呢?在对战游戏中,家长需要“十输一赢”,漫不经心地输给孩子。孩子只有经常体验过胜利的感觉,才会建立自信,不惧外界挑战,即使失败也没关系。
每年高考竞争之惨烈,有目共睹,今年尤甚!1293万考生,壮哉!诚如笔者所言,“人人皆有所长”,我们不能总是和他人做比较。
“10后”的孩子,也注定逃不开考试的摧残。我们要提前给孩子洗脑——“不管考得怎样,你们都是独一无二的宝贝”。用最充沛的情感表达,让孩子确认自身存在的意义。
最后,家长要使孩子笃信“高考”和“竞争”只是一段经历罢了,绝非全部人生。“儿砸,人生很长,无需慌张!”(全文1076字,感谢阅读。)
往期回顾:
No.27 安庆母女三人投河背后 盘点父母的糊涂性格(二)
No.26 3岁儿童车库内被撞身亡 盘点父母的糊涂性格(一)
No.23 母亲节将至 7岁儿子竟然说不给我养老
No.22 你别总夸我了 用鼓励替代赞扬
No.20 从史航性骚扰事件 聊儿童性教育底线
No.16 你打!你打吧!长大我就能打你了!
No.15 管好你的情绪 疗愈自我 快乐育儿
No.14 扪心自问 你有破坏孩子的安全感吗?
No.13 一眼识别孩子性格 对症下药
No.11 张家界跳崖隐情 那脆弱的亲子关系
No.6 拒绝讨好 从女星私密视频谈讨好型人格
No.3 常想一二 育儿之论复杂性
作者简介:憨妈琪琪公号主理人,南京师范大学新闻学专业研究生,曾任现代快报记者,曾先后于苏宁云商、卫岗乳业担任部门主管。现居家兼职中,阅读近百本育儿书籍,努力在日常中读懂孩子,快乐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