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我对“郭剧”的一点看法

2023-08-04 11:03 作者:聂老夫子  | 我要投稿

钢丝已经这么自信了吗?叫一声郭长庚还真敢拿自己家主子碰瓷程长庚了? 今天的京剧之所以不同于同光年间的的京剧,是因为它已经拥有了独立且完整的表演体系,简单说就是有了基本的规矩,即以四功五法为基础的表演程式。搞新编戏可以有融合创新,可以突破前人,但基本的规定,比如尖团、上口、基本身段动作等等必须遵循。也就是说,新编戏,不管是古装戏还是现代戏,它先得是“戏”,先得有戏味儿。这是对一部戏曲作品最基本的要求。其次,新编戏之“新”,不应仅停留于表现形式上的新,更应努力追求内容上的新,也就是要在题材、文本和思想上下功夫。京剧虽然不是高雅艺术,但有成为严肃艺术的潜力。可惜的是,后四十年的新编戏,在内容上乏善可陈,其自称的“现代性”无非是新瓶装旧酒,文本可读性更是一塌糊涂。 不过在郭纲先生看来,这些都不是问题。没有能力在舞台上实现基本程式?那就借助市场优势争夺对京剧艺术传统的解释权。没有在文本和思想上进行创新的艺术素养?那就利用“大众”“娱乐”等概念消解京剧艺术中确实蕴含并可以发扬光大的严肃性。没有京剧传承体系中的权威地位?那办法就更多了,包括但不限于:拜赵麟童像为师,请专业演员捧场,创造南派秘本,在排戏之外排演千里送秘本的感人故事,等等。 总而言之,郭纲先生的京剧,不过是消费至上、娱乐至上的时代精神与传统艺术相融合之后制造出来的文化垃圾,不过是用来牟取经济利益的拔了牙的眼镜蛇、阉了的宠物狗、打断了腿的乞丐、被驯化了的奴隶。郭纲先生根本不可能拯救京剧,京剧也不需要先生来拯救;因为作为一个定型之时就已经确定了自己的天花板的艺术,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现代生活的时候,它就应该清楚自己总有进博物馆的一天。它现在需要做的,就是保有自身的艺术传统,尽自己所能去表现和思考现代社会,然后以最体面的方式被请进博物馆,成为我们民族光辉历史的一部分,同时把自己可用的元素留传给后来的艺术家们。至于“郭剧”这种连京剧的地板都够不着的东西,最好的结局是:像劈纺戏一样,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供蛆虫回味。​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对“郭剧”的一点看法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