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们玩过的小车——2012年

……
当我打开名为“车库2012年”的文件夹时,我的心情如上所示。
整个文件夹只有14张小车的照片。
回想起2012年,真是蛮糟糕的一年,也确实是没什么精力玩小车。
因为儿子尚幼,这一年春节我们没有像往年一样,回老家陪双方父母过年,而是留在了北京过春节。
或许是前两年过于劳累透支了身体,春节一过,我就病倒了,卧床一个月。
病好后去了美国、上海出差,回来后趁着有时间,第一次带儿子回了老家。
八月从老家回来后,儿子确诊罕见病,晴天霹雳,从来沾枕头就着的我,开始睡不着,每天深夜躺床上拿ipad看《Running Man》、《X-man》,看到凌晨2~3点实在困得不行才能睡去。此尽管这些年韩综遭受不少非议,但我对这些节目一直心存感激,毕竟在那些苦涩的日子里,给了我唯一能笑出来的时光。
接受现实,和老婆两个人抛开工作,开始跑医院、各种机构,生活总算慢慢重回轨道。
十月,岳父在与胃癌抗争4年后,离开了我们。我的岳父,是即便重病,皮鞋也永远一尘不染,发型永远利利索索,一辈子敢说直话,不怕走弯路,喜欢钓鱼,做饭好吃到爆炸的东北男人,而我是不修边幅,性格随意甚至有点懦弱,不办软事,但也不说硬话,不爱钓鱼更不喜欢吃鱼,不会做饭的东北男人。岳父不擅饮,亦不喜欢北京的喧嚣,性格上的差异,时空上的远离,我们之间的交流很少,但他的英年早逝,还是给了我很大的冲击。
料理完岳父的后事,还未返京,就接到大学班长的电话,我的老乡、同学,云龙兄因病逝世。这位读书时我们眼中的大神,耶鲁LLM,中美执业律师,外资所最年轻的合伙人,在35岁的年纪,如烟花般绚烂消逝,夜空中是他背着书包、水杯、饭盒,走路一蹦一跳的样子。
现在想想,这一年真是不堪回首,但生活就是如此,不希望来的,难免会来,舍不得走的,也终归要走。放弃希望,生活也会抛弃你,无惧黑夜,便有群星。
【重游美国】
美国出差,被千叮咛万嘱咐晚上不要离开酒店,但是咱们美国有人啊,“北京分车小组”成员——老幺cdragon当时正在USC读硕士,晚上开车来接我,于是一个35岁,一个25岁的男人,结伴去逛……沃尔玛,买小车……

回酒店盘点战利品,一小部分是沃尔玛买的,一大部分是老幺平时帮我们“北京分车小组”买的。

平生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现场看NBA比赛,湖人在斯台普斯主场迎战火箭,可惜姚明退役,科比因伤缺阵……这个距离的球票是120美元,陪我去的同事其实不喜欢篮球,直言亏大了,要我请他喝酒。

第二天晚上……

西方因为进入发达阶段较早,所以基础设施和硬件更新放缓,很多酒店还是大屁股电视。
奇奇怪怪的方轮子汽车,不知道是什么脑洞。


日产350Z,前面是日本牌照,后面是加州牌照,或许加州法律规定只要有后牌照即可?
这条街有华人经营的店铺,有不少汉字门脸。


奔驰SL500,最喜欢的奔驰之一,同样没有前牌照,只有后牌照。



【车友小聚】
和“北京分车小组”尚在北京的五位成员,欢迎上海老友ken,这位老友后来经营一家合金小车淘宝店,现在在淘宝也是大名鼎鼎。

【魔都绿光】
那时候网购虽已兴起,但远不及现在发达,各地出差,逛实体店是主要的业余活动。
忘了开在上海哪里的模型店,有当时还比较少见的绿光小车贩售,不知道这家店现在还在不在了。

回酒店盘点战利品,按堆儿码好,出差、旅游帮兄弟们带车,回头聚会喝酒分车,这也是“北京分车小组”名字的由来。

【探亲避暑】
第一次带儿子回老家,和小姨姥一家一起去兴凯湖玩,不爱吃鱼的我见到这一桌子,眼泪掉下来。

表哥送给我儿子的玩具,被我截流了。

【小宝bye】
人生第一辆车——宝来,手挡1.8T,太喜欢了,第一天买回来的时候我恨不得晚上都睡车里。
原本打算儿子18岁的时候作为生日礼物送他的,这不是玩笑,我是真的这么想的。但是孩子大了,经常出门玩耍,需要换一辆大车,10年10w公里,正是好开的时候,受北京摇号政策影响,不卖无法换车,只好忍痛卖掉,被压价,加上置换补贴只卖了4w6。
我和媳妇习惯称他为“小宝”,这是9月26日去提新车前给小宝拍的最后的照片。

【多美卡中国车系列】
多美卡为中国市场推出的中国车系列,里里外外透着对中国市场的不理解,除了红旗之外,其他车要么是没有授权,要么是三菱evo这种国内少见的车型,加上莫名其妙的涂装,终究还是失败了。
多美卡一汽大礼包套装,实话实说这个套装整体水准还不错,就是这浮夸的体积深得廉价年货礼盒的精髓,硕大的包装里面就三辆小车。

【2012再见】
要说这2012,车是没怎么玩,酒倒是没少喝。
再见了2012,再也不要见了。
感谢家人给我最深沉的港湾,感谢身边的朋友给我53度的温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