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之战(二)惧亡者起源
就如同万物生长依靠恒星的照耀,6000万年前,古圣以造物主的身份,穿梭于银河之中,利用自己的无尽智慧与漫长寿命在群星中散播生命的火种,一个又一个荒芜行星被改造成文明的摇篮,一个又一个新生物种在古圣的关照下萌芽、成长、直至走出母星,加入到古圣启迪银河真谛的行列中,银河从未如何繁荣昌盛。但是,有光,必有影,即使如古圣般耀眼的造物主,也无法顾及到全银河的每一个黑暗角落,而就在古圣的目光所及之外,一个未受到提携的类人种族正在他们的母星上艰难求生。与古圣那与日月同辉的漫长寿命不同,这个种族的个体极端短寿,如果说古圣代表着希望与黎明,那么留给他们的则只有绝望与痛苦。

这个种族所在母星的太阳,出于尚未可知的原因,从散发着温柔光辉的生命之源,突变成持续散发着过量辐射的病害温床,致命的光照永远地毒害了这个年轻的种族。健康只存在于生命最开始的10年,等到18岁刚成年时,他们已是满身毒瘤,面容枯槁。无论是如星辰般崇高的三圣议会,还是如尘土般渺小的平民百姓,所有族人都会在短暂的童年之后受到不治之症所困扰,所有个体极端短寿。从懂事到入殓,一生都生活死亡的阴影之中。未知生,已知死,他们被称为惧亡者。

对死亡的恐惧与崇拜是惧亡者社会最大的矛盾,快速更迭的统治阶级只醉心于打造雄伟的陵墓,难有远见;专为贵族提供墓葬服务的技巫教派垄断科技相关的话语权,成为特权阶级;普通人生活在装饰与坟墓接近的地穴之中,从日用品到奢侈品全部与墓葬有关,毕竟每一次入睡都有可能一睡不醒,而对比死后长眠,他们活着的时间实在太过短暂与痛苦。

在各种延寿技术都被证明收效甚微之后,惧亡者开始将希望寄托在逃离母星系,逃离那致命的太阳辐射。他们在发展出亚光速星际航行技术后,就急不可耐地乘坐殖民飞船向外太空进发。但短寿的宿命如诅咒般如影随形,不仅没有随着惧亡者离开母星系而结束,反而随着一个个殖民地的建立而被传播到整个银河。星际航行没有为惧亡者带来长寿,反而是大大小小墓葬群仿佛是在嘲笑着整个种族的短寿一般,伴随着惧亡者的扩张脚步从无数星球上拔地而起。

在所有努力被证实是毫无意义之后,惧亡者在绝望中沉寂了,而沉寂后爆发而出的则是无比疯狂。新建的殖民地距离母星越发遥远造成的通讯困难,叠加朝代更迭过快的统治阶级权威缺失,外围世界的王朝统治者开始违抗来自三圣议会的指令,内战不断;掌握科技的技巫教派笑看烽烟四起,甚至主动向攻守双方出售武器,促成战争;享乐主义与虚无主义盛行,从上层贵族到底层百姓,不是在战场上倾泻暴虐,就是在暗室中醉生梦死,社会运作接近瘫痪,各个王朝深陷纷争,三圣议会的统治摇摇欲坠。

就在惧亡者因为无法摆脱宿命而深陷内战之际,他们遇到了古圣。古圣精妙的灵能掌控能力让惧亡者惊叹不已,而其接近永恒的寿命更是让惧亡者心生嫉妒。三圣议会,尤其是最高统治者寂静王,认为向古圣开战能将所有惧亡者重新团结到自己身边,如果打赢了,就能踩着古圣的尸骸获得永生的奥秘,万一战况僵持,至少能保证惧亡者不会毁灭于内战。

古圣拒绝提携惧亡者的原因,现在已经不得而知,有可能是因为古圣在惧亡者身上嗅到了星神的臭味,也有可能是他们对此根本无能为力,后世对于这段历史的认知主要来自于豆芽的神话与排骨的自述,但众所周知,灵族的记载中充满了傲慢与偏见,而太空死灵的记忆存储器在6000万年之后也难言精准。无论如何,天堂之战的序幕徐徐展开,三圣议会的如意算盘打的劈啪响,可是惧亡者没有料到,所谓心比天高,命比纸薄,自己引以为傲的雄伟军队,在古圣面前居然是如此的不堪一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