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2019年浙江省考公务员申论A类分析题答案 用实践论分析运河名称变化

2019-11-15 09:43 作者:柳夫子讲道理  | 我要投稿

(一)###《实践论》中说:“客观现实世界的变化运动永远没有完结,人们在实践中对于真理的认识也就永远没有完结。”运用这个观点,结合资料3,分析运河名称的历史变化。(20分)

要求:(1)对观点的理解正确,运用得当;(2)分析深刻,逻辑清晰;(3)字数不超过350字。

这道题出非常有想像力,和2019年江苏省考的 分析题答案 三怕的执法工作启示 可以说异曲同工。这种出题思路你是否理解,能否准确应对?

今日更新4学时,柳夫子讲道理@微信订阅号

实践论中的这句话强调了物质决定意识

这是这句话的本质内涵,以及它表述的思考方式。你注意,你不仅要理解这句话的内涵,更重要的是理清这句话所限定的思考方式

对你而言,你要通过这句话所限定的思考方式来做题,根据限定方法论,限定思考方式来答题,很有意思。

类似2019年江苏题,它要求你从“怕”反推问题本质,再把问题本质调转一下表述成工作启示,连续的反转。后续课程冲刺,我会讲这个思路,帮助你突破。

坦白说,这个出题思路就是一个障眼法,它把本来可以直接问的问题,绕了圈去问。

当然你不要小看这个圈,这个圈本身就会迷惑误导很多同学,很多同学一看这句话就懵了,也就是被障眼法所误导了。

而且就算你理解这句话的内涵和思考方式,你怎么去分析呢?

物质决定意识而意识反映物质

这就是一个镜像关系,物质决定意识而意识反映物质,二者形成联动关系,进一步地,按照这个思路,你看到物质就应该明确意识,而看懂意识就应该能反推物质。

这里名称是意识的具体形式,运河发展是物质本身,你要从名称沿革反推运河发展。

变化过程和时间纬度如何准确表述

资料里讲述了运河发展的历程,时间跨度从春秋到现代,而且各个年代即有联系又有区别,你怎么去准确表述?

比如元明清三朝资料是放在一起表述的,这段时间的运河发展主旨是什么?同时,元明清的彼此的差别是什么?你怎么把这个细节说清楚,尤其是,各个时代彼此承接发展的关系,你怎么写明白,怎么把关键信息说清楚?

另外,时间纬度如何表述,如何表述变化。

魔鬼在细节中!浙江省考申论资料内涵丰富,出题思路引而不发,要你自己理清,你要特别注意。抓住重点,才能事半功倍,加油。

参考答案

运河名称的产生及变化与其功能演进的过程,密切相关。

早期水运不发达,人工运河规模小,多称之为渠,沟;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兴建水利,漕渠特指指当时在汉中水利工程;隋唐时期,运河数量增加,漕渠成为人工运河泛称,同时,运河规模和运力进一步提升,可以媲美天然河流,出现“漕河”一词;

宋代由于商业运输,贸易繁荣,推动了运河规模进一步扩大,不再局限运粮,运河作为专有名词出现,同时,由于运河开始部分贯通,“大运河”一词在南宋运河段出现,但此时运河未彻底贯通,还是分段命名。

元明清时期由于国家统一,运河逐步整合南北贯通,运河开始指称京杭大运河。元代北方仍以运粮为主,以运粮河称呼,仍处于分散状况,运河一说并不常用;明代分段的漕河在清代进一步整合,清末实现贯穿南北的大运河,统称运河;

2014年申遗过程中进一步将隋唐浙东运河合并,具备国家意义,称之为中国大运河。



2019年浙江省考公务员申论A类分析题答案 用实践论分析运河名称变化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