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防弹衣阻挡.50BMG的一些看法
首先,大家都知道,防弹衣只有挨子弹就会震死人属于是互联网经典谣言之一

但各路军迷博主的科普之后,随之而来的则是防弹衣无敌论,想当然的以为只要防弹衣不被穿透,就一定不会受伤
甚至某些视频里12.7x99mm的子弹没击穿防弹插板,很多网友就想当然的嘲讽“你们这些说断肋骨的都是军盲”之类的话。
【中字】世界上第一件50cal级防弹衣-Worlds First 50cal rated body Armor
---------------------------------------------------------------------------------------------------------------------------
子弹与防弹衣碰撞后产生的压力波与防弹材料的快速变形挤压,撞击点处压力骤升,压力波在胸腹腔传播、反射,从而损伤脏器。并且子弹传递到人体的能量依然很大
所以说,某些人别拿你一脚和心肺按压碰瓷.50bmg了,原理都不一样,而且你人一脚总动能都没.50bmg传递到防弹衣后人体的能量高。
我说个不严谨的比喻,用皮筋弹在手臂上下凹一公分与手指按上去下凹一公分伤害能一样吗?

国内外相当多测试都不认为防弹衣能够完全抵挡子弹的伤痕
NIJ标准压痕深度超过44mm视为对人体有损伤。由于这一判定标准仅考虑防弹衣变形造成的损伤,对胸壁变形产生的应力波的损伤效应没有考虑在内,因而应用在损伤判定方面有较大的局陷。
使用22头41千克—69千克重的长白猪,根据子弹速度分为910m/s组(6头)、740m/s组(4头)、590m/s组(4头)、假致伤组(4头); 生物力学测试(4头)。
射击距离25米,瞄准心前区。防弹材料:防护等级为NIJ3级陶瓷防弹插板(4.2mm氧化铝陶瓷+16mm高分子聚乙烯板)和警用Ⅱ级46层高分子聚乙烯材料。均未击穿。
过程我就不说了 直接上结论
少部分能量通过防弹衣的后凸变形挤压胸廓造成局部心肺损伤的同时,也可通过对胸廓的挤压导致上腔静脉、颈动脉瞬间高压。
防弹衣后心脏窗中弹直接可导致心肌断裂、出血。在本实验中910m/s组无一例外出现了左心室心内膜下的出血,并且在中弹瞬间有创动脉血压急速下降,有时收缩压可降到伤前的1/2,持续时间为5min,脑损伤时由于颅内压的上升为保证脑组织有效的灌注,血压常常是升高的,但是由于心脏损伤后泵作用的减弱,导致脑血流量下降亦可加重脑损伤
压力波通过骨骼系统的传递作用于颅内的脑组织,引起颅内压瞬时增高,从结果反映出局部心包腔在瞬时压力峰值并未比远达的颅内峰值要高,在910m/s组颅内瞬时压力峰值反而比心包高,可提示我们颅内压的升高不单是胸腔的挤压和血流动力学的改变,还存在直接骨性传递的作用。这几种机制并不相互排斥,或许是共同作用的结果。
在实战条件下,远达脑组织的损伤也许比局部的损伤显得更为重要,因为可能导致中枢神经的抑制,进而影响作战人员的判断、思维。导致作战能力的丧失或是下降,直接造成战斗减员。
资料来源: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1年10月15日 第三十三卷 第19期 枪弹射击致防弹衣后长白猪远达脑组织损伤特点及其机制 苏正林,许民辉,赖西南,张波,黄艺峰,王丽丽(400042重庆,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神经外科,第六研究室,创伤、烧伤与复合伤国家重点实验室)
--------------------------------------------------------------------------------------------------------------------------------------------------------------------
使用用小口径步枪弹射击9头穿戴NIJ3级氧化铝硬质插板加软质pe的复合防弹衣的长白猪(体重大约55千克),在25米处射击背部。
未穿透的情况下有6头猪的脊髓出现顿挫性蛛网膜下腔出血(66.7%),6头猪心脏出血(66.7%),9头猪肺出血(100%),6头猪肝出血(66.7%) 3头猪肾出血(33.3%),4头猪脑出血(44.4%),1头猪脾出血(11.1%)
并且伴有,脊髓前角细胞神经元变形皱缩,细胞质和细胞核深染,有些细胞的细胞核消失,尼氏体溶解,轴突变形并崩解。髓神经纤维内有空泡和板层小体形成,脊髓前角血管内皮肿胀。
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运动性障碍。
资料来源: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高速小口径步枪弹致防弹衣后猪背部钝性损伤特点
李晓霞,赖西南,王建民,张波,李冠桦,黄艺峰,苏正林,王丽丽(40002重庆,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第六研究室,创伤、烧伤与复合伤国家重点实验室,武器杀伤生物效应评估军队重点实验室)
---------------------------------------------------------------------------------------------------------------------------
通过减装药的方式将三种结构不同的步枪弹调整至动能一致(56式7.62mm步枪弹,着靶动能1800J,xxmm步枪弹,着靶动能1802J,SS109 5.56mm步枪弹着靶动能1786J,室内靶道25m处射击实验长白猪胸部(左锁骨中线45肋间),实验动物右侧卧位,胸部模拟覆盖内层软31层超高分子聚乙烯防弹衣,外层包裹厚度4.2mm氧化铝(等效NIJ3级)
结果:
局部脏器损伤:三组动物局部脏器损伤均以心、肺钝性挫伤为主。心肌大体损伤特点为左、右心室内膜点、片状出血及二尖瓣、三尖瓣点状出血。病理结构损伤特点为肉眼观出血以外心肌仍可见心肌纤维纹理紊乱、肌间隙增大、心肌出血;肺脏大体损伤特点为肺脏点、片状出血,出血位置主要见于防弹衣后凸撞击部位,肺脏出血面积7.62mm组>xxmm步枪弹组>SS109 5.56mm步枪弹组。
肺脏病理结构损伤特点为肉眼观出血以外肺脏组织显微结构仍可肺脏出血,肺间隔破裂等显微结构改变。显微病理半定量分析提示心、肺肉眼可见血主要见于防弹衣后凸撞击部位,但在距离肉眼可见出血5cm处仍可见显微病理损伤.


损伤发生率及严重度7.62mm步枪弹xxmm步枪弹>SS109 5.56mm步枪弹。
依据该模型推测xxmm步枪弹以1802J动能致伤胸部后,可导致作战人员在进攻作战5min内战斗失能,失能可能性最高为80%,重度失能可能性最高为40%。在相同动能水平下,7.62mm步枪弹致伤后失能可能性及失能程度大于xxmm步枪弹,SS109 5.56mm步枪弹致伤后失能可能性及失能程度小于xxmm步枪弹。
数据来源;第三军医大学 2014年第05期 不同弹体结构步枪弹致防弹衣后钝性伤特点及其生物力学机制 王凌青
---------------------------------------------------------------------------------------------------------------------------
上面的《不同弹体结构步枪弹致防弹衣后钝性伤特点及其生物力学机制》就引用了下面这篇国外论文
这论文给出不同背凹能造成的死亡率
用全威力弹射击防弹衣,40mm的背凹有一半概率让猪死亡,34mm百分之25概率死亡。
所有猪都出现了肺血肿,部分猪肋骨骨折。
(上面提到的传递500焦耳造成25%的死亡率对应防弹衣垫料34mm的凹陷)


值得一提的是28mm的以下的背凹就只有较小的病理生理影响,无死亡率。

---------------------------------------------------------------------------------------------------------------------------
m33普通弹在200码的距离垂直入射NIJ4级表现,严重超标nij标准好几倍,那就不用想活了,这程度肋骨内脏没一个能完整的。

我们再来看看某热门视频所谓挡住12.7穿甲燃烧弹的防弹衣的表现,不过这玩意没有用背凹测试所需要的胶泥,也没有用高速摄像机拍摄最大瞬时凹陷。那就只能从其他角度分析了。
把防弹衣的纹路印在木板上并且出现凹陷,并且击裂几厘米厚的木板

这实木板强度可不是某些小姑娘打烂的枯木能比的

顺便击碎木板后面的空心砖


那么人体的抗打击水平呢


人类是相当脆弱的,我真的很不建议你穿防弹衣去挡.50B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