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岁时记(五十三)
【北平岁时记(五十三)】作者:仙舟 益世报-北京 > 1931-04-13 在专制时代,元宵之夕,天子尝亲自出遊关灯,蹀躞人丛,金吾不禁,殆亦“与民同乐“之意也,内廷更有纯粹”贵族化“之花灯悬列”,以娱圣躬,而所制之灯,均以烧珠料,丝,纱,罗,绢,明角,麦秸,通草;更有用金玉为框,水晶为灯者,尤属华贵至极,皆非百姓黎民所能望其项背也。 黄昏之际,各大臣灯,皆朝服入内祝贺。皇上乃赐筵御堦,并勅文武,即席咏上元之诗,以资庆贺。宴罢,即率群僚遍观御制之花灯,又燃花砲以陪衬之,一年之乐,无过于此者。 唐史实录:睿宗元夕作灯树,高二十丈,燃灯五万,号为“火树”。又苏味道元夕诗: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晴尘随马去,明月送人来。遊妓皆秾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蔡君谟上元应制诗:天上晴光留此夕,人间和气阁春阴。又韩偓诗:元宵清景亚元正。杨奂诗:岁岁逢元夜;元夜,亦元宵称谓也。 上纪诸诗,皆系咏元宵之佳句,旖旎耐读,而明末大学士范景文又有燕市灯词丝阙,尤为华丽风流,茲录于下: 其一云:御沟春暖涨冰丝,风煖沙吹日影移,珠缀九微光灿烂,张灯不待月高时。 其二云:王孙约队簇金貂,玉勒青骢待陌骄。文贝珊瑚春不尽,东华门外市三条。——市三条者,指“灯市口”,“王府井大街”,“东四牌楼”而言也。 其三云:朱楼一带郁嵯峨,阵阵香风簇绮罗。龙烛薰风喧不夜,天街到处月明多。 其四云:月明处处度笙箫,春色分明廿四桥。有酒劝君须尽醉,百年能得几元宵!? 前清之季,满人妇女,皆喜作观灯之遊,又虑有拥挤嘈杂之烦,尝遣仆在灯市得堪之处,租赁附近商铺之楼房,以为赏观之保险业。及万灯皆明,烟火俱起,而店肆楼头,钗光闪耀,娇笑喧闹,伊辈虽云为关灯而来者,实则亦灯节中之点缀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