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北地枪王张绣,因诛杀曹操长子和大将典韦,终被曹丕灭亡家族

2023-08-29 14:19 作者:史唠客  | 我要投稿

三国张氏家族之武威张氏

籍贯:武威祖厉

代表人物:张济、张绣

张绣


上期内容说到董卓篡政后,朝廷失信,天下大乱,州牧、郡守各自为政,形成三十多个割据势力。在长达二十年的混乱中,张济、张绣叔侄和张邈、张超兄弟曾短暂形成家族势力。张济出生于武威郡祖厉县,非世家出身,凉州军进京为张济提供了一个机会,西凉军在董卓被诛杀后,一度无主,后由贾诩建议重新集结攻克长安,但不久后内讧,张济因关中饥荒率军侵入荆州,中流矢而亡,部队由其侄子张绣接管。


张绣在张济去世后陷入了困境,但幸运的是,贾诩前来投奔,并为张绣献策。张绣对贾诩非常重视,对他礼遇有加。贾诩通过外交手段使张绣与刘表建立了友好关系,并在宛城驻扎,成功在乱世中生存下来。贾诩是一个聪明而狡诈的人,他善于利用政治手段来保护自己和他所依附的势力。他的到来为张绣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帮助,使得张绣能够在乱世中保持相对的稳定和安全。

作为董卓凉州军事集团最后的精锐,张绣所部的战斗力在乱世中依然强悍。在建安二年和三年,张绣两次成功击败了曹操率领的进攻军队。这两次战斗中,曹操的重要将领典韦、长子曹昂和侄子曹安民都阵亡,给曹操带来了巨大的伤痛,也为张绣家族的未来埋下了伏笔。

这两次胜利使得张绣在乱世中崭露头角,也增强了他在凉州军中的声望和地位。他的军队表现出强大的战斗力和战略眼光,成为了曹操的头疼之处。


建安四年,袁绍曾来招降张绣,当时袁绍势大,统一河北,张绣也有意投降袁绍。但贾诩为张绣分析了局势,认为投降袁绍不如投降曹操。张绣最终听从了贾诩的建议,选择投降曹操。曹操也欣然接受了张绣的归附,并执其手相迎,成为了盟友。

曹操不仅封张绣为扬武将军,还让自己的儿子曹均娶了张绣的女儿,使得两家结为亲家。这种安排不仅是为了巩固曹操在凉州地区的统治,也是为了确保张绣的忠诚和支持。


至于张绣后来的晋升和功绩,确实不仅仅是因为他的战功最高。在官渡之战中,张绣表现出色,有着重要的贡献,因此被迁封为破羌将军。而在南皮击败袁谭的战斗中,张绣再次展现了他的能力,因此被增加了食邑二千户。

然而,这些晋升和封赏背后的原因并不仅仅是因为张绣的个人战功,更重要的是他的归附和忠诚给曹操带来了实际利益。曹操需要稳定凉州地区的局势,并确保自己在北方的统治地位,因此对张绣进行了适当的奖赏和安排。


这个例子确实印证了那句俗话:“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在乱世中,人们的选择往往是出于利益的考量,而不仅仅是个人情感或仇恨。

在曹操平定河北的过程中,他不仅仅通过军事手段,还大力开展统战工作来争取袁绍旧部的支持。张绣曾经杀了曹操的儿子曹昂,但是曹操却能够厚待他,并且让自己的儿子娶了张绣的女儿,这种宽容和大度无疑给其他袁氏旧将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


在这种情况下,不少袁氏旧将纷纷归降曹操,为他效力。这些袁氏旧将中有些人曾经是曹操的敌人,但是在曹操的统战工作下,他们最终选择了归降,并为曹操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根据《三国志》的记载,张绣是在建安十二年从征乌丸的路上去世的,其死因不详。不过,《魏略》提供了一种说法,即曹丕对张绣当年杀害他兄长的事情始终耿耿于怀。这也难怪,因为当时年仅十岁的曹丕也在军中,所幸逃脱了那场败仗,那场惨烈的战斗对他来说一定是刻骨铭心的。因此,曹丕多次在宴会上羞辱张绣,说:“你杀了我的兄长,怎么还有脸来见我?”张绣内心感到不安,最终选择了自杀身亡。


张绣的自杀或病逝,意味着他在曹操心中的地位已经结束。而在219年,魏讽谋反案爆发,张绣的嗣子张泉被认定为同谋,遭到诛杀,其封地也全部被褫夺。这个案件的主理人正是已成为魏王世子的曹丕。这表明,张绣家族最终免不了被秋后算账的噩运,因为他们背叛了曹操。而他们的代价就是家族的毁灭和悲惨的结局。


北地枪王张绣,因诛杀曹操长子和大将典韦,终被曹丕灭亡家族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