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财审实务:租赁负债折现率如何确定?

2023-07-20 18:00 作者:丸子的半个世界  | 我要投稿

财审实务答疑群中小伙伴的提问来看,有不少人脱离书本参与到实务工作中后,很多细节问题搞不明白。比如新租赁准则中租赁负债折现率的确定,就难倒了一些人。或许是因为做题时题目一般都给定折现率,大家就容易忽视一些细节问题,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也不够透彻,很难将考证能力转化为实务能力


本期就由前四大审计前辈吕新建老师就有关实务问题给予视频解答,希望对大家实务工作有所帮助。(正在备考CPA或中级会计职称的小伙伴也重点听听哦~)


文稿内容

大家要明确一点,租赁它本质上是一种融资行为。一些人可能持反对观点,他们认为:只有在融资租赁的情况下,租赁才是融资行为,但是在经营租赁的情况下,它并不是企业的融资活动。对于性质判定这一问题,我们不妨从两个角度来想一下。首先我们可以站在出租人的角度来分析,他出租这一行为是出于什么目的?当然是获得资金回报了 !比如出租人最初购买设备进来时是提前垫资,然后再出租出去获得资金回报,这跟我们理解的投资没有什么区别。

其次,我们再从承租人角度来看。租入比直接购买可以避免自己一下子付出太多采购款,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资金压力。承租人之所以租赁一台设备而不去购买,就是衡量了租与买两个决策下对自己来说最优的决策,与出租人的投资决策相对应,这对承租人来说就成为了一种融资行为。大家也可以结合我之前的一期使用权资产的讲解,其中有提及使用权资产本质上是一种延期付款方式下购买的一种特殊资产(相关阅读戳👉准则实务解读:使用权资产常见误区,你中招了吗?


而延期付款的表现形式就是按照租约(年付/季付/月付)支付租金,对应的租金就是获取使用权资产付出的代价。既然有延期支付,我们会计上做核算时就需要考虑折现,这也再一次说明了租赁是具有融资属性的。那么实务中租赁负债的折现率如何确定呢?我们可以类比分期购买固定资产这项业务活动。比如现款采购某一生产用设备需要100万元,而若采用分期付款方式购买,分三年每年支付40万元,最后合计未来所需支付价款为120万。这时我们采用未来所支付的价款120万元去做一个折现,就可以算出出卖人的资金回报率。

租赁负债的折现率也是这样的实质。但问题在于,租赁业务中承租人租入一项资产是难以确定“使用权资产”价值的(现价),实务中很多信息没有那么容易被我们所取得。

企业会计准则给了一个简便的替代方法,即按照增量借款利率来作为折现率。借款毫无疑问是一种融资行为,准则的这一规定也正是与我前边所提及的“租赁是一种融资行为”相对应。但这里的简化处理,并不是让你简单粗暴去银行官网查询个LPR就套用进去。LPR本就是一个贷款参考利率,而银行放贷会根据借款人的风险评估水平,给与不同的贷款利率。因此,在确定增量借款利率时,我们也要考虑承租人本身的信用风险、增信措施、租赁合同中的担保约定等因素,对所选定的LPR进行调整得出。


可能有人觉得这样分析下来挺复杂的,考虑的因素太多了。我们审计时肯定还要基于重要性原则,如果某家企业本身租约就不是很多,你可以根据租约时间去匹配1年期或5年期LPR利率作为折现率(不过多考虑调整问题),因为这个折现率具体时4.3%还是4.5%对最后的测算影响不大。但如果你审计的这家企业行业比较特殊,像一些连锁的大卖场、酒店、电影院等行业,它们是存在大量租约的,租赁负债的金额对整个财务报表影响重大,我们就需要谨慎选定折现率了。

这个时候折现率即使差零点几个百分点,最终计算租赁负债的金额差异却会很大。谨慎起见,需要将企业的租约进行分类,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调整来确定折现率比较合理。


租赁负债折现率的确定还是要结合新租赁准则的规定,才能理解到位。本期内容分享到这里,如果大家有什么疑问可以给我留言反馈(B站/小红书账号:搬砖哥吕新建)

关于新租赁准则相关实务内容,大家如果想深入系统学习,可以了解吕新建老师开发的实务进阶与底稿实操相关课程。


其中租赁实务篇录如下:

吕老师的实务课程能够帮助大家从教科书中所学内容进一步升华,真正运用到实务工作中。助力职场进阶,不当“考证的巨人、实务的矮子”!

除了实务篇课程,还有实操性内容,如:审计底稿与现金流编制技能、excel与word技巧(在学的人员有审计小白、四大senior、企业财务,还有咨询、券商等岗位的人员)


扫码咨询

获取粉丝折扣👇


财审实务:租赁负债折现率如何确定?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