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地出门——美国城市的贫穷与暴利
推荐一本非常伟大的社会学巨著《扫地出门——美国城市的贫穷与暴利》。
作者怀着一颗悲悯之心,深入美国最底层最黑暗的角落,和贫困大众一起生活,关注到之前学者政客们有意无意忽略的领域,通过严谨的调查与分析,作者以几户最底层贫民家庭为主角,以非虚构写作的方式,为读者展现了最低层人们在租房中被房东压榨剥削,在被粗暴无情地驱逐时不断陷入更深的泥沼。
在这本书中,有在搬家、驱逐中带着四五个孩子不断迁徙的单亲母亲,有14岁就开始辍学生孩子的白人少女,有曾经是工薪阶级如今沉溺在堕落泥沼中的同性恋男护士,还有在寄宿家庭中长大,有着精神疾病的孤身女性,他们受人厌恶排挤,靠着救济度日,挣扎在社会最底层的泥沼中,或许也会被读者所讨厌,毕竟他们确实有很多恶习,而且目光短浅、不求上进。
但这全是他们自己的错么?仅仅是他们自己不够努力不够顽强么?这样简单粗暴的批判充满了傲慢与偏见,我们需要做的不是一味指责批判,而是找到是什么导致他们陷入了泥沼中无法自罚,变得没有最惨只有更惨,这就是本书所想表达的。
书中的主人公们都是享受社会救济的城市贫民,每个月都能领取到600-1200美元的救济金,这些钱本来最起码可以让他们解决最基本的生存需求,但事实上超过70%的救济金却落入的房东的口袋,仅仅是为了贫民窟中最破烂最危险的房子。这便是副标题中的“贫穷与暴利”,一边城市贫民们过着最贫困潦倒的生活,另一边房东们通过剥削贫民们的救济金,轻而易举地发家致富。最后导致了原本作为一个人最基本的居住需求,成了少数人的“摇钱树”和“金母鸡”,为没有价值的房子创造出不菲的租金收入。
这其中的“财富密码”就在于强行驱逐制度,保护私产是美国价值观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这就注定了在房客和房东之间不存在平衡,而且房东有钱有势,并组成了强大的利益结盟,甚至能够游说执政者出台有利于他们的政策。这就导致房客被房东吃的死死的,只要房客交不起房租,房东就可以通过起诉将他们驱逐,而被驱逐的房客有了记录,就很难找到好房子,只能去住脏乱差的贫民窟、拖车营,到了那里他们继续被房东剥削,令人惊愕的是在密尔沃基这个衰落的工业城市,最便宜和最贵的房子只差270美元,就说明了房价被房东们哄抬起来,看准的就是最底层人民的救济金,哪怕很差劲的危房都要400多美元一个月,导致他们只能为最差的房子花最多的钱,还时不时因为各种原因遭遇驱逐。最后就导致贫穷、暴力、毒品汇聚到一起,形成贫民窟,在住在这里的人们被犯罪、堕落、朝不保夕所困住,很难从环境中挣脱出来。
同时,美国很多福利制度确实成了阻碍他们挣扎的最后一根稻草,譬如如果要领福利金银行账户里就不能超过2000美元,为了保证一直能领取,很多人将所剩无几的钱全都挥霍殆尽,保持贫穷以领取稳定的救济。在民事法庭上穷人没有援助律师,根本无法对抗房东,只能听之任之,甚至连出庭都懒得去了。而且在发达国家的救助体系下,穷人基本饿不死,但在阶级固化的社会里,底层人民往往受到歧视和多重困境,你无法想象他们要上进自律到什么程度,才能成为最普通的工薪阶级,大多数人还是放弃挣扎选择在贫困中安然度日,在苟活中试图寻欢作乐,给自己一点满足感,很多家庭在这种环境下,放弃了对子女的教育,导致孩子最后一点希望也泯灭了,只能在底层中循环父辈的命运。
最后作者也给出了几点建议,一是扩大公屋体系,就像新加坡模式,减少贫民的私人租房需求;第二,为被驱逐的家庭提供律师,这样法庭上就不是房东说什么就是什么了;第三就是继续推动租房券,因为目前只有15%的租房者能够享受到租房券,这是远远不够的;最后一点就是要动用公权力管控房东,不让他们将房客剥削的那么狠。笔者非常赞同第四点,因为房东的肆意剥削压榨才是房客处境艰难的根本原因,只有从源头上遏制,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然都是给房东花式送钱。
读完这本书后,笔者内心非常悲伤,任何国家的最底层人民永远都是痛苦的,不仅生活在肮脏、危险、恶劣的环境中,更被种种堕落的力量不断拉扯,哪怕只想做一个不那么差劲的人都需要,巨大的努力。
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化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底层人民想要逃脱怪圈只会越来越难,虽然给底层人民提供了能够勉强维生的兜底福利,但生活开支消耗了绝大部分的收入,福利救助只能帮助他们维持贫穷拮据的生活。一个发达国家的社会必然是稳定的,不同阶级固化在不同的位置,彼此之间竖起了无形的壁垒,各司其职共同组成了这个社会,而处于最下面的底层就像是一个恶心的泥潭,淹不死让人,但想要从中挣脱难于上青天。
而且对于底层人群来说,分到他们头上的资源非常稀少,就拿最典型的教育和医疗来说,底层只能参与几乎免费的公共教育和医疗,而中上层可以花钱去享受额外的优质资源,所以哪怕在公平竞争下,底层根本没有竞争力,我们现在也有分配不均的问题,优质教育医疗资源集中在3%的大城市,97%的中小城市及农村只能去分剩下的资源,再经过层层分流,最终能落到农村地区的资源能有多数可想而知。
所以笔者非常推荐大家读一读这本书,并从现在的美国想到未来我们,到时候我们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让最底层的人们感受到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