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必看丨翻硕MTI百科知识二十四节气(春)
考前必看丨翻硕MTI百科知识二十四节气(春)
原创 爱初心百科 初心百科

小百科碎碎念

各位考研学子,大家好,我是小百科。距离22考研只剩下一个月的时间了,一路坚持到这里,辛苦了。感谢那个在深夜里挑灯读书的你,感谢那个不肯放弃心中满怀希望的你。我想说,最后的一个月,请你继续坚持下去,去看到最后那个成功上岸的你。小百科陪大家一起,考研路上,你不会是孤身一人。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今天开始给大家汇总一下中国二十四节气,今天带来春季篇。
01立春
①立春,为二十四节气之首,又名正月节、岁节、改岁、岁旦等。
②立,是“开始”之意;春,代表着温暖、生长。于每年公历2月3-5日交节。立春乃万物起始、一切更生之义也,意味着新的一个轮回已开启。在传统观念中,立春有吉祥的涵义。人们将有“双立春”的农历年视为大吉年份。
③立春岁首对于传统农耕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重大的拜神祭祖、纳福祈年、驱邪攘灾、除旧布新、迎春等庆典均安排在立春日及其前后时段举行。

02雨水
①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之第2个节气,每年公历2月18-20日交节。
②雨水和谷雨、小满、小雪、大雪等节气一样,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是古代农耕文化 对于节令的反映。进入雨水节气,我国北方阴寒未尽,一些地方仍下雪,尚未有春天气息;南方大多数地方则是春意盎然,一幅早春的景象。
③雨水时的习俗有回娘屋(出嫁的女儿纷纷带上礼物回娘家拜望父母)拉干爹(意取“雨露滋 润易生长”之意)和接寿(意思是祝岳父岳母长命百岁)。

03惊蛰
①惊蛰,又名“启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于公历3月5-6日交节。
②惊蛰反映的是自然生物受节律变化影响而出现萌发生长的现象。时至惊蛰,阳气上升、气温回暖、春雷乍动、雨水增多,万物生机盎然。农耕生产与大自然的节律息息相关,惊蛰节气在农耕上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自古以来我国人民很重视惊蛰这个节气,把它视为春耕开始的节令。它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自然节令的反映。
③民间素有“惊蛰吃梨”的习俗,还有在惊蛰当日“打小人”去晦气的习俗。

04春分
①春分,二十四节气之一,是春季第四个节气。于每年公历3月19~22日交节。
②春分在天文学上有重要意义,南北半球昼夜平分,自这天以后太阳直射位置继续由赤道向北半球推移,北半球各地白昼开始长于黑夜。春分在气候上也有比较明显的特征,这时节天气暖和、雨水充沛、阳光明媚。
③岭南风俗“春分吃春菜”;另外在每年的春分那一天,世界各地都会有数以千万计的人在做 “竖蛋”试验。

05清明
①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春季的第5个节气。于公历4月04-06日交节。
②清明是反映自然界物候变化的节气,这个时节阳光明媚、草木萌动、气清景明、万物皆显,自然界呈现生机勃勃的景象。时至清明,在我国南方地区已气候清爽温暖、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在北方地区也开始断雪,渐渐进入阳光明媚的春天。
③ 清明时节,江南一带有吃青团子的风俗习惯,农村中有蒸制蒿饼的习俗(蒿饼类似江南的 青团)清明淮扬还有吃茶叶蛋的习俗。

06谷雨
①谷雨,是二十四节气之第6个节气,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于每年公历4月19日-21日交节。
②谷雨是“雨生百谷”的意思,此时降水明显增加,田中的秧苗初插、作物新种,最需要雨水的滋润,正所谓“春雨贵如油”。降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南方有谷雨摘茶习俗,谷雨茶也就是雨前茶。
③谷雨与雨水、小满、小雪、大雪等节气一样,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

07相关真题
(2014对外经贸)它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六个节气,一般是每年的4月20日或者21日,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是播种、移苗和点豆种瓜的最佳时节。这个节气是( )。
A.芒种 B.谷雨 C.雨水 D.春分

文章来源 | 初心百科
整理搬运|初心阿卓
百科咨询|初心C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