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英王乔治五世级“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

制作不易,如果您觉得不错,请您点个赞和关注让更多的人能够看见,up主在此谢谢各位读者老爷了!
正文
威尔士亲王号是英国皇家海军英王乔治五世级战列舰的二号舰,建造于英格兰伯肯黑的坎迈尔莱德船厂,该舰最终在远东地区遭到了日本陆基轰炸机的攻击,而沉没。成为战列舰,逐渐走向消亡的标志之一。

建造历史
1936年7月29日,英国海军部决定制造英王乔治五世级二号舰,最初被提议命名为英王爱德华八世,以纪念新君主爱德华八世,但遭到他本人的反对,最终该舰被命名为威尔士亲王号,是英国海军史上第七艘威尔士亲王命名的军舰。
威尔士亲王号在利物浦建造,但在德国的空袭中受到损坏,一发炸弹在其左舷和与船坞泊位的内壁之间爆炸,对左舷装甲造成了破坏之后,英国海军部为了对抗德国新制造的俾斯麦号和提尔皮茨号战列舰,下令威尔士亲王号,加快建造速度并缩短试航周期,以尽快投入战斗。
1941年1月19日,威尔士亲王号正式服役,服役时仅仅是完成整体上的建造,很多设备尚未安装,之后近三个月中,一边服役,一边装配,最终在同年,3月31日才完成装配。
作战经历
在经过极短的试航之后,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和胡德号战列巡洋舰一起出动截击德国海军的俾斯麦号战列舰以及欧根亲王号重型巡洋舰。航行中,威尔士亲王号,还搭载了一些文职技术人员,五月二十四日,他与胡德号在丹麦海峡发现了德国军舰遂与其展开战斗,但战斗中,胡德号被俾斯麦号击沉,威尔士亲王号也遭受到了俾斯麦和欧根亲王号的炮火打击,使至一号炮塔四门356毫米口火炮弹链卡死,随后施放烟幕撤离战斗,战斗中威尔士亲王号打掉了俾斯麦号燃料箱,并使其丧失了一部分燃料,这迫使俾斯麦号前往法国修理。撤离战斗之后,威尔士亲王号,又与萨克符号,以及诺福克号巡洋舰一起从丹麦海峡追击俾斯麦号,并在5月25日当地时间凌晨1点31分,再次对俾斯麦号交火,但随后不久即脱离战斗,12个小时之后,由于航速低于俾斯麦号以及燃料不足,威尔士亲王号被迫返航,在船厂进行了为期六周的修理。
1940年8月12日,威尔士亲王号搭载英国首相的温斯顿丘吉尔穿越大西洋的打加拿大纽芬兰岛的阿金夏海军基地。与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会面,这次会面签署了美国总统与英国首相联合宣言,即众所周知的大西洋宪章,搭载丘吉尔回国之后,他被派往地中海执行护航任务,并在9月27日的任务中击落了德国战机。
11月25日,威尔士亲王号受命支援美国在太平洋的战事。陪同前往的还有驱逐舰伊莱克特拉号和快速号组成的远东舰队,由海军中将托马斯菲利普领导。12月初到达新加坡,随后反击号战列巡洋舰加入我舰队,新建造完成的无敌航空母舰也想加入这个远东舰队,但是由于在牙买加试航时触礁搁浅进行修理,而无法加入舰队。
远东舰队到达新加坡是为了阻吓日本入侵东南亚,但是日本人似乎并没有被阻止,相反,在12月8日日本同时偷袭了珍珠岛和入侵东南亚的军事行动,菲利普斯中将下令威尔士亲王号和反击号,以及四艘驱逐舰截击日本的登陆舰队,但他们出击之后并没有发现日本舰队。却在返航时被伊65号潜艇发现,1941年12月10日,在没有任何空中掩护之下,是亲王号和反击号被从西贡起飞的86贾日本海军路上轰炸机击沉。远东舰队,因此元气大伤。
性能数据
服役时间,1941年一月至1941年12月
标准排水量36727吨
舰长227.1米
舷宽34.3米
吃水深度10.8米
航速28节
舰员1521人
续航力14000海里/10节
武器配备十门MK VII356毫米主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