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第11课: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演变。笔记

2023-08-09 10:06 作者:不可执一而论  | 我要投稿

重点难点 1.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 2.元朝中欧交流的成就和局限性。 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 1.亚历山大远征 (1)内容:公元前334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率军东征,灭亡了波斯帝国,征服了从小亚细亚到印度河流域的地区。 (2)影响:战争给被征服地区造成了严重破坏,这些地区固有的文化发展进程在一定程度上被打断。 ①反抗马其顿统治的希腊城邦底比斯被夷为平地。 ②腓尼基名城推罗被攻陷后,成年男性居民几乎都被屠杀,妇女和儿童被卖为奴隶。 ③波斯古都波斯波利斯被劫掠一空,城市被付之一炬,波斯历代国王的宫殿被烧成焦土。 ④在中亚、大量当地居民或被屠杀,或被强制迁移到亚历山大建立的城市中。 (3)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去世,帝国逐渐分裂为托勒密埃及、塞琉古王国和马其顿王国三个主要国家。这些区域被统称为“希腊化世界”。 托勒密埃及、塞琉古王国和马其顿王国概况 托勒密埃及:统治埃及、昔兰尼加和腓尼基,前30年被罗马屋大维灭亡。 塞琉古王国:最初统治叙利亚地区、两河流域、伊朗高原、印度河流域,安条克三世时期一度占领小亚细亚,侵入希腊,后因罗马介入、帕提亚崛起,被压缩仅剩叙利亚地区,前64年被罗马名将庞培废除。 马其顿王国:又称马其顿安提柯王朝,统治马其顿本土,前168年彼得那会战败于罗马灭亡,被分成四个小共和国,并于146年被吞并为马其顿行省。 2.“希腊化时代” (1)概念:指从亚历山大统治期间,远征到罗马最终征服托勒密埃及之间大约300年的时期。 希腊化时代含义 指从公元前330年波斯帝国灭亡到公元前30年罗马征服托勒密王朝为止的一段中近东历史时期,这段时期内地中海东部原有文明区域的语言、文字、风俗、政治制度等逐渐受希腊文明的影响而形成新的特点,在19世纪30年代以后逐渐被西方史学界称为“希腊化时代”。 (2)内容 ①亚历山大统治期间,试图以希腊文化(欧洲文化起源)为主导,融合埃及文化(非洲)和西亚文化(主要指波斯帝国)。 ②希腊人和马其顿人逐渐融合。他们基本垄断了高级官职,占有大量土地,并享受税收优惠,成为希腊化各国的统治阶级。 (3)影响 ①希腊文化的中心逐渐东移,亚历山大城、安条克和帕加马等成为新的希腊文化中心。 ②托勒密埃及鼓励文化发展,城内的缪斯宫收藏了大量文化典籍,吸引学者前往研究。 ③被征服地区的本土文化与希腊文化的碰撞和交流,促进了文学、科学等许多领域的发展。 ④西亚、北非的文化仍在希腊化世界保持长期影响。 (4)文学、科学成就 ①学者们系统整理和研究了《荷马史诗》和古典希腊的悲剧、史学、地理学作品,基本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版本。 ②欧几里得编写的《几何原本》流传后世。 ③阿基米德提出了著名的物理学定理;埃拉托斯提尼利用探险家提供的资料,对地球周长作出了精确的计算。 ④医生通过解剖尸体,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及消化系统进行了基础研究。 亚历山大东征开创的希腊化文化的深层影响 亚历山大东征开创的希腊化文化,是希腊文化与古埃及、巴比伦甚至古印度以及其他各地的文化相互交流汇合的结晶,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文化大交流。并不是说在亚历山大东征之前,希腊文化与外地文化毫无接触,而是说这次文化交汇的规模之大、范围之广、程度之深、成果之巨前所未有。 蒙古西征与东西方交流 1.蒙古西征 (1)第一次西征 因花剌子模国扣留蒙古商队,杀害蒙古使臣,成吉思汗发动第一次西征,灭掉花剌子模国,军队直抵黑海北岸。 (2)第二次西征 灭亡金朝后,发动第二次西征,征服今俄罗斯、乌克兰地区的诸多公国和部族,一直打到今德国、匈牙利和巴尔干半岛。 (3)第三次西征 13世纪中叶,蒙古以西亚地区为目标,进行第三次西征,攻占巴格达。 (4)元朝和四大汗国的形成 忽必烈建立元朝前后,蒙古在其他统治区形成四大汗国,名义上仍将元朝尊为宗主国。 四大汗国拓展 四大汗国是成吉思汗建立的大蒙古国在阿里不哥与忽必烈的汗位之争走向分裂后,在蒙古帝国基础上建立的几个主要汗国。分别是金帐汗国(又称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伊利汗国。他们名义上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但实际上又各自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四大汗国是蒙古统治者逐次在西征胜利中扩张领土的结果。 蒙古三次西征的影响 (1)给被征服地区的社会经济带来严重破坏,但客观上推动了东西方的交流。 ①第二次西征后,两位欧洲传教士分别受教皇和法国国王派遣,到达漠北与蒙古进行交涉,他们撰写的出使报告流传至今。 ②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约于1275年由陆路来华,留居17年,后经海路返回。根据他口述记录的《马可·波罗行纪》,展示了一个富庶而神奇的东方世界,对以后几个世纪的欧洲航海、探险活动产生了很大影响。 ③住在大都的畏兀儿人列班·扫马经由耶路撒冷到欧洲访问,见到了教皇和英、法国王。 (2)引发了较大规模的民族迁徙。 ①由东向西迁徙的移民主要是西征的蒙古军队。14世纪后,他们逐渐与当地居民融合。 ②大批移民自西东迁,进入中国中原地区。被称为“色目人”,意即各色名目的人。他们中的大部分后来融入汉族和蒙古族。 ③使亚欧内陆的民族分布产生了变化,一些被征服地区的文化面貌有所改变。 蒙古西征的进步性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成吉思汗的政府拉开了人类近代史的帷幕。蒙古人带着东方的先进文化和科技,踏碎了黑暗时代的欧洲中世纪美梦,唤起了全球性的人类觉醒。正是在这种军事征服的推动和刺激下,欧洲开始了空前的技术、贸易和思想革命。蒙古对欧洲的征服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吉思汗将中国的先进文化和生产力带给黑暗时代的中世纪欧洲,使欧洲找到了通向“现代”的发展方向。 中国的蒙古化和欧洲的希腊化有何不同? 元朝之后明清两代就完全继承了蒙古人的专制、野蛮与残暴,从而使中华古典文明从宋之后走向衰落和粗鄙化,尤以北方蒙古化的程度更高。中国的蒙古化与欧洲的希腊化是人类历史上两个惊人相似的文化历程,只不过后者是文化的过程,前者是去文化的过程。 正确看待希腊化文化的影响 亚历山大东征使希腊文化成为凌驾于当地文化之上的强势文化,被征服地区希腊化的进程加快了,与东方文化的交流融合日益广泛深入。 (1)希腊化世界的形成,大大便利和促进了各希腊化王国之间以及它们与周边地区的交往。由于经济、文化的交流往往大大超出政治统治的区域,在希腊化世界及其周边地区实际上形成了以西亚为中心、以地中海和中亚印度为两端的新的交通体系。 (2)希腊化时期,希腊文化与包括中国文化在内的欧亚非大陆的各主要古老文化都发生了或多或少的接触,希腊化文化沟通了古代世界五大文化的源流。 (3)希腊化时期的文化涉及众多领域。政治、宗教、艺术、科技以及哲学,等等,都透露出希腊化时代的明显特征。值得一提的是,从此以后,希腊语成了希腊化世界的通用语言,不少当地人用希腊语写了本国本地区的历史,大大丰富了希腊化时期的史学宝库。 (4)希腊化文化确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文化大交流、大汇合,它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从此,人类进入了欧亚非大陆间文化大交流的新时代。 全面辩证的看待蒙古西征的影响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矛盾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矛盾分析法就是辩证分析法,它要求我们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联系地而不是孤立地、发展地而不是静止地,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看待历史问题。 (1)进步性 大大推动了东西方的互相了解;引发了较大规模的民族迁徙;使欧亚内陆的民族分布产生了变化,一些被征服地区的文化面貌有所改变。 (2)破坏性 使得被征服地区经济发展受到严重的阻碍,社会生产力遭到破坏,人口大量死亡。 亚历山大把长期以来一直戴着作为胜利者标志的马其顿帽,换成被征服了的波斯人的头巾。不但在衣着方面,在安排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也都成套地抄袭东方,尤其应该指出的是,他鼓励马其顿人和东方女 子结婚。其根本目的是(  ) A.加强对新占领地区的统治 B.适应东方文化的需要 C.改良马其顿人种 D.推广希腊马其顿文化 根本目的是加强对新占领地区的统治,故A项正确;并非适应东方文化的需要,而是借助东方文化加强统治,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C、D两项,故排除。 杜君在《历史的细节》中这样描述:“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成吉思汗的政府拉开了人类近代史的帷幕。蒙古人带着东方的先进文化和科技,踏碎了黑暗时代的欧洲中世纪美梦,唤起了全球性的人类觉醒。正是在这种军事征服的推动和刺激下,欧洲开始了空前的技术、贸易和思想革命。这段文字表明(  ) A.蒙古的西征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B.东方的文化和科技比欧洲进步 C.蒙古西征推动了欧洲的大变革 D.蒙古西征对欧洲封建制度的衰 落起了决定性作用 材料不能表明蒙古西征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东方的文化和科技比欧洲进步,B项错误;根据“欧洲开始了空前的技术、贸易和思想革命”可知,蒙古西征推动了欧洲的大变革,故选C项;蒙古西征踏碎了黑暗时代的欧洲中世纪美梦,对封建制度的衰落起了 推动的作用,并不能说决定性作用,D项错误。 美国学者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在《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一书中指出,从亚历山大离世到罗马人征服地中海东部的几个世纪中,希腊化帝国内出现了世界性的社会,并且促进了从希腊到印度整个地区之间的交流。在希腊化时代,随着亚历山大帝国的建立及随后的帝国统治,殖民者和商人们不 断扩大他们经营的范围,希腊人进入了更为广阔的贸易世界。根据材料可知(  ) A.亚历山大离世后帝国分裂 B.亚历山大的离世促进了帝国内的 经济贸易交流 C.希腊化时代人们的经营范围更为 广阔 D.这一时期希腊人的经营范围扩 展到东方 A项本身正确,但是材料没有体现,故错误;帝国内的经济贸易交流不是由于亚历山大的离世造成的,构不成因果关系,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希腊人的经营范围扩展到东 方,故D项错误。

第11课: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演变。笔记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