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管理系统如何助力企业降本增效呢?
一、降低用能量措施
1.1 减少能源跑冒滴漏
能源管理分析方法:能源管理系统通过能源平衡图、能源流量图计算能源从购入到最终有效利用之间各级的损耗值(线损、管网损耗),并计算出损耗数值,损耗值过大可通过短信、APP、邮箱等多重方式推送至管理人员,帮助用户定位能源跑冒滴漏点,从而减少能源的浪费。
某企业实践方案:通过能源管理系统线损分析发现10kV配电室至车间的回路损耗值过高,通过对该回路的线缆进行改造,每年减少约5万度电。并通过损耗异常分析及时发现企业用水的跑冒滴漏,每年节约水用量5吨水。
1.2 管理节能
能源管理系统分析方法:通过能源管理系统在线监测分析的结果及各车间、产线、设备的历史用能数据,并进行同环比分析,且可设定各车间、设备、产线的用能警戒值,超过用能警戒值后会通过APP、短信、邮件等方式将该结果通知管理人员,帮助用户及时发现用能异常点。
某企业实践方案:制定了相应的能源考核政策,严格规范各单位的用能,提高设备操作人员责任心,每年节省用电约10万度。
1.3 挖掘节能空间
节能方法:将用户的单位产品能耗、单位产值能耗等相关指标与同行业内先进值、基准值进行对比,帮助用户了解现有工业的能耗水平,挖掘设备的节能空间。
某企业实践方案:通过能源管理系统能效评估分析发现冷藏厂用能效率处于基准水平左右,通过对一产线进行试验改造,成功将该产线的用能效率提高到先进水平。
二、降低用能成本措施
相关概念
工业电费=基本电费+电度电费+力调电费+代征电费
基本电费:基本电费可以按变压器容量计费,也可按最大需量计费;
电度电费:按实际用电量计算的电费部分;
力调电费:根据客户一段时间内(如一个月或年)所使用的有无功电量来计算其平均功率因数,并据此收取的相关电费,若低于标准功率因数0.9,则电业局会向企业收取力调电费,若高于0.9,则电业局会向企业奖励力调电费。
2.1 容需分析
分析方法:能源管理系统根据用能企业的容量及需量实时计算按容、按需缴费的电价,给用户匹配最佳缴费建议,降低用户基本电费,根据用户变压器容量大小的不同,节省基本电费的空间也不同。
某企业实践方案:
某企业一新建厂区变压器总容量为8200kVA,经过能源管理系统预测平均负荷量为5000kVA,而且原本固定采用按容缴费方案。能源管理分析系统经过计算,给出以下分析结果:
按当地按容、按需电价,经计算可以得出:
按容量计算电费为8200*28(容量电价)=229600元
按需量计算电费为5000*38(需量电价)=190000元
理论上,平均每月可节省电费:39600元,全年共计可节省475200元。
最终选择按需缴费,每月可帮企业节省一大笔电费开支。
2.2 峰平谷分析
分析方法:能源管理系统根据用户当地的峰平谷电价实时计算用户的峰平谷电费,给用户制定削峰填谷生产政策形成一定程度指导,降低用户的基本电费。
某企业实践方案:当地峰电价一般为谷电价的2~3倍,而企业一些非必要的生产活动往往也安排在用电尖峰时段进行,导致企业整体用电成本较高。通过能源管理系统在线分析并实时计算企业的峰平谷电费,企业根据能源管理系统建议制定了一些削峰填谷政策,每月可帮助企业节省电费约4-5万元。
2.3 力调分析
分析方法:将用户当月的平均功率因数与电业局要求标准功率(0.9)进行对比,若低于电业局标准功率因数,系统会自动计算用户需要进行补偿的容量,给出补偿建议,帮助用户减少电业局罚款甚至获得奖励。注:功率因数越低,罚款的比例越高。
某企业实践方案:某企业一熟食加工厂一年用电量3000万度,通过能源管理系统在线分析发现该厂区无功补偿功率因素为0.89,并给出以下分析结果:
电费平均按照0.8元/度测算,每个月的电费为2000000元,依照电力公司力调电费的扣除规范,功率因素0.89,力调指数为0.5%,每个月的力调电费为: 2000000*0.5%= 10000元,一年的无功处罚: 10000*12=120000元。
最终该厂区通过无功补偿将功率因数提升至0.9,避免了电业局的罚款,节省一大笔用电开支。
2.4 变损分析
分析方法:将用户变压器的变损值及变损变化趋势与理论值进行对比,为用户实施节能改造措施提供一定的参考建议。
某企业实践方案:通过能源管理系统在线分析发现一2000kVA变压器变损值过高,运维人员仔细检查了变压器发现变压器浸油中侵入溶胶杂质,解决问题后该变压器变损值恢复正常,每月可帮助企业节约5000元左右的电费开支。
2.5 负荷特性分析及预测
分析方法:实时监测企业当前负荷值并预测未来的负荷值,负荷值过小会造成严重的能源资产浪费,负荷值过大不利于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某企业实践方案:通过负荷预测帮助企业参与售电交易,减少与电业局申报电量偏差,减少企业的电度电费,帮助企业减少电费开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