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史人物评鉴-麦铁杖

麦铁杖

麦铁杖(558年—612年),名饶丰,号铁杖。南雄百顺人(亦说始兴江口或重庆潼南)人。他勇猛有膂力,能日行五百里,跑起来可以赶上奔马。粗犷放荡且好酒,喜欢结交朋友,重信义,平常以捕鱼打猎为生,不置产业。陈国太建年间,麦铁杖与人合伙做贼,广州刺史欧阳危页俘获了他,麦铁杖从此归顺朝廷,专给陈后主撑伞。麦铁杖常常在陈后主退朝之后,步行一百多里,夜间到南徐州,翻越城墙而入,借灯光打劫偷盗。次日早晨返回时,仍旧替陈后主撑伞。像这样十多次,失主们认出了他,南徐州官府用状子告到陈后主那里。朝中官员见麦铁杖每天早晨都在,不相信他做贼。后来南徐州官员又多次状告铁杖,尚书蔡徵说:“这是可以验证的。”在卫兵们退出的时候,以百金悬赏,招募可以送诏书给南徐州刺史的人。铁杖出来应招,怀揣诏书而去,次日早晨及时回奏。
陈后主怜惜他勇猛敏捷,警告后便放他回家了。隋灭陈后,麦铁杖转入大将军杨素军中,居清流县,屡立战功。杨素赏识麦铁杖,特地向隋文帝请奏授铁杖为仪同三司。但因麦铁杖不识字,放回乡里。成阳公李彻欣赏铁杖勇猛,在开皇十六年(597年),征召麦铁杖到京城,任命他为车骑将军。仍跟随杨素北征突厥,加封为上开府。
隋炀帝即位,汉王杨谅在并州谋反,铁杖又跟随杨素征讨汉王杨谅,每次作战总是身先士卒,后任柱国大将军。不久调任莱州刺史,但无政绩。转任汝南太守,渐渐学习法令制度,群盗绝迹。后来上朝,考功郎窦威嘲笑铁杖说:“麦是什么姓?”铁杖应声答道:“麦窦(豆)没有差异,有什么值得奇怪的?”窦威非常羞愧,无言以对,当时的人都认为麦铁杖机敏聪慧。不久麦铁杖又调任右屯卫大将军,隋炀帝对他更加亲密。麦铁杖认为隋炀帝对他恩重如山,常怀尽忠报国之志。
大业八年(612年),隋炀帝征讨高句丽,麦铁杖请求当前锋。他回头对随从医生吴景贤说:“大丈夫的性命自有所在,岂能去用艾炷烫鼻梁,用瓜蒂喷鼻孔,治黄不差,而死在妇人怀里呢?”将要渡辽河,铁杖对他的三个儿子说:“你们应该准备浅黄色的衣衫。我久蒙国恩,今天应是为国捐躯的时候。我如果战死,你们将会富贵。在忠与孝上,希望你们多努力。”等到渡河时,桥未完工,离东岸还有几丈,高句丽军大批涌来。麦铁杖跳上岸,与高句丽军拼搏,战死。同时战死的还有武贲郎将钱士雄、孟金叉。隋炀帝为铁杖哭泣,赎回铁杖的尸体,追赠光禄大夫之职,追封宿国公,谥号武烈。
统帅 C
(麦铁杖从杨素北征突厥,讨杨谅於并州,每为前锋,先登陷阵。后从征高句丽,於陈而没。)
武力 A+
(铁杖骁勇有膂力,日行五百里,走及奔马。杨素尝遣铁杖夜浮渡江,觇贼中消息。后为贼所擒,逆帅李棱遣兵仗三十人卫之,缚送高智慧。行至庆亭,卫者憩食,哀其馁,解手以给其餐。铁杖取贼刀,乱斩卫者,杀之皆尽,悉割其鼻,怀之以归。素大奇之。又从素击汉王谅,每战先登。)
军谋 C-
(事多不详。)
智略 D+
(铁杖虽不识书,雅有大志。后因朝集,考功郎窦威嘲之曰:“麦是何姓?”铁杖应口对曰:“麦豆不殊,那忽相怪!”威赧然,无以应之,时人以为敏慧。)
内政 D+
(铁杖始为莱州刺史,无治名。后转汝南太守,稍习法令,群盗屏迹。)
魅力 C+
(铁杖少贫贱,性疏诞使酒,好交游,重信义,每以渔猎为事,不治产业。陈亡后,从杨素立功,帝待之逾密。铁杖亦自以荷恩深重,每怀竭命之志。及辽东之役,请为前锋,谓其三子曰:“阿奴当备浅色黄衫。吾荷国恩,今是死日。我既被杀,尔当富贵。唯诚与孝,尔其勉之。”及济,桥未成,去东岸尚数丈,贼大至。铁杖跳上岸,与贼战,遂没。帝为之流涕,购得其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