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猎人迷彩连动物眼睛都分辨不出来,为什么军队不用来作战斗服?

2023-06-29 18:48 作者:迷彩伪装图鉴  | 我要投稿

猎人迷彩是自然界原有图形为图案的服装,一般称为仿生迷彩

 

在一些国家的武装部队中,会有个别作战单位偶尔使用仿生迷彩服,

但,任何正规军队都不会将仿生迷彩服作为制式迷彩服大批量地列装配发。

原因是仿生迷彩工作原理与军用迷彩原理分属两种类别。

军用迷彩对抗的是人眼和可见光之外的侦察仪器。

仿生迷彩对抗的是动物眼睛。

动物和人类的视觉检测工作方式相似,但视觉差异和固有属性有很大区别



视觉被分成对物体细节、色彩、距离的辨别能力,视野开阔的程度,

对光线的敏感程度以及用目光集中注意力的能力等等多个方面。


第一个区别:色彩感知

人类具有三色视觉,可以检测到红色、绿色和蓝色三种颜色。

有的动物能看见比人类更广的色彩,有的动物看到的色彩远远低于人类

大多数哺乳动物都是双色视觉,只能感知对应于蓝色和黄色的光波长,无法分辨红色。

多数猴子和猿类是双色视觉,它们眼里的环境是淡灰色和淡红色调的。

老虎的猎物基本上都是双色视觉,例如鹿、羚羊、水牛及野牛等哺乳动物,

视觉会令它们将老虎身上的橙色视为暗淡的绿色。

同时,条纹使老虎在灌木丛潜行或蹲伏在草丛中时更难被发现。


这也是猎人穿鲜艳的仿生迷彩并不荒谬——明亮的颜色会提醒其他猎人,

但不会提醒动物,因为动物认为它是没有威胁性的灰色。

还有,双色视觉动物的夜视能力比三色视觉要好

许多动物能看到洗衣液中荧光增白剂产生的外线。

驯鹿看不到红光,也无法区分红色、橙色与绿色。

但它们拥有紫外线视觉,可以看出隐藏在北极雪层下的地衣。

也可以识别出狼或其它捕食者,动物皮毛吸收紫外线,而白雪则反射紫外线。

在驯鹿的眼睛里,狼在雪地上是黑色的。



绝大多数鸟类视力很好,有立体视觉,分辨颜色能力很强,都是四色视觉

且有双重调节焦距的功能。会帮助它们判断距离和形状,

这利于它们从茂密的树叶中找到熟了的果实和虫子。

鸟类眼中的颜色要更加的鲜艳,辨色能力有利于它们“以貌取人”的求偶策略,


有的鸟类对紫外线、红外线这类人眼看不到的光谱非常敏感。

鹰隼类昼行性猛禽可以看到啮齿类和兔类的新鲜尿液在草叶上反射的紫外线光。


哺乳动物中大多数食草动物视力一般,基本是色盲,无立体视觉。
大多数食肉动物视力很好,有立体视觉,但基本属于色盲。
大多数灵长类动物视力较好,有立体视觉,能分辨颜色。
爬行动物、两栖动物视力都不太好,且大多数为色盲。


第二个区别:距离感知

感知距离是另一个与视觉相关的问题。正常的人类视力是 20/20。

但正常的鹿视力是 20/200,

这意味着人类在200呎看得清楚的物体,鹿要在20呎距离才能看得清楚,

因此,仿生迷彩不需要军用迷彩中的复杂微量元素

食草动物的眼睛基本是在两侧,可以做到360度基本无死角的探测。

而食肉动物的眼睛则基本在前面,具有较好的重合视野,

双眼同时盯住猎物,能够准确地感受“深度”,

便于判断出猎物的实际距离,以帮助做出何时发起攻击的决定。

这是两只眼睛长在一个方向最显著的优势。

猫头鹰是将视力运用到近乎极致的种类,两眼几乎处在一个平面上,视野象人类一样,

对物体距离的判断十分准确,它们的头部可以作两百多度的转动,

弥补了视野狭窄的不足,这样的视觉模式,使得它们的捕食成功率出奇地高。


第三个区别:移动检测感觉

涉及视觉检测领域的最后一个区别是狩猎与军事交战的本质。

即使环境发生变化,军事伪装也必须从 A 点到 B 点起作用。

当穿迷彩服者移动时,它还必须至少是半有效的。

动物具有出色的运动检测感觉,人类只需移动位置几步就会被检测到。

不少动物只能分辨运动着的物体,捕食活物的动物通常对活动物体极其敏感,

而对近在咫尺的固定物体视而不见。

如兔子和大多数鸣禽具有广阔的视野,眼睛突出于头部两边,

可以看到周围将近360度的景物,所以想要从背后偷偷接近而不被它们发现常是徒劳的,

由此造成的不足是它们两眼视野重复区域很小,对于目标距离的判断常常不准确。

有经验的观鸟者会在鸟不注意时疾走,而在鸟注意到你时站住不动,

这样走走停停,可以走到很近的距离上进行观察。


第四个区别:对物体细节的观测

跟人的视觉模式不同,野生动物很少专注于不动的物体。

它们只看到它们想看的东西,对不相关的东西常常视而不见,

这是最有效率的视觉模式,不会因为看到无关的东西而分心。

鸟类的眼睛非常特别,虽然能够辨别某些色彩,却又对很多物体视而不见,

这并不是说它们的眼睛看不到静止的物体。

由于鸟类经常在空中和林中作高速飞行,来不及仔细观察身边的环境。

有些环境总是一闪而过,因此在鸟类的眼中,这些无关的环境便被忽略掉了,

剩下的只是环境之中重要的部分。比如对食物和树枝的远近位置都相当地了解。

猫头鹰的视觉可达110度,处于70度时最敏锐。

能看见1500米以外一根火柴发出的微弱亮光。

猫科和犬科的哺乳动物是少有的能够专注地盯着对方的种类,

它们尤其注意对方的眼睛,对手的任何恐惧反应都能够被它们洞悉,

狼是犬科动物中出色的猎手,即使在1000米的距离内,

也可以轻松判断猎物是否生病、疲倦或紧张,并决定如何攻击。


仿生迷彩针对性很强,适用面狭窄。

只能适用于特定季节里的特定环境,如果与背景环境的色调不相同,伪装效果会降低。

同时,随着距离的增加,许多模拟设计的迷彩图案往往会失去其精细的真实照片细节,

同时也会陷入等照度平衡状态。

仿生迷彩只是静态伪装效果比军用迷彩强,但在运动状态下伪装效果不佳

任何一个国家的军队要全面配发制式迷彩服,要考虑的因素很多,

其中包括满足军队在各种地域地形背景的伪装要求,

现代战争中,作战区域环境的不确定性的情况越来越多,

所以特别注重迷彩模式的通用性。



猎人迷彩连动物眼睛都分辨不出来,为什么军队不用来作战斗服?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