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判断1

2023-03-21 22:48 作者:渚义  | 我要投稿

    判断是概念运动的形式,概念运动是普遍性和个体性的相互过渡运动,这个运动因而叫做特殊性的运动。

    就概念本身来把握概念的运动,概念最初是单纯的普遍性,但作为否定的自我联系,会立刻自我分化为各个环节,环节间的区别在个体性当中设立起来,环节是个体化的,这一自我分化是概念的第一否定(它的自我否定),但这个特殊性的运动也揭示真相——概念的环节间的区别被扬弃,所有环节都直接经由它的环节的中介再返回自己才是合理的,也就是才能被理解,因此概念的真相是概念的环节相互中介的运动。

    就判断来把握概念的运动,其实是更细致地展开了概念的运动。

    首先黑格尔阐明“判断是对概念的各环节予以区别,由区别而予以联系。”然后分别论述了判断这一形式本身、主词和谓词各自、主词和谓词在判断之中的关系(本质论环节),所以主词谓词各自都通过判断获得了充实的内容,作为个体性的主词在判断中普遍化,作为(最初抽离的)普遍性的谓词在判断中个体化(特殊化),二者具体地同一在一起,然后种和类的范畴设立出来,前者着重于作为定在的定在,后者着重于自为的定在。

    简言之快速的概述了判断的进展过程。

    然后开始了判断的辩证法冒险。

    判断首先是质的判断或直接的判断,主词是个体性的,谓词是抽离的普遍性,判断是非中介的肯定的,抽离的普遍性并不符合个体的具体的本性,由于实际上的区别,肯定的判断走向否定的判断,最初也是直接的否定,直接的否定实际上就是直接的肯定,因而并非是真正的否定,通过否定中介返回肯定才是真正的否定,真正的否定的质的判断就是无限判断。

    无限判断与那抽离的主词本身和谓词本身完全不相干,它进一步赋予那初步说来还十分抽离的环节以具体性。

    通过无限判断,主词返回到自己,是有了中介的自我联系,这便是反思判断,这里的关键在于主词“与他者或外部世界有着相互关系和联系”,这种联系自然是本质性的联系,所以反思判断也可以看作到达本质、具有了本质性联系的概念。

    反思判断这里反思把握到它的自我联系和他者联系,前者是肯定的特殊判断,后者是否定的特殊判断(这里在判断进展到反思判断以后质的判断进展为特殊判断,当然反思判断如果要说的话则是“普遍判断”)

    反思判断当中主要是通过主词的肯定和否定的特殊判断来改造普遍性,这普遍性最开始是作为抽离的普遍性而归属于质的判断当中的谓词的,现在则是通过特殊化的运动(“被主词的个体性所规定而成为全体性”)而成为了全体性。

    通过否定的特殊判断的中介返回自身的主词因而也是普遍的东西,主词与谓词的同一性由此设立起来。

    举个例子,这个苹果是红色的,这最初是质的判断,现在是特殊判断,红色是颜色序列中的一个(后面会说这是具体共相或类,自为的定在),这个特殊判断是通过把握说这个苹果是红色的肯定判断中的否定性来把握到的,即等于说这个苹果不是其他颜色,而自为地来把握则是这个苹果与颜色序列之间的关系,更激进地推进,把颜色序列扩大到更大的自为存在的领域当中去,例如整个视觉,除了颜色还有亮度、对比度、阴影等等,接着是整个感性,于是这样,在判断中的主词真正回到了自己并且主词与谓词真正同一了,判断的形式不再重要,这个苹果是红色的、甜的……最后主词和谓词可以任意交换,两者之间内容统一。

    判断的第三个部分是必然的判断,或者叫现实的判断,以区别于概念的判断的第三环节,那才是真正的必然判断。

    这里更重要的是进一步延申、丰富反思判断的内容,以及把一些常规会用到的判断形式囊括到辨证运动中来。

    直言判断是抵达现实的质的判断,谓词,一方面是类、具体共相,即自为的定在,这自为定在是主词的实质或本性,其中道出主词的本质性联系;另一方面是种,强调定在对自为存在的否定,谓词坚持其自身,它的排他性的本质的规定性彰显出来。

    

判断1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