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联合80多家中企搞研发,会取得芯片的突破吗?

近日,据媒体报道,华为联合80家中企集体出动大搞芯片研发,对此众网友兴奋不已,感慨的同时也发出了疑问:华为终于打响绝地反击战,美国的芯片根基势必会惨遭动摇,不知在芯片开发上会取得突破吗?
多年以来,国内企业使用的芯片一直很依赖进口,就算华为这样的大企业也不例外,最紧张的时候,国产芯片的自给率不过百分之30左右,可是自2019年5月开始,华为所使用芯片的全球供应链却遭到了美国的封杀,一时间,包括华为手机在内的众多产品面临着无芯可用的局面,随之而来便是市场份额占有率的下降,并且很快便传导到了产业链下游,整个行业显现出一派萎靡不振之势。

面对日益严峻的外部环境,当然不能坐以待毙,华为很快便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先是完成了芯片备货计划,紧接着还在上海和武汉两地投产了两家芯片工厂,然后便开始积极寻求途径打造自身的半导体供应链,目前,华为已经联合了80家相关企业和科研机构,向工信部申请筹建集成电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要知道,多年以来都是欧美日韩等国制定标准,国内企业遵循海外的标准进行生产,势必会受到很多的钳制,成立联盟后,中企就可以联合起来制定出属于自己的半导体产业标准了,这样做一来可以推进国产芯片的自主研发进度,二来还会提升国产芯片的自给率,降低因芯片供应问题受制于人的概率,掌握住在半导体领域的主动权。

参与到集成电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成员,既有华为海思、中芯国际、联合紫光展锐、大唐半导体、华大半导体、小米等这样的大企业,也有国产芯片中下游供应链的中小型企业,另外还有多个具有技术优势的科研机构,将各界力量整合起来后,可以取长补短互通有无,然后便可以集中优势力量,推动整个芯片产业链的整体升级了,华为此次发起的联合行动,也从侧面反映出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

往后有了相关标准的支撑,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标准研制芯片了,然后再在国内多投建几家大型的芯片工厂,中企就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半导体供应链了,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就可以彻底摆脱对他国芯片的重度依赖了,美国再想通过封杀芯片阻止中企参加国际市场的公平竞争就再无可能了,如今,中企在国际市场上已经有了很大的占有率,往后再运用自己的标准量化生产,就可以不断加强市场影响力,未来中企成为全球半导体领域的主宰力量,也是极有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