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相声vs脱口秀 传统vs创新

2020-11-07 17:27 作者:修者竹也  | 我要投稿

 看到有姐妹提到脱口秀和相声的创新类比,今天浅谈几点个人见解。


无论脱口秀还是相声,本质都是文字本子和现场演绎的结合体,谈演员对文字的创新,首先,可能很多人没意识到,搞文字本身就是一个独有的专业领域。演员创作演出本子,是跨专业的挑战,是非常非常有难度的。能把文章写突出,写到知名作家的也就那么几个人,不仅能写出好本子,还能自己精彩演绎出来的演员,是不是更加凤毛麟角?如今演艺圈能参与创作的的屈指可数,相声演员不行那也是非常非常正常的。


大家可能会觉得脱口秀知名演员就能做到,本子很贴实际也不断创新。

我们可以分析下原因,一是从演出形式上,国内脱口秀演出主要还是以电视舞台为主,没有大型脱口秀商演,也不需要过多的与观众互动,演员专注力更集中在完整的将本子演绎出来即可。

二是从本子创作上,脱口秀是一个人的舞台,本质上更像演讲,本子创作上不需要考虑搭档间的配合和互动,也没有太多的固定表现形式,创作桎梏相对少一些。

三是演员学历背景和本身的文字水平。目前脱口秀活跃演员至少都是接受过高等教育,很多原本是编剧出身,在文字创作上自然胜人一筹。


分析完这些,再来看相声行业,80-90年代之间,电视相声达到一个高潮,当年的相声与如今的脱口秀拥有同样的优势,舞台可控、观众可控、演出干扰少、本子优质紧随时事热点,并且从演绎和本子两方面,当年的相声比如今的脱口秀更胜几筹,达到了广受全国人民群众喜爱的高度。

当年的知名相声演员和写本子的作者,都是伴随着改革开放,涌现出来的佼佼者,创新本子和演绎功力都是一等一的,然而随着娱乐模式多样化,一些本子创作者和相声演员也开始多样化尝试,相声创新能力下降,本子不优质,光凭相声演员照本演绎也很难在台上现场即兴创造张力,以往的舞台可控、观众可控甚至连演出干扰少都成了劣势和阻力,逐渐走向没落也是理所当然的趋势。

我有长达十几年的时间不再看相声,也是因为再也找不到当年那种两个人在台上你一句我一句就能逗得我哈哈大笑的感觉了。即便后来小品长期占据了喜剧舞台,我心里依然对相声留有期待,它依然是我内心里语言类节目的第一名,这是相声独有的魅力,其他任何表演形式都无法取代。

直到我看见了岳云鹏。

他春晚的作品内容是什么,我早就记不住了,然而他那种贱萌的相声演绎方式让我对相声又燃起了期待。这是本子差一点,演绎加分。

紧接着,我又看到了九辫,他俩的活全是传统活,反复就那么几块,但演绎得充满张力,极具个性。

传统活,本子是流传很久的,属于不偏不倚、不出挑也不落下乘,演绎激情四射张力十足,本子良好、演绎优秀,九辫儿相声爆火是情理之中。这已经是在一个衰败的行业内部,极大的创新之举了。

谈创新,不能一味只盯着本子,本子确实是相声业务重要构成部分,但不是全部。行业创新向来是全局性的,相声本子创新是创新,演绎方式创新也是创新,以点带面,才能逐步实现行业整体创新的大局面。

老郭很清醒,九辫也很清醒,从团综副总、儿徒的发言来看,德云社高管团队都很清醒。

他们很明白自己业务的短板和长处,也明白如何不断发挥长处,弥补短板。他们没有能力自己创作好本子,就在老本子的基础上,不断拆洗,磨练提升,之前我在回复里谈过,好本子从来都是改过千百遍的,大家从小都写过作文,这个道理想必都明白,德云社现在各个演的都是老本子,就是让演绎水平层次不平的各个演员先学着把良好程度的相声本子练好吃透,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有悟性好的演员,演绎水平能磨练到良好甚至优秀,搭着这些传统良好的老本子,也能火起来,火起来把饭吃饱了,让相声行业绵延下去,甚至兴旺起来,到那时候创新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儿了。

这也是团综里提创新,烧饼讲的先把基础的弄好学会,再谈创新,如果很多演员连基础活老活都掌握不了,却盲目追求本子的创新,也许在短暂时刻会有一些看似出新的假象,但底盘不稳、内里空虚,反而不利于相声行业的长期发展。

同时,我也看到,本次团综里的很多相声作品,都是套着传统本子的架构,塞进了一些网络热点或者紧贴市井热度的内容,这就是本子创新的萌芽。

相声vs脱口秀 传统vs创新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