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姐干货 | 华侨大学汉语国际教育354/445考研经验分享
Hello!
学弟学妹们大家好!
我是你们的小九学姐,
今天来给大家分享
华侨大学
汉语国际教育
备考经验帖干货!
学姐/学长
基本信息
小九学姐
专业方向:
汉语国际教育
初试367,初复试均名列前茅
我为什么想读研?
1、提升自己;
2、去自己喜欢的城市;
3、给父母争光
选择合适的专业和院校
我是综合了自己本科院校水平以及自己本身实力来择校的,因为我的目标就是“上岸”,所以想选择一个能触碰得到的学校,于是选择了本身比较好考但是有一定实力,而且还不歧视本科的华大,所以选专业千万不要好高骛远,也不要盲目从众。
初试
复习时间线安排
整体复习规划 👀
·1/2月~6/7月:专业课打基础
(第一遍学习很重要,一定要学懂,不要急于求成!如果是文科,第一遍打基础的时候就边学边背,后续复习会轻松很多。)
·8月:专业课第二遍复习(查漏补缺,做大量练习题)
·9月:专业课第三遍复习,并开始做历年真题(熟悉题型、找到规律)
·10月:专业课第四遍复习,并找一些其他学校的题做;英语题二刷
·11月:第五遍复习专业课(抠字眼)
·12月:专业课不要落下
·2月:初试成绩+备考复试
·3月:复试+拟录取
2. 关于复习时间段的小建议
7:30~8:10 背单词
8:10~11:30 (前期背专业一知识,后期背政治)
12:30~13:10 复习回顾早上的知识
13:10~13:50 午休
14:00~17:00 看政治课+英语课
18:00~21:00 背专业二知识
21:10~22:30 回顾一天所学
备考建议
公共课
政治:
1、主要靠后期后期后期的背诵!
2、就算是政治小白,7、8月再学习政治也不迟!
3、要有答题技巧以及猜题思维!
4、提高写字速度,不然很可能写不完题!
英语(一):
1、单词从备考那一天起就要开始背,一天都不能断!
2、英语阅读40分是大头,所以一定要掌握阅读技巧和阅读逻辑!
3、一定要练字!英语有两篇作文,书写好可以多得1~2分的!
专业课
专业一:汉语基础
[现代汉语出题形式]:
名词解释、简答题、分析题、判断修辞、拼音
现汉我是从3月中旬开始复习的,全程都是背书背书背书,我作为一个跨考生,表示背书的效果真的立竿见影,最好搭配着例子背书,这样知识点简单易懂。华大的现汉考的很基础,但是也很细,所以第一遍复习的时候,不要急于求成,要打好基础,最好边跟课边背书,在后期复习起来会轻松很多~
[古代汉语出题形式]:
古汉常识填空、词的分析、句子翻译、文章翻译
古汉一共有四册,但是华大的题目基本是从前两册出的。因为古汉的书全是繁体字,看起来比较费劲,所以我打印了前两册简体字版本,然后一句一句的翻译(不需要写下来,记在脑袋里就好,然后反复的去回忆)。古汉的每个句子里的每个词都要知道意思,所以古汉我至少过了四遍。
另外,2022年以前华大的古代文章翻译都是简体字,2022就变成了繁体字,所以不太认识繁体字的同学,建议在平时要多认一认繁体字啊;而且文章可能是从课外出的,所以建议大家都去做一做其他学校的古汉真题!
专业二:汉语国际教育基础
《中国文化要略》是非常重要的一本书,我第一遍快速的看了书,然后直接挖空背诵,这一部分的知识能不丢分就不要丢分,所以我也至少过了5遍,书里90%知识点都知道。
刘询的《引论》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本书,前期也要打好基础,不要急于求成!引论这本书主要讲理论知识,知识点很多也很复杂,所以我也建议第一遍就边学边背,大题知识点也要背!九月份前,我的引论大概背了四遍,九月份后,就主要背挖空练习,并且做填空题、选择题、和判断题,毕竟考的全是客观题!
复习《引论》时,最好搭配着赵金铭的《概论》一起复习。因为2021年以前这本书考的很少,所以我根本没看过,但是2022年,这本书至少考了10分吧,所以这10分我基本全是乱做的,当时看到题就慌了,大家要引我为戒啊!
《跨文化交际学概论》的知识主要在案例分析里会用到,同时最好搭配着祖晓梅版的《跨文化交际》,因为华大2021年的一些客观题就是从这本书里出的~
《中国文化概论》我只粗略快速看了一遍,因为它的知识其实和《要略》差不多!但是建议大家还是仔仔细细的看一遍,因为华大的论说题,可能会用到这本书里的知识!
其他建议
信息收集渠道:华侨大学研招网、微博、小红书等
心态调节:要多多暗示自己可以自己行!学习主要靠自己的努力程度,所以千万不要抱着“勉勉强强”、“随便吧”的态度去学习,这样只是在逃避现实,浪费时间。
方法总结:“背多分”,背就完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