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帮帮忙,家人们!

2023-08-16 11:03 作者:Ning宝吖  | 我要投稿

第一章 机械运动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长度单位:(1)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符号m (2)其它常见的长度单位及符号:千米(km)、 分米(dm)、 厘米(cm)、毫米(mm)、 微米(μm)、 纳米(nm) 

2、换算关系: 1km=1000m=103m 1dm=0.1m=10-1m 1cm=10-2m1mm=10-3m  1μm=10-6m1nm=10-9m

3、刻度尺的使用方法:(1)会放:左边刻度线与物体边缘对齐, 刻度平行并紧贴被测物体,不能歪斜。 (2)会读:视线要与尺面垂直;测量值要估读到分度值下一位。 (3)会记:记录测量结果时,要写出数字和单位。没有单位的记录是毫无意义的。 注意:使用前要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是否磨损,观察量程和分度值的大小 

 4、时间单位:国际单位:秒 S  其他单位:分min 小时 h  

5、换算关系:1min=60s 1h=60min=3600s 

 6、测量工具:秒表。停表  

7、误差: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就叫误差。我们不能消除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误差不是错误。测量错误是由于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读数时粗心造成的,是不该发生的,是能够避免的。 

  8、误差的来源:(1)估读值跟真实值之间有一定的差异(2)仪器本身不准确  (3)环境温度、湿度变化  

9、减小误差的办法: (1)多次测量取平均值(2)使用精密的测量工具  (3)改进测量方法

10、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1)累积法:某些测量值太小,不便于用工具直接测量,从而采取把若干个小量累计在一起,使它们成为一个较大的量,再进行测量,取其算术平均值作为测量的值。用这种方法能够测出细铁丝的直径或一张纸的厚度。(2)平移法:当物体的长度不能直接测量时,就要想办法把它等值平移到物体的外部,再用刻度尺测量。(3)化曲为直法:将弯曲的轨迹变成直线来测量。如测量地图上的铁路线长度,可用棉线与它重合,再拉直测量。用这种方法,可以测量圆的周长等。(4)“滚轮”法:用一个已知周长的轮子沿曲线滚动,记下滚过的圈数,用圈数乘以轮子的周长,即为总长度,汽车里程表,就是根据这一道理制成的。

  运动的描述

  1、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2、机械运动: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 一看:选哪个物体作参照物;二看:被判断物体与参照物之间是否发生位置变化。  

3、参照物 定义: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看以哪个物体做标准,这个被选做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参照物可以是静止的,也可以是运动的。 (1)参照物是被假定不动的物体 (2)研究对象本身不能做参照物,运动和静止的物体都可以作为参照物 (3)同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参照物 (4)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常选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

运动的快慢测量平均速度

1、速度: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2、公式:v=S/tS---路程---米m千米km   t----时间---秒s 小时hV---速度---米每秒(m/s) 千米每小时 km/h

3、公式的变形:S=Vt  t=S/V

4、单位换算:1m/s=3.6km/h

5、物理意义:汽车的速度是15m/s,它表示汽车每秒钟通过的路程是15m

6、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是一个定值,速度的大小与路程、时间的选择无关。不能认为速度与路程成正比,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7、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着直线且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8、变速运动:物体运动速度改变的运动。常见的运动都是变速运动。

9、平均速度:变速运动比较复杂,如果只是做粗略研究,也可以用公式来计算它的速度。这样算出来的速度叫平均速度。我们说到某一物体的平均速度,一定要指明是在哪段路程或哪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10、比较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1)定义: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  (2)特点: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 变速直线运动(1)定义:速度大小经常变化的直线运动。(2)特点: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并不相等。

帮帮忙,家人们!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