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的底色与向上的姿态 | 刘葵老师在北京四中2021-2022学年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事们,可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能培养出超过自己的学生,是老师的荣光;能遇到让自己心生敬意的学生,是老师的福分。紫嫣就是让我生出敬意的学生。
李雷校友从理性与科学的角度谈,那我就来谈谈情感与人文吧。
随着2021届学生成为最年轻的校友,2024届的学生又走进了校园。我们大家都上了一个新台阶,值得祝贺!
北京四中新高一提出的口号是三句话:“健康的身心,善良的底色,向上的姿态”。我对此深以为然。
我想起在本届奥运会中的绝对亮点全红婵,年仅十四岁的小姑娘创造了十米跳台的骄人成绩,她的“水花消失术”令人惊叹;她坦言争冠军的初衷是“为妈妈治病”,让人泪水盈睫;她天真的“杏哥是谁呀?”的反问又让人破涕为笑;但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她的父亲。全爸爸在蜂拥而至的网红、生拉硬扯的亲戚、纷至沓来的奖励面前平静地说道:“我一直靠自己的双手赚钱,我不能消费女儿的荣誉。”并仍愿靠自己的双手去改变生活。我们从中看到了人的朴实与本分。他可能是一个无权无势、生活略显困窘的普通人,但却拥有独立而有尊严的灵魂。人能否赢得尊敬,与金钱地位无关。有多少腰缠万贯的顶流在名利中迷失了自我,而全爸爸在名利面前选择了坚守善良与本分。
还记得8月18日看到朋友转发的张文宏大夫的微博时的欣喜。21时40分张大夫写道:“我有点懒,很少发微博,一般是1-3个月发一条,但最近很多人关心我,我就给大家汇报下这几天做的事情 ……”
据说这条微博半小时就有10万点赞,数万评论与转发。曹林先生评论说:“这种如潮水奔涌的留言评论,见证了人心,平民的微薄之力,汇成了民意的海洋。”让人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一切如常,受到无端攻击的张文宏大夫仍一如既往地出普通门诊,仍心系苍生,仍然坦诚、淡定又不失幽默地面向公众发言,有着疫情防控救治组长的担当。他在向我们示范一个有良知、有专业能力的知识分子该有的样子。他以温存体贴之心守护大众,大众也愿意守护他。大家一起守护的正是善良与信任。
再说一件发生在我身边的事吧。去年我的高中同学小聂患肝部肿瘤,一月份发现时肿瘤已大到无法手术。时值疫情期间,他无工作,已离异,孩子幼小,双亲年迈,而救治需要钱款。四中八七级同级的同学们得知后便成立了爱心小组,大家自愿捐款,有的捐款的同学甚至在校时都没怎么和小聂说过话。但惜才之心,让同学们轮流排班、陪护,学医的同学纷纷献策,海外的同学也积极筹款祈祷,靡计不施。然而最终,还是没有奇迹发生。10月9号,才华横溢的小聂同学还是离开了我们。在近十个月的时间里,自始至终,都是同学们尽心操持扶助,最后同学们还汇总了小聂的生前照片做成纪念册,永久存念。大家决定将余下的款项作为孩子的教育基金,有专人代为管理,直至孩子上大学后再移交本人,以帮小聂解除后顾之忧。
听说此事的朋友曾评价说:恐怕只有四中的同学才能做到这一点吧。大家既有深厚的情谊,又有能力来帮助自己的同学。而参与其中的同学则无限感慨地对我说:“真应该跟孩子们讲一讲,这才是同学呀。”是同学们的善良与爱心,让小聂感受着人间的温情走过最后的时日。这件事让我深刻地体会到“同学”这个称呼的宝贵。“同学”是在青葱的年华里彼此见证过成长的人,是在相互的砥砺中一起走向丰盈的人,是在青春的记忆里永存笑影的人。同学一场,结的可能是一辈子的缘分与情谊,值得我们好好珍惜,彼此善待。
还是四中的同学,因为有一股坚定的意志,让他们带领其他人以昂扬的姿态度过了最艰难的岁月。他们是四中一九六六届高三(5)班的同学,如今他们都已经是古稀之年的老者,但他们仍对学生的生涯念念不忘,感怀至深。他们握起回忆之笔,以丰富厚实的第一手资料,再现了四中1963——1968那个特殊历史时期的概貌。这本名为《四中凝聚了我们》的书,被他们的班主任顾德希老师称为四中的一册断代史。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军体委员武恵之的故事。他在六十年代被分配到条件十分艰苦的生产建设兵团,有感于那里文化生活的荒芜,连队里一百多名知青下班无所事事,武恵之认为这种情况很不利成长。于是便和同班的几位同学决定,先把体育活动搞起来。他们发动大家在业余时间义务劳动,挖树根,移乱石,填大坑,平洼地,还自行集资,买到价廉物美的篮球架。一点一点地,他们建起了带看台的篮球场、符合标准的足球场、排球场、羽毛球场,还搭建了许多乒乓球台。连队里的业余生活一下子丰富起来。运动场上生龙活虎,知青们运动成绩骄人。武惠之们白手起家,凭艰苦奋斗的精神,换来生存环境的巨大变化。在极艰苦的环境下,四中人没有躺平,不但器宇轩昂地站立着,还还跳起来、跑起来了,活出了活泼泼生命的激扬,真正展示了什么叫健康的身心、善良的底色,向上的姿态。
亲爱的同学,一个学校优良的校风,是众多优良传统累计的结果,是教师团队协作、相互成全的结果,是师生相互信任、彼此尊重、教学相长的结果。在这座校园里生活,良善的温和与正直的坚定,可以帮我们消减戾气、焦虑、纷乱、喧哗。
记得爱因斯坦在回答什么是这个世界最重要的科学问题的时候,曾说:“我想就是这个世界是善良的还是邪恶的。”如果一个科学家相信这个世界是善良的,他就会终其一生去创造连接,促进良性的互动,让发明把人连得越来越紧密;如果一个科学家相信这个世界是邪恶的,他将终其一生去制造壁垒,助纣为虐,以把人隔得越来越远。而人类成长的终极向往,毕竟是走向规范与友善,理性与光明。学习的目的除了追求高分、名校、财富等千篇一律的理想生活,还有超越这些的更受人尊敬的东西,比如拥有探求真理与真相的好奇与热忱,比如塑造独立和有尊严的灵魂,比如以平等之心待人,以同理、同情之心对弱者传递更深刻的关切。比如在有限的生涯里,延展无限的生命力。
同学们,同事们,新的学期即将开始,将要迎来的新的一天,让我们都选择站在美好事物的一边,相信自己能葆有善良和人性的高贵。这样,在我们年老的时候,就可以无愧地写下属于我们的历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