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窝花脸:西禅寺,福州五大禅林之一

据《三山志》记载,西禅寺原为南朝梁时王霸方士的修道场地,唐咸通八年(公元867年)改建佛寺,长兴四年(公元933年)改名长庆寺,后遭战乱破坏。宋天圣年间(公元1023-1032年)复建,景祐五年(公元1038年)敕号“怡山长庆寺”。福州旧时东西南北均有禅寺,长庆寺位于西郊,故俗称“西禅寺”。



西禅寺位于西郊怡山之麓,名列福州五大禅林之一,为全国重点寺庙。寺内有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藏经阁、玉佛楼、观音阁以及客堂、禅堂、方丈室等大小建筑36座,寺内的罗汉堂与众不同,侧旁的宝塔也是气度不凡,放生池的九曲桥有似江南园林格局。





西禅寺殿宇巍峨壮观,廊庑相连、湖光水色、古荔密布。怡山啖荔的风俗远近闻名,每年都会吸引文人雅士前来西禅寺品尝荔枝,吟诗题字,如宋端明殿学士蔡襄、抗金名相李纲,明嘉靖年间礼部尚书曹学全等都曾游历于此。西禅寺在海内外享有盛誉,海外廨院有新加坡的双林寺、马来西亚槟城的双庆寺、越南的普陀寺等,并派僧师常住管理。



思窝:花脸
钉个思窝,到此一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