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必备命令与设置技巧
一、增删
1.1 创建文件/文件夹
touch创建内容为空文件:#touch test.txt
mkdir创建文件夹:#mkdir dir

vim创建文件后自动进入文件进行编辑:#vim edit_test.txt

按i键直接进入编辑状态,退出按Esc键,输入“:q!"表示不保存修改直接退出,“:qw!”表示保存修改并退出编辑状态,输入完后按Enter即退出

1.2 删除文件、文件夹
rm删除当前路径下的所有各种格式的文件,文件夹:#rm -rf *

删除文件名和文件夹名包含指定字符的文件和文件夹:#rm -rf *name* //删除当前目录中文件或文件名包含name的文件和文件夹

二、查看
2.1.linux系统的时间分为系统时间和硬件时间
系统时间查看:#date
系统时间修改,系统重启后修改会失效:#date -s "2019-06-27 21:21:21"
硬件时间查看:#hwclock
硬件时间修改:hwclock --set --date '2019-06-27 21:21:21'
硬件时间与系统时间同步:#hwclock --hctosys
修改时区:#cp /usr/share/zoneinfo/Asia/Shanghai /etc/localtime
2.2.空间大小查看
df查看磁盘剩余空间 :#df -lh

du查看当前目录中各个文件夹大小:#du -h

du值查看当前目录总共占用空间大小:#du -hs

查看指定文件夹所有文件的大小 #du -h 目录名
在指定路径设置指定文件夹深度大小查询 #du 路径 -h --max-depth=2
如查看/root/路径下,文件深度为2的各文件夹大小 #du /root/ -h --max-depth=2

free查看整个系统空间大小:#free -h

2.3 文件夹查找
find进行文件查找:#find / -name test //查找根目录下文件夹名称带有test的文件夹
2.4 文件查找
find进行文件查找:#find / -name test.txt //查找根目录下的test.txt

2.5 文件内容查找
grep查找包含指定内容的文件所在的路径:#grep -r "content" /home/test //在目录/home/test下查找包含content的文件的路径,如果相同路径下多个文件都包含查询内容,也只显示一次
grep查找包含指定内容的文件的文件:#grep -r -l "content" /home/test //在目录/home/test下查找包含content的文件

三、文件传输
3.1.服务器之间传文件
本地服务器文件传输到另一个服务器
#scp -R file_name root@IP:/home
将远程服务器上的文件复制到本地
#scp root@remote_ip:/remote_file /local
如果远程电脑有防火墙限制端口,则scp要走特殊端口
#scp -P 端口号 root@IP:/home
四、压缩与解压缩
4.1.压缩命令
#tar -zcvf file.tar.gz file
把test文件压缩成test.zip文件
#zip -r test.zip test
4.2 解压命令
#tar -zxvf file.tar.gz
将test.zip压缩文件件解压到test目录下
#unzip test.zip -d test
五、日常操作工具命令
5.1 多个终端在同一个窗口打开
选定一个终端窗口,同时按住ctrl+shift+T,即在该终端窗口新打开一个终端,途中打开了3个终端窗口

5.2 终端窗口全屏显示
刚打开的linux桌面非全屏显示,周边处于黑色区域

原因为分辨率太小,调整分辨率即可,调整路径以centos 7为例,“Application->System Tools->Settings”,再进入“Device->Displays->Resolution”

不断调整Resolution的值

调整为1440*900后,大小显示合适

5.3 文件编辑界面窗口配置gvim命令
在命令窗口中,进行文件编辑操作不如window环境中使用工具打开文件编辑方便,linux窗口也可进行设置和window相似。使用gvim命令可实现该效果,命令默认不支持,需下载安装。不同类型linux命令存在差异,centos 7的为yum命令下载安装
安装命令:#sudo yum install gvim

安装成功后,执行命令#gvim file.txt 即自动打开一个新的编辑窗口,窗口显示为file.txt文件的内容,非命令模式,可直接进行文件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