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卷化、三点饮茶、鸡娃...它们共同造就了年轻人的“丧文化”

01.无孔不入的“丧文化”
最近,一个和尚火了,当然,不是那位曾在汶川大地震打破戒律,在寺庙搭建临时产房的罗汉寺素全法师,而是一张“没有那种世俗的欲望”的表情包---

图中的这位和尚五官精致,眼神平静,双手合十,说上一句“没有那种世俗的欲望”,从画风上推测,这个表情包可能出自某部上世纪创作的日本动画。因其语言简洁,应用广泛而被网友疯狂转载,甚至衍生出一系列的魔性二创。
想委婉拒绝朋友的邀请,你可以回一句“没有那种世俗的欲望”;
因为漫画休刊已久而丧失耐心,你可以说一句“没有那种世俗的欲望”;
见到仰慕已久的偶像觉得人生再无遗憾,可以说一句“没有那种世俗的欲望”;
就连同为僧侣的嵯峨(手游明日方舟里的角色),也没有了世俗的欲望。

相关二创在某站也有非常不错的播放量...
此表情包能广泛应用于每一个场景,说它是“万金油”也不为过。
当然,同样火热的,还有这位每天下午都会出现的外国大叔。手提奶茶,操着一口魔性的粤语,用粗狂的语气劝你放下手中的工作去喝茶。从此,这位饮茶哥作为了无数打工人上班摸鱼的标志,在社交网络上广泛转载---

就连前些年知名喜剧《我爱我家》中,葛优在剧中的一个瘫在沙发上的姿势,也成为年轻人丧文化的代表---

后移的发际线、宽松的花t恤、双眼无神,往沙发上一摊,是多少打工人回到家的真实写照。即便是有不少医生提出,长期使用这个坐姿会导致脊椎变形等一系列毛病,也仍有年轻人为之效仿,可见“葛优瘫”对影响力之深。
表情包是网络发展的产物,是一种能直观表达情感的符号,细心的网友就发现,无论是“无世俗欲望”、“饮茶哥”还是备受年轻人青睐的“葛优躺”,都潜藏着一种“丧”的气息。
而这类表情包的广泛传播,也就意味着“丧”文化,正悄无声息的流行于当代年轻人当中---

02.丧文化的缘起
纵观历史,任何一种文化的诞生,都会受限于一定的社会思潮、实践活动和群众心理,而丧文化的流行,也不会是无中生有。因此,丧文化的积累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从早些年的“佛系”的生活态度,和“屌丝”的自嘲,可以说是丧文化流行的前兆了。
步入21世纪,中国的社会和经济都发展到新的阶段,90后、00后虽从物资匮乏的时代当中脱离出来,享受着经济增长和科技发展所带来的福利,但他们却承受着不同于父辈的压力,导致他们对追求上位的欲望越来越薄弱---

在很多人看来,屌丝和宅男没有本质区别...
对于中国的孩子来说,肯定听过这样的一句话:高考是改变人生轨迹的最佳道路。寒窗苦读十年书,只为考进一个好大学,拿一个好文凭,找一份好工作。
然而,高考是一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竞争,谁能在同样的时间内付出更多的努力,谁就比别人更有优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的家长,为了让自家孩子比同龄人优秀,化身成教育机器以督促孩子。
因此,高强度的学习也就成了无数学子们的压力源---

最近一部国产电视剧《小舍得》火了,而它就反映了这样的社会现象。
田雨岚以培养孩子为首要目标,把自己所有的时间都投入到对孩子的教育当中,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儿子鸡娃(颜子悠)的生活早已被母亲安排得明明白白,他被迫放弃自己热爱的足球,被迫扔掉自己养的宠物,在家庭聚餐中,也以表演才艺为名被迫背圆周率。
最终,在压力的积压之下,精神失常---

除了面对父辈的期待和,同级的竞争也是学生们的压力源之一,只是对于寒门学子而言,他们在竞争中毫无优势。
这些富家弟子占据着最好的教学资源,在父母为他们铺好赛道上,走在所有人的面前,普通学生早在起跑线上,就已经输了。
寒门出贵子,在当代的教育内卷下,已经成为一种奢望。面对学业上的压力,人们丧失学习的欲望---

不结婚不是因为你没有遇上对的人,而无车无房无存款。毕竟房价高攀,房贷的期限不断被延长,打一辈子工,只是为了还房贷。面对结婚成本的增加,人们丧失了结婚的欲望。
据美国皮尤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近半个世纪以来,全球中间阶层的收入在持续缩水,底层的收入占总财富的比例在上升。由于资本积累的私有化,老板所说的奋斗不过是毒鸡汤,同行内卷已是常态,阶级流动更加困难。
最终导致富的人越来越富,穷的人越来越穷,人们失去了奋斗的欲望---

生活成本的不断增加,年轻人只能无奈降低欲望,维持现有的生活质量,也就是说,在年轻人当中流行的“丧”文化,本质上是因被迫降低生活,而产生的不悦情绪。
那些广泛传播与创作的丧表情包,就成为了丧情绪的最好的发泄口---

03.我们并不孤独,这是时代的病痛
不知该说幸运还是不幸,丧文化不只在我国流行,在日本,也有这么一群低欲望青年。
他们蛰居在数平米的狭小房间中,与世隔绝,不交际、不工作,对于老龄化严重的日本,这样一群人可是国家的心头之患---

自上个世纪日本经济泡沫破灭后,日本经济持续低迷,在钱不值钱的当时,人们丧失了生活的欲望,受父辈低迷风气的影响,在那段时间出生、成长的人,也对未来失去希望。
不婚、不生、不卖房,成为日本年轻一代的真实写照,更有一群活着社会阴暗处的蛰居一族,他们无法成为劳动力,只是最低限度的占据社会资源,永远活着自己的小世界当中。
从热剧《逃跑可耻但有用》中,我们就能看到日本这样的社会现象。在这种低迷风气的影响下、激烈的人才竞争下,无论你是社会精英,还是平平无奇的上班族,年轻人都看不到未来未来的前景,抱着一种丧的生活态度,在生活上“苟延残喘”---

女主森山实栗(新垣结衣饰)是一位25岁就从研究生毕业的高材生,却无法找到正式的工作,只能从事合同工,随后又被解雇。成为无业游民的她生活得不到保证,只好在父亲的帮助下找到一份照顾单身白领的工作。
被森山实栗照顾的这位白领津崎平框,就是日本上班一族的真实写照。
早上一个人挤地铁上班,在公司一个人工作,晚饭一个人解决,夜生活一个人度过,运气好的人也许能像平框一样遇上一位能共度余生的好伴侣,运气差也只能这样碌碌无为孤独终老。可见,丧文化也在日本年轻人当中流行---

《小舍得》、《逃跑可耻但有用》此类散发消极因素的影视作品,之所以能引发年轻人的热议,是因为它们都在不同程度上反映各自国家的社会现状,也引起了人们的共鸣。
无论是日本因承受父辈的罪孽而产生的低欲望,还是国内青年因竞争加剧而导致的“丧”文化,都有共同之处。本质上,还是是年轻人在压力之下丧失对未来的信心,借助佛系、丧文化发泄情绪,甚至是直接躺平,随波逐流---

只是国内的内卷仍看不到尽头,竞争确实是给资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动力,但过分的恶性竞争,也可能会将资本带入鸿沟。
当年轻人的希望都被榨干时,还会愿意为之付出吗?不知资本家们是否能明白这一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