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社会教我们以无数的方式扬长避短,我们充实自己的简历,避免平平无奇;我们总想...

2023-07-19 20:29 作者:咸鱼咨询师  | 我要投稿

这一章再次描述了逆移情的存在和影响,并给出了一个实用的逆移情觉察训练方案,有条件,且想提高自己咨询能力,进行自我探索的朋友,可以照着练一练。


第十一课 逆移情


00:00


当我们的学习经历、应对策略和防卫机制让我们不再客观的看待问题,不再严格的遵守治疗规定,心理咨询中的逆移情就产生了。

也就是说,我们的心理需要把我们自己搅合进了对求助者的治疗。逆移情的到来并不是大张旗鼓的,它偷偷摸摸的来临,并且成为咨询关系的一部分。当然,我们最好能够在它显露之前就逮住它,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只能在它来临之后才发现它。

我在几年前督导过一位名叫杰米的博士生,他当时正在治疗一位名叫贝丝的患者。那是一位心情抑郁的,30出头的女士。从他的描述看来,这位患者动作迟缓,在咨询时唉声叹气流露出很多忧伤的想法。杰米对贝丝的抑郁状态很重视,觉得她需要即刻的、积极的干预才能振作起来。

杰米把他们的第四次咨询的录音带给了我,好让我在督导过程中给他一些反馈。他们这次咨询很有意思,让我吃惊的是,杰米在咨询中表现的非常活跃、非常幽默,他的思路非常敏捷,几乎对每件事都能幽默一番,有点像在说单口相声。我对杰米的幽默和活跃并不反感,问题是,我在他们的对话中几乎感受不到贝丝的存在。他像在对空椅子说话,像在排练自己的角色,或者像一个年轻的领袖在练习自己的演讲。听到最后,我发现自己和杰米都没太注意那位求助者,于是我把磁带倒回去重新听了一遍。

在听第二次的时候,我发现贝丝多次尝试得到杰米的注意,她想谈起自己和男朋友的关系,自己在学校遇到的问题,还有她母亲马上要来探望她。她想提起这些话题,但是被杰米忽视或者只关注了一下,随后就由杰米继续引导谈话的内容。

我能听出杰米那些声音所表现出来的心理压力,他在尽力使彼此的交流变得积极乐观,通过倾听他们交谈的录音,我发现这次咨询被杰米的焦虑推动着,我对杰米不太了解,所以无从知晓他的反应为何如此强烈。

在下一次督导的时候,我先称赞他很热情,称赞他知道多种心理干预的方法。当我们一起听那盘磁带的时候,我说出了自己觉得他在咨询中很焦虑,而且他可能对贝丝的抑郁症状产生了逆移情。在我说出对他这次咨询的上述印象时,杰米明显变得很沮丧,听录音也让他感到很痛苦。他说要过一段时间才能调整好自己的情绪,才能继续谈下去,他要回了那盘磁带,然后就离开了。

后来在进行督导的时候,杰米已经把那盘磁带听了好几遍,并且找过一位咨询师,好在杰米聪明而且有勇气,能够把自己内心的体验与自己所受的专业训练联系起来。在后来的几个星期,杰米同我谈起了他的母亲的状况,他母亲长期患有抑郁症,他至今仍然清晰的记得在他小时候,母亲有一段时间,连续好几天都不愿意下床,他担心母亲会死去,就默默地坐在床边,盯着母亲胸部的起伏,好知道母亲仍在呼吸。叙述这些记忆的时候,杰米的身体有些哆嗦。

杰米自己也有过几次抑郁发作,在他只是个少年的时候,他就学会了怎样提升自己和母亲的情绪,方法就是幽默的说话,或者一起做一些让人兴奋的事情。他成了班级里的“丑角”。又过了些年头,他在大学里成了聚会上的灵魂人物。现在杰米第一次把他的逆移情表现同自己潜在的情感问题联系起来。杰米意识到,自己之所以在咨询中表现的幽默而活跃,是为了驱赶自己的抑郁,并且避免回想起自己可怕的童年。杰米现在明白了,坐在斜对面的那位心情抑郁的女性求助者,而且与他小时候母亲的年龄相仿,无意中引起了他对自己小时候那些经历的害怕和伤感。这是他的逆移情问题,既要让母亲开心又要摆脱自己的抑郁,这是他小时候的双重任务,在咨询中都被激活了。这样杰米对求助者的状况视而不见,反而让自己的状态回到了过去,他再次成为了那个希望自己母亲没死的恐惧的小男孩,他这种逆移情显然对咨询造成了影响。


显露的问题和隐藏的问题


04:34


辨别逆移情的存在,首先是发现自己的想法情感和行为是否偏离了中立的态度或者合理的方式。在杰米的个案中,咨询师过多的幽默和话语过度的活跃,不注意贝丝的情感和需要,都是逆移情的表现。

刚开始的时候,我们都没有注意到逆移情的问题,但我们知道这不对劲。你期望某人前来咨询,或者相反,害怕某位求助者的到来,是逆移情的又一种表现。你可能对求助者的情况进行一个又一个的阐释,或者像我一个朋友所做的那样,在某位特别的求助者如约前来咨询的时候,忘记打开接待室的门。因为逆移情而产生的行为,偏离了我们所受的训练,偏离了咨询的目的,还可能损害求助者的利益,挖掘上述表现之下的逆移情问题,则是下一个更加困难的挑战。

产生逆移情的潜意识动机,往往来自早年的负面经历,与接纳、抛弃、创伤或者羞耻等方面的问题有关。在杰米的那个案例中,由于他非常害怕母亲的抑郁症,他当年的老办法就被激活,用来处理求助者的抑郁状态所引起的他的回忆。一个概括适用的经验法则就是,引起逆移情反应的是与成长经历或者生存情感有关的焦虑。

对我们这样的灵长类动物来说,幼年的生存取决于两个要素:身体完好,依恋父母或者看护人并被他们接纳。对小孩来说,在感情上被抛弃也可以被觉得是危及生命的。羞耻的体验与被抛弃相类似,会深远的影响我们的依恋模式、大脑发育和自我认同。如果小孩在早年经历过创伤、遗弃和极度的羞耻,他们长大后更可能出现,心理和生理两方面的问题。看来,某些伤害虽然不致命,却会使我们变得脆弱。

近20年来,我的心理咨询培训班上有很多学员都遭受过,或仍然在遭受早年负面经历所造成的痛苦,所以我授课的重点已经从传授心理治疗技术转移到探索咨询师的内心世界。我发现,如果先讲授治疗技术而不教会他们辨认并注意逆移情的问题,那些治疗技术就会被咨询师用于满足他们自己潜意识中的情感需要。

不少正在接受培训的咨询师在早年并没有受过严重的伤害,但是差不多每个人的童年都曾经经历过让他们感到害怕、羞耻的事情,都曾担心过自己会不会被接纳、喜爱、赞许。我们每一个正常人,都懂得承受对自己的怀疑,并且控制好自己的焦虑,以免丧失正常的社会功能。但是心理咨询室这种独特的氛围,带有很多强烈的情感要素,并且容易使我们退回到以前的状态,非常容易激活我们本可以压抑的情感和记忆。就连心理最健康的咨询师,也容易发生逆移情,好的咨询师并非不发生逆移情,只是在逆移情发生后,有能力加以识别和处理。


察觉逆移情的练习


07:42


怎样学会识别逆移情,下面是我所知道的最好的一个训练,它需要花时间,花功夫,需要有个好的督导,还需要你有勇气,并且诚实对待自己的情感。如果你付出努力和心思来完成这项作业,我保证你会成为一名更好的咨询师,让你的努力得到回报

第一步,选择一位对你构成挑战的求助者,他让你觉得自己的咨询没有进展,让你体验到强烈的情感,或者让你怀疑自己已经产生了逆移情。别忘了把这份作业告诉你的督导,请督导尽可能的参与进来,让督导分享尽可能多的资料,并且把这份作业作为你对自己进行治疗的一部分。

第二步,选好求助者之后,找一个逆移情笔记本,记录你个人的想法和情感,要特别注意你的分心梦境和幻想,并且对你的任何一种与求助者相关的体验都展开自由联想,刚开始联想的重点是求助者,然后逐渐变成关注你与求助者的关系,也就是说,当你着重对自己的体验展开联想时,可以少注意求助者的问题。

第三步每隔几周对咨询过程录一次音,一定要事先征得求助者的同意,并且向他保证你会保密,对求助者说这是你进修的一部分练习,只有你和督导,能够知道这两盘磁带的内容,你甚至可以提出,做完训练就把磁带和录音记录还给他,如果求助者不愿意被录音,就换一个人。

大多数求助者会乐于成为你关注的焦点,会为你认真提高自己的水准而感到高兴,别忘了记下你在录音咨询之前、之中、之后的感受。

第四步聆听磁带,查阅笔记,看你能否在其中找出逆移情的表现。想一想,你在咨询之前、之中、之后做了什么,没做什么,以及有哪些感受。注意你说的哪些有象征意义的话,以及说话的语调。

下面的某些想法情感和行为,可能包含了逆移情的表现:

第一,咨询之前和之后的情感;

第二,运用了太多或太少的沉默;

第三,害怕对峙害怕求助者不高兴;

第四,对求助者的情况阐释的太少或太多;

第五,说的太多或太少;

第六,与求助者发生争执;

第七,忽视求助者的情绪;

第八,转移话题;

第九,袒露私下的想法或者讲起的故事;

第十,遗漏重要的细节;

第十一,分心和做白日梦。

上面这些情况不一定说明出现了逆移情,从中却很容易找出一些蛛丝马迹,让你发现潜在的逆移情问题。

第五步,从头到尾逐字记录这两盘磁带的录音,包括停顿和嗯哼等声音,这项工作有点枯燥,却很重要,就把它当做一种冥想练习来做吧。你仔细倾听录音并把他们抄写下来之后,就会对咨询的内容非常熟悉,也就会更好的把注意力集中于你和求助者之间的,以及自己内心的情感过程。把你在整理录音时浮现在心中的情感和记忆也记录在那个本子上,然后把你在咨询中的感受与你咨询之外的生活联系起来,并且与你过去的经历联系起来。

第六步,找出两三个潜在的逆移情问题进行分析,这些逆移情问题是那些潜在的情感纠葛,会引起你在咨询中出现的那些情况,例如,前面提到的咨询师基斯表现为治疗过程经常冷场,而他的潜在问题就是害怕受惩罚或者被抛弃;杰米的幽默和活跃则是另一种表现,潜在的逆移情问题是想排除对母亲抑郁症的恐惧,并且避免考虑这种恐惧,对他的自身安全和个人价值意味着什么。

利用关于你自己的一切证据来发现你的逆移情问题。例如,分析自己这么多年来从朋友、同事、亲人、雇员、咨询师和督导那里收到的反馈,可能会有所帮助。这些反馈中有没有让你感到特别苦恼的?要知道,你有很大的一部分心思用来防止你的意识觉察到你想发现的东西,这就像你在眼前挡了一块深色的玻璃。如果你发现自己对这个任务拖拖拉拉,不必感到奇怪。

常常是眼角的一瞥,才让你窥探到自己的真相,这真相表现为模糊的影子,而且在一开始还躲着你。要注意你的梦境、幻想和胡思乱想出的念头,它们可能是你了解自己的线索,记住,人脑不会产生随机的反应,所以要经常问询反应的原因。有时候雪茄就是雪茄,有时候它可以代表其他的东西。


“方方面面都很完美”


12:40


秋美看起来很困惑,当我布置这份逆移情作业时,她越来越感到茫然。下课后每个人都走了,只有秋美留了下来。她在座位上盯着我看,露出一副不解的神态,于是我走到她旁边坐下。她看起来很担心“我的生活算得上完美,我有幸福的童年,出色的双亲,我怎样才能完成这份作业呢?我没有逆移情的问题,看来我这门课要不及格了。”

通常在每一个班级都会有学生这样开场他们通常都很聪明,富有魅力,身心健康,好事都让他们碰上了,他们衣着光鲜、彬彬有礼,只是有点太在乎自己的学习成绩,他们喜欢听真好、真棒、真了不起、棒极了这类形容词,对批判性的分析躲得远远的。秋美虽然感到困惑,担心受挫,但她还是努力完成这份作业。我鼓励她想一想,假如她不完美,假如她并没有达到父母的期望,假如她小时候并不可爱,假如她的试卷得了一个良而不是优,情况会怎么样。这些假设在她看来都是不可想象的,然而,在倾听并抄录她那两盘磁带的时候,她发现自己不但从未盘问求助者,而且会找一系列的借口避免与求助者对峙。“这只是一份作业,我也不是真正的咨询师,所以我不想为难他,他的生活已经够他受的了。”

不论她在咨询中遇到什么情况,她都不会说出任何可能让求助者不舒服的话,她为自己的做法找理由,就阻止了自己发现逆移情的存在。秋美在不知不觉中把重要的逆移情当做了咨询的策略,最后到学习快结束的时候,情况有了转机,秋美开始想起自己也有不顺的时候,在她很小的时候,当她偶尔让父母感到失望,父母就会把注意力转向他的弟弟,为了重新引得父母的关注,她就学着去做弟弟所做的事情,而忽视了自己本该做的事情。

她意识到,自己不想采用质问、阐释这些可能让求助者感到不快的技术,是因为自己在情感层面想做求助者希望她做的人,秋美在乎的是“我怎样才能成为他喜欢的人”而不是她怎样才能成为求助者所需要的咨询师。

这样,秋美就发现了一个重要的逆移情问题,秋美的童年其实并不完美,只是她的选择性记忆被解释成了完美,她的母亲需要成为完美的母亲,如果秋美是个完美的孩子,她的母亲就完成了自己的梦想。如果秋美记忆中的童年是完美的,她的母亲喜爱并且接纳他,那是因为她这些记忆符合她母亲的需要,只有当她成为完美的孩子,她父母才能成为完美的父母。她之所以取名为秋美,那也是因为她父母最喜欢一年四季中的秋天。

秋美需要发现更完整的自己,这对她和求助者都有好处,这份作业提醒她,她在以前把自己的一部分经历丢弃在脑后。想要成为一名足够好的咨询师,秋美必须抛弃潜意识中想做个完美女儿的动机,才能知晓自己的全部想法和情感。这份作业开启了一次自我发现之旅,这对她来说虽不容易却很有好处,对她来说意识到自己并不完美是痛苦的,但也是一种解脱,因为她会发现自己无需表现的完美,也可以成为一个好的咨询师。

社会教我们以无数方式扬长避短,我们充实自己的简历,避免自己的资历显得平淡无奇;我们总想展现好的一面,推销一副正面的形象。在我们的咨询师培训中,我们必须处理这种强大的文化偏见,我们需要有意识的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并且把他们与人交流,这样才能真正的变劣势为优势。

社会教我们以无数的方式扬长避短,我们充实自己的简历,避免平平无奇;我们总想...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