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藏在地图里的中国历史

2023-03-18 15:16 作者:东方书单  | 我要投稿


• 地图加持,一套书跨越历史地理两学科

• 视角独特,多维度呈现历史的复杂性

• 授之以渔,启发娃开启独立思考

• 紧扣课标,大语文时代的必备和刚需

• 画风美腻,让孩子喜欢看,看得懂,记得住

• 考据严谨,专家背书,这是一套认真的历史书


一、地图加持,一套书跨越历史地理两学科


翻开这套书,最先注意到的是里面的朝代疆域图,简直是解了家长们的燃眉之急。遇到讲历史故事的时候,真的很难说清楚哪是哪儿。


在这套书里,从史前文明一直到清朝,每个朝代都有一张历史疆域图,清清楚楚地标着当时的边界和今天的国界,可以对比着看。加上一些图片和简单的文字,记载了这个朝代的一些大事件,历史的脉络一目了然、非常清晰。

再看下面这个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是学校跨学科综合学习的重点。这套书里不仅完整地呈现了张骞两次出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的故事,还清楚地展示了丝绸之路的起点和终点、一路上的重要城镇、商贩贩卖的货物,以及丝路对今天生活的影响和改变。

我们餐桌上的菠菜、黄瓜、胡萝卜,葡萄、石榴、西瓜,原来通通都是经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


非常震撼的大拉页,展开足足有1米多长,这个底图是卫星数据图,上面的地形看得非常清楚,也不用费劲去解释为什么丝绸之路会选择这样的路线了,总不能翻越喜马拉雅山脉吧。


还有一类地图家长和孩子都很喜欢,就是下面这种经济地图。比如这个手工业的分布图,实在是刷新了我们对一个城市的认知。比如总觉得丝绸是江浙一带的特产,但在唐朝的时候,丝织业是遍地开花的兴起,江浙并不占明显的优势;还有小孩子喜欢吃甜食,唐朝的制糖业大多集中在四川一带,用甘蔗制糖的方法,居然还是从印度传来的舶来品。这种平日里不多见的知识,真的可以让小读者们大涨见识。


二、视角独特,多维度呈现历史的复杂性

我们让孩子读历史,还有一个目的是:历史的发展规律都是惊人的相似,从过去的岁月可以预见到我们的未来。


在这套书里,没有任何脸谱化的东西,曹操不一定是唱白脸的奸雄,他的军队和袁绍比起来,也可以是仁义之师。


在名士优雅的魏晋风度之后,有可能是底层百姓的颠沛流离。

书中的每一个朝代,除了朝代更迭和帝王将相,也会从政治、经济、科学、文化、商业等多维度进行解读。比如很多人提到宋朝,总会觉得这是一个落后就要挨打的王朝、弱爆了,其实,宋朝有发达的农业,有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有可以媲美唐诗的宋词,还有繁华的海上丝绸之路。


我们现在都离不开社保,早在宋朝的时候,就出现了提供医疗救助的惠民药局,还有其他的一些慈善机构,确实是非常人性化的举措了。


宋朝甚至还有个海上丝绸之路。宋朝的造船业非常发达,当时人们开始在海船上使用指南针,还初步掌握了潮汛、气象的规律,航海技术也是大大地领先于世界。

历史的复杂性在这套书里体现得淋漓尽致,这正是让孩子们换个角度思考问题的好机会。



三、授之以渔,启发孩子独立思考


家长们凑一块儿说起别人家的娃,总是一把辛酸泪,其实每个牛娃的养成背后,都有不被人知的付出。而历史,是最容易训练孩子的思辨能力的。


男孩子对军事非常感兴趣,什么沙漠之鹰、AK-47如数家珍,在他们眼里,武器和战争才是最重要的。在这套书里,历史上的六大经典战役,解释得清清楚楚。


奠定秦国统一基础的长平之战,不仅有恢弘的战争场景,战争的每一个步骤也都拆解开来,在地图上展示得明明白白。比如下面这张图,廉颇为什么只要建好三道防线,秦国就没办法了?地形在那儿摆着呢,没有飞机的年代,天堑就是最天然的屏障啊。


还有下面这张,秦军使用反间计,让赵王启用赵括代替廉颇之后,怎样诱使赵括带兵出击,怎样左右包抄切断赵军的后路,最后在山谷里包饺子,也都用一张图显示得明明白白。把天时地利人和运用到了绝妙的程度,这样的解释过程,不仅小军事迷非常喜欢,家长们看了也大叹设计的巧思。


除此之外,还有淝水之战,诸葛亮借东风的赤壁之战……历史的精彩超乎想象。

了解完战争的历程,顺便再学两个跟战争有关的成语,可以说一举多得了。


四、紧扣课标,大语文时代的必备和刚需


现在的孩子已经进入到一个“大语文”时代,没有广泛的阅读和积累,根本无法满足现代教育的要求。这套《藏在地图里的中国历史》就从这一需求出发:从局部到整体,从点到面,在孩子的脑海中构建出完整的历史知识网络。


像小学语文课本中学到的《纸的发明》,在这套书中是这样的:

从切麻、洗涤、浸灰水,到蒸煮、捣浆、打浆,再到抄纸、晒纸、接纸,每一步都是根据《天工开物》中的记载,用图画场景,真实地还原造纸的过程。再看看这张造纸术传播示意图,我们在汉朝就已经有的造纸术,德国1390、英国1494年、美国1690年才有自己的造纸坊,这么一对比,作为中国的我们,想不自豪都难。

在这套书里,对应教育部初中历史课标的知识点一共600多个,可以说和识点满满,既有帝王将相、英雄人物,也有科学创造、文明进程,还有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各方面的文史知识都会涉及,既可以作为平时的积累,也为将来的应试打下良好的基础。

再看这个,郑和下西洋的事件大家都很熟悉,但郑和远航的规模究竟有多大?为什么郑和下西洋前所未有?恐怕就没人能说清楚了。


在这张图上,不仅清楚地标明了郑和每一次的航线和终点,对于一些重要的地点。还有古今地名的对比,以及明朝当时与海外各国的物产交流。耗时28年的7次远航,拜访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处到达非洲,这在600年前的明朝来说,堪称壮举了。

孩子可以从这张图上发现郑和7次航海走的全是马六甲海峡,从而得出:这处海峡很重要的结论。在闸述知识的同时,也不忘让孩子自主地去探索、去发现,比干巴巴光介绍知识点来得更有意义。


五、画风美,让孩子喜欢看、看得懂还记得住


说到历史绘本,不得不赞一下这套书的插画,实在太逼真太美腻了。


这个展开的盛唐的繁荣拉页,画的是灯火长安不夜天的壮观街景。要知道,长安虽然是唐朝的首都,平时可是实行的宵禁,一到晚上,坊门关闭之后,居民就不能随意外出了,只有在每年的元宵佳节,长安才会变成不夜城,城内车水马龙,人潮涌动。


在这张图里,藏着无数的小细节,可以在阅读的时候找一找,让娃自己来发现。比如现代人结婚一般都在上午,可在过去,婚姻又叫“昏因”,是因为从黄昏开始迎亲,婚礼则要在晚间举行。

再比如相扑,现在人们说到相扑都以为是日本的国技,其实,相扑是我国古代的一项传统体育项目,最早起源于战国时期,到南宋进入鼎盛时期。至于唐朝文化如何影响日本,这套书里《鉴真的艰难东渡路》同样可以了解一下。

再看看明朝的南京城。南京是江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也是全国的商业城市。


插画师在创作这幅画时,不仅阅读了大量的文献资料,还参考了明朝画家仇英的《南都繁会图》,尽量还原当时的情景,这幅图打开之后足足有1米长,江南的春景扑面而来。


六、考据严谨,专家背书,一套认真的历史书


历史书必须是严谨的,才不会传达错误的观念。这套书里所有的内容,都参照历史古籍一一核对,做到有据可查。白寿彝主编的《中国通史》、吕思勉的《中国通史》、翦伯赞主编的《中国史纲要》,都是创作团队案头翻了很多遍的参考书。


图画里的各种细节,也是经过一再推敲,反复修改,力求最接近历史的真相。


下面这个河姆渡人驯化养猪的图片,原始家猪和现代家猪的体型有着非常大的差别,插画师在绘图过程中,不仅参考了河姆渡出土的与猪相关的文物,还查阅了大量古代猪类驯化起源的文献,几经易稿才确定下来。

还有孔子杏坛讲学的图片,这个“杏”究竟指的杏树还是银杏,学术界有不同的观点,创作团队也是在查阅了大量的文献之后,请教了熟悉孔庙的植物分类学专家,最终决定采用杏树的观点。

每一个细节都如此推敲,难怪这本书一面市,就受到了各方好评。


历史学者、央视《百家讲坛》首位“80后”主讲人唐博,亲自审读并作序推荐,国际儿童读物联盟主席张明舟、首都图书馆馆长王志庚、儿童阅读专家王林、深耕阅读研究院院长李一慢等儿童阅读专家均极力推荐。

相信孩子们在阅读这套书后会觉得,阅读历史其实是一件轻松又愉快的事儿,历史人文素养就在这赏心悦目的阅读中春风化雨地实现了。


藏在地图里的中国历史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