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沙——沧浪之水
四月廿八
渔父放下了手中的船桨:“呦?三闾大夫?”
屈原:“怎么?”
渔父:“听说你被放逐了,看这模样应该是真的了。”
屈原:“是啊。”
渔父:“怎么就落到这副田地了呢?”
屈原:“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渔父:“举世皆浊,你眼前的我在你看来也是浊吗?”
屈原:“是。”
渔父:“那我眼里的你也不是真的清醒。”
屈原:“所以我不想与你多说。”
渔父:“但我偏偏还要再说几句,真圣人,是能跟着时代的变化而改变的,你如此才华横溢,自我放逐未免太可惜了。
屈原:“我没有自我放逐,自我放逐的是你们。”
渔父:“妥协了再反抗也不迟。”
屈原:“妥协了就没有反抗了,不妥协才能反抗,不妥协才能谈反不反抗。”
渔父:“你会死的。”
屈原:“我会清白的死,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渔父:“死可不是好事。”
屈原:“对你们而言不是好事,对我而言也不能算是好事,但到头来会是一件好事的。”
渔父:“我不懂你的意思。”
屈原:“走吧。”
五月初五
龙王:“你要干什么?”
屈原:“自尽。”
龙王:“我知道,但为什么选今天自尽?”
屈原:“今天怎么了?”
龙王:“今天是端五,人们会祭祀我,请求我来年给他们风调雨顺。”
屈原:“这跟我自尽有什么关系?”
龙王:“我知道你是谁,我也知道你为什么自尽,所以我不准备拦你。”
屈原:“然后呢?”
龙王:“然后你能不能等两天再死?”
屈原:“为什么?”
龙王:“因为我知道,你如果死在了今天,接下来人们就不会再来祭祀我了,而回来江边祭祀你,话说回来,我还是挺喜欢吃粽子的,当神仙的没法儿抢别人的供奉,他们要是在今天改祭祀你了,就相当于断了我的香火了。”
屈原:“我可没那么大影响力,能让整个华夏的人民都来祭奠我而忘了龙王。”
龙王:“你活着就仅仅只是屈原,你死了,就不只是屈原了。”
屈原:“为什么?”
龙王:“你活着的时候举世皆浊,离了世,大家自然也不会变清,但你的这份‘独清’,就成了你的唯一代号了,活人们不会祭奠你的才华,不会祭奠你的浪漫,不会祭奠你的一切留下来的成果,指挥祭奠这一份‘独清’,只会拿你当一个代号供奉起来,这时候,你屈原就不再是屈原了。”
屈原:“这么讲,您这个龙王,不也仅就是个代号吗?”
龙王:“可我真的能让他们风调雨顺,你死了就仅剩下缅怀价值了。”
“不一定,总有人会变清的。”
龙王:“所以我不打算说服你,只想让你晚几天死而已。”
屈原:“龙王,您话都说到这份上了还不明白吗?人们只要想祭奠我,不管我死在端六端七大家都会找个好记的日子的。嫦娥就真的是八月十五当晚奔的月吗?年这头野兽就真的只在腊月三十晚上来吗?众人的浊,正是浊在这里,他们愿意记住我,自然也就会愿意忘了龙王您啊。”
龙王:“哎……沉江的时候抱块石头,江底有我的行宫,先别急着去地府,来我这稍坐一会儿在走吧。”
五月初八
一个老实人看见了屈原投江,转身直奔朝堂,三天之后终于到了朝堂之上:“大王,屈原投江了!”
大王:“别急,先休息一下,慢慢说,到底怎么回事?”
老实人好好休息了一下,详细地讲了一整天。
五月初九
大王:“屈原怎么能投江呢?!通告下去,举当地人民之力,一定要把屈原的尸首给找出来厚葬!”
六月初三
聪明人:“这都六月出头了,三闾大夫五月初沉的江,大家还这么着急打捞个什么劲儿?”
老实人:“那可是三闾大夫啊,就是捞到中秋,也得把三闾大夫的身子找着!”
聪明人:“那不是早就喂了鱼了?”
老实人:“所以我们沿江撒的粽子,防止鱼虾吃了三闾大夫的身子啊!”
聪明人:“……这不是祭祀龙王的吗?真心给鱼虾吃就别包这层叶子啊!”
老实人:“只要能保住三闾大夫,管他是祭祀谁的,用来救三闾大夫身子的东西,怎么能不包好了放下去?”
聪明人:“你现在这么着急,当初看见他投江的也是你,怎么不见你去救他?”
老实人:“不帮忙就别说这些个屁话,别耽误我们找三闾大夫!”
六月廿一
老实人升了官,聪明人被砍了头。
次年四月十一
大王:“你说屈原怎么这么想不开呢?”
老实人:“因为他忠君爱国,可他认为他的君和国都没救了。”
大王:“你觉得你的君和国有救吗?”
老实人:“我的君和国从来就不用救。”
大王:“屈原总说众人皆浊,你说你我浊不浊?”
老实人:“比众人清,比屈原浊。”
大王:“老实人啊,你是真老实。”
老实人:“不敢,大王谬赞。”
大王:“这可不算赞。”
老实人:“大王之言,于我皆赞。”
大王:“我其实不该杀那聪明人的,虽然他一点也不聪明。你说举国上下,还有没有如屈原这般忠君之人?”
老实人:“他比我聪明,我比他老实。大王这个问题难住我了,小人不敢妄言。”
大王:“哈哈哈哈,通告下去,全国五月初五祭奠屈原,再让几个文官写几篇祭文,赞一赞他这个三闾大夫的忠君爱国。”
次年五月初五
龙王:“你说眼前这满江的粽子,是给你的还是给我的?”
屈原:“反正过去也都是给您的。您要吃就全拿去吧,我不吃这玩意儿。”
龙王:“过去他们祭祀我的时候可都是拿盘子乘好了放江边上烧香供着的。”
屈原:“哈……”
龙王:“你说谁愿意吃这江水泡的粽子?”
屈原:“反正据他们说也不是给您吃的,是给您这些手下吃的。”
龙王:“地府这一年过的可好?”
屈原:“宋帝王许我再做一年的文书,调我去天上跟文曲星搭班。”
龙王:“可惜我只料到一半,你确实变成了代号,但却不是‘独清’的代号,而是‘忠君’。早知如此,当初我就该拦下你。”
屈原:“不怕,总有人会变清的。”
某年某月,汨罗江上
渔父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老实人:“真好听,我也想当渔父。”
大王:“你早与渔父无二。”
老实人:“大王所言甚是,但依我所见,大王亦与渔父一般无二。”
大王:“你不怕我砍你的头吗?”
老实人:“怕,但我终究是个老实人。”
大王:“人人都是渔父,我们就是再祭奠他三闾大夫,你我也不会跟他本人多论半句的。”
老实人:“大王英明,三闾大夫死得其所。”
今时今日
屈原:“不怕,总有人会变清的。”